如果鲁迅也“嘻哈”

2020-05-22 13:24撰文雷强
厦门航空 2020年5期
关键词:野草鲁迅精神

撰文_雷强

若时代承诺了变化和进化,你要如何去呼应?

最近北大一名学生把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集《野草》改成了饶舌说唱。“昏沉的夜/灯火温吞地灭/我昏沉的梦里/故事拉开画卷/鲜花和云朵在水影里升腾摇曳/我坐在小船/岸边是村人和月”。

节奏当代气息浓烈,韵脚也频频单押的歌词,其实每一句都直接呼应原文,并且覆盖了多达16 篇不同的作品,取名同叫《野草》。一时间,仿佛鲁迅也“嘻哈”了(此处应有手势)。

不过,再造的说唱版《野草》大体上还是讲出了一个属于“自己”这样的年轻人的故事:他不想沉没于黑暗和平庸,于是他探索、思考、抗争,最终,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人——如同结尾处他义无反顾的态度和宣言:“昏沉的夜里我猛然睡醒了/脱离了躯壳/我是你的影子/但是主人/我不愿意再跟随你了”。一个逐渐能发光、找寻到精彩的自我,一种不甘附庸、不事讨好的姿态,契合着当下青年群体喜爱的某种潮流与气氛,同时也显然因为原作的底蕴、光芒和价值而另获加分,引发热议。

时间线上,鲁迅的作品从本人手写到油印,从文字形态到话剧,再到电影电视,进入书本与课堂,后来也在网络空间传播,如今的饶舌演绎,算是新时代里又生发了一个形式性的创新与创意,本质上不存在什么篡改或者曲解。相反地,倒是有一些更广为风传的鲁迅不曾说过的所谓“语录”,不断地在占鲁迅和受众的便宜?

也有不少批评的声音出现。时代不同了,旧瓶装新酒,抑或新瓶装旧酒?不伦不类。这算不算恶搞鲁迅先生呢?以及,火还是那团火、“野草”还是那把“野草”吗?林林总总。如果质疑与讨论总是肇因于,并且也结果为一体多面,增广人们的认知,深化道理的维度,倒不失为一件好事。

差不多一百年过去了,说唱版的《野草》仍然可以看出是一首战士的歌,只不过这个战士,已不是鲁迅所在时代的战士。世界更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除了精神性的连接,它们彼此还有什么可比性?甚至,存有相与呼应的必要吗?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和答案应该是,没有吧。我其实也非常同意。

因为你所知道的那个“鲁迅”,可能也早已被改变。

变成了一个符号化的“鲁迅”,教科书化的“鲁迅”,刻板印象化的“鲁迅”,甚至,是神化了的“鲁迅”。都是抽象的“鲁迅”。

鲁迅这个人,其实非常丰富、鲜活、接地气。他不是武器式的某种工具,也不是偶像式的一尊雕塑。他应是他生命与思想的总和。尤其《野草》里的“鲁迅”和其他鲁迅作品里你所看到、感受到的“鲁迅”,也是特别不一样的。《野草》就是鲁迅内心的独语和搏斗,是他的矛盾和痛苦,也是他的绝望和反抗。鲁迅也曾说他的哲学都在《野草》里。从这个意义上去评价,说唱版《野草》只是从深水里取了一瓢饮,浅尝抑或痛饮,都谈不上改变了什么,也无从去做什么比较。

仅就我们都认识的课本里的“鲁迅”而言,“他”固然始终是一种正确而必学的存在。但是要在你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一以贯之地去学鲁迅,可能并不会获得赞赏。这种价值观与实践之间,真理与现实之间的错位,难以自洽。这其间一定有什么发生了变化。

而你看,我们对世界观照的意图和方法,也有了新的特点。有时像短视频一样不善于、不屑于交代清楚前因后果,有时候像游戏一样不参与、不负责真实的呈现与建设,也常常来不及、做不到在碎片化的缤纷中,理性地理出头绪。花开到结果的过程被加速了。腐烂得也一样地快。更多人看到和关心的,是肉眼可见的那种种“变”。一件心爱的黄色的衣服,怎么褪色,成了淡黄?蓬松的头发,转换成蓬松的肚腩……谐趣代言了聪明,自嘲取消了耻感。

而精神上的“变”,并不那么显眼。

如同它被需索,也经常滞后于物质。

诚然鲁迅利笔针对过的许多目标已经不存在。但他深厚而灼热的情怀,批判与战斗的精神,以及对于人生的启迪,其实都没有过时。即便你会错过鲁迅或者鲁迅精神的扫描,你也绝不会错过你共享着的人性。做一个不断成长的人,做一个善于思考的人,应该要越来越能了解和懂得真实、真正的鲁迅,这样也才能真实而真正地理解鲁迅的时代,以及,当下自己所在的时代。

如他有一双冷眼,更如他有一颗热心。

如果时代承诺了变化和进化,要如何去呼应它而不至于辜负?而如果世界足够精彩,许你三百六十五里路,许你七十二变,许你十八般武艺,许你一往无前。这个“你”也定要是具体而唯一的你,不会也不应该被他者替代。且对于他人,也是一样的道理。

凯绥·珂勒惠支 版画《自画像》(局部)

如他有一双冷眼,更如他有一颗热心。

世界观03

若这样的时代许了你机遇和选择,要用不变的真心和勇气,去维护。

说唱版《野草》的作者说“愿先生的文字早点过时”,不期然也和鲁迅说希望自己的文字慢慢消亡相一致。但鲁迅也说,应是“与时弊同时灭亡”。

其实无论哪一版《野草》,都远不止本文所截取、论及的只言片语,它们完整的内容和意涵,可能比你想象的还要犀利。真金不怕火炼,真金需要火炼,真金出自火炼。烧不尽的“野草”,相信也信奉同样的哲学与精神。

在某个音乐平台上,有人在听了这首酷酷的《野草》后,留言说想去重新读读鲁迅的书了。作者回应他,也许这就是这首歌最积极的意义。

彼时回归初始,如果发现自己从当年课堂上“背诵全文”的恐惧中脱身而出,也不再觉得先生的脾气古怪,文字与精神又难以理解,倒不是你和鲁迅谁变了——恰恰可能因为,你们都没有变。

猜你喜欢
野草鲁迅精神
小心野草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鲁迅,好可爱一爹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一束野草
拿出精神
一束野草
阿迅一族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