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建构视角看新疆民间刺绣的发展

2020-05-22 09:21恩卡尔托力肯王亚转
新疆艺术 2020年2期
关键词:刺绣民间新疆

恩卡尔·托力肯 王亚转

生态环境对于某种文化的形成具有很大的作用,本篇论文从自然生态环境对新疆民间刺绣产生的影响、新疆民间刺绣所体现的文化适应性以及新疆民间刺绣的创新等三方面就新疆民间刺绣的发展进行论述,力图从文化建构的角度对新疆民间刺绣的发展做出全新的文化解释,以期为新疆民间刺绣的发展提供新的意义阐释维度。

伊犁地区刺绣作品——花毡

一、自然环境运行规律影响下的新疆民间刺绣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意思是说,生态环境会影响人类选择何种生产生活方式,进一步来说,选择何种生产生活方式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当地的文化发展趋向。由此可见,生态环境对某种文化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新疆的地形常被概括为“三山夹两盆”,山脉与盆地相间排列,盆地被高山环抱。北为阿尔泰山,南为昆仑山,天山横亘中部,把新疆分为南北两半,南部是塔里木盆地,北部是准噶尔盆地。习惯上称天山以南为南疆,天山以北为北疆。新疆有中国最大的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有中国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有中国海拔最低的地方——吐鲁番盆地。同时,新疆区内山脉融雪形成众多河流,绿洲分布于盆地边缘和河流流域,具有典型的绿洲生态特点。此外,因为新疆远离海洋且高山环绕,气候为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性气候。以上的生态环境决定了新疆光热丰富、降水稀少,高山、草场、沙漠、湖泊等多种并存。正是新疆独特的生态环境造就了别具一格的新疆民间刺绣。

新疆水土光热资源较为丰富,发展农牧业的条件充足,因此,新疆的农牧业也一直发展的较好。绿洲是新疆最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夏季高温、光照充分、昼夜温差大,同时拥有山区降水以及雪山融水,水源稳定,适合多种农作物的种植,例如,葡萄、哈密瓜、石榴。同时,因为夏季气候炎热干燥但是灌溉水源稳定的原因,新疆还是优质棉花生产基地。通过观察新疆的民间刺绣就不难发现,葡萄、石榴等作为刺绣图案来使用较为常见。例如,1968 年吐鲁番阿斯塔纳古墓群北区381 号墓出土了“缠枝葡萄纹绫纹样”;中国的草原一般可以划分为五个大区,其中之一就是新疆草原区,占据全国草原总面积的22%,丰富的草场资源就使得过去有很多人选择“逐水草而居”,过游牧生活,他们生产生活主要依靠大自然和牲畜,例如,牛、羊、马等。当然,进行游牧生活的人们就抓住自己生产生活的特点来发挥其作用。他们充分活用羊毛,将羊毛加工处理后,既可以擀成毛线,还可以制成毛毡,这样就解决了刺绣过程中比较关键的绣布以及绣线的来源问题。由于游牧生活中人们与牛马羊等接触多,因此动物纹样的绣制就成为了大部分人刺绣的主题,可以在许多民族的刺绣作品中看到动物纹样,最常见的就是“角纹”,如牛角纹、羊角纹等在绣品上频繁出现,除此之外,在刺绣中使用植物纹样的绣品也比较多,这些大都来源于生活中最常见的植物。新疆民间刺绣多采用植物纹样不仅因为新疆各民族群众所处的自然环境,更因其生产生活方式与大自然关系密切的缘故,游牧生活对树木、草原有着直接的需求,正是自然生长的万物给了游牧者可以进行生产生活的物质条件。所以,游牧者的刺绣中有很多以花草、树木以及它的根茎枝叶图案为题材的刺绣实践,运用大量的曲线形式,表达了游牧者对大自然生生不息的生命力的敬畏之情。

二“文化适应双向性”下的新疆民间刺绣

文化的生物性适应是指一个民族针对其所处的生态环境做出的人为信息系统的创新和社会程序化①,文化的社会性适应是指作为维系社会存在的人为信息系统,调适于一定时代及其历史积淀下来的社会背景而获得稳态延续能力②。某种文化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必然伴随着当地人对于当地生态环境的认识与改造,与此同时,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延续,该种文化也会在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具有较为稳定的传承形式。

杨庭硕在《生态人类学导论》中认为:“凡是与所处生态系统的特征呈现为正相关的文化要素,大多属于该种文化生物性适应的成果。与此同时,那些与所处生态环境关系不十分密切的文化要素,通常都属于该种文化社会性适应的产物。”③生物性适应的成果可以是物化形式的,其应对的环境要素都可以在所处的生态系统中直接找到。笔者在上文中提到的毡绣、棉线等就是新疆民间普通民众根据本地所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与环境等创造的。而社会性适应的成果,即使最初产生这种成果的那个社会背景消失,相关的文化要素就会虚化、礼仪化,其象征意义就会大于它的实际功能。

色彩通过视觉感官往往能传递一个民族深层次的文化心理以及审美情趣,与音乐一样具有表现力,它不仅仅是一种表达方法还是一种独特的思维存在方式。④

游牧生活长期是在高原、山川、草地等进行,四季分明,光照强烈,这些自然环境会激发生活在那里的人最初对于色彩的认识、思考以及运用。因此,游牧民族喜欢运用纯度高的颜色,偏爱艳丽鲜明的色彩,因为这样更真实,贴近生活。长期生活在草场、山川戈壁等冷色调的地区,颜色单一,这一点也导致游牧民族喜欢运用一些可以形成补色关系的颜色,讲究明暗对比强烈,色彩对比柔和的准则,来达到色彩的心理平衡。例如,在新疆民间的毡绣中喜欢用红色、黄色等纯净色来作为底色,有丰富整个毡子色彩的作用。而且,这种用色习惯,一方面可以在漫长的冬季里起到抵御寒冷的心理作用,另一方面还可以给游牧生活增加一些活力与生机,给单调的草场生活增加一丝暖意。多种颜色的运用,可以将游牧民族与生俱来的热情大方表现出来。现在,游牧生活的人已经不似从前那么多,大多数人已经定居下来,过着圈养牲畜的生活。但是,在对于毡绣颜色的选择上,仍然喜欢使用明艳的颜色,这就是在长期的历史延续下记忆传承所形成的一种习俗惯制延续的结果。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表达象征意义的刺绣图案,在不同的场合,图案的细微差异也会表达出不同的文化寓意来。例如,在新疆,哈萨克族的母亲在女儿出嫁的时候会将花毡作为嫁妆送给她,花毡上,用角纹构成圆形,含有希冀女儿婚姻幸福圆满的美好寓意;在准新娘的嫁妆中,花毡的图案纹样则是心型的角纹,含有希望爱情甜甜蜜蜜的寓意;当家中有新的孩子出生时,一般奶奶会给新出生的孩子一个花毡,毡绣图案则是一个接着一个的角纹,以此来寓意子孙满堂,膝下承欢。这些满含祝福与希冀的新疆哈萨克族民间毡绣纹样,表达了新疆民间哈萨克族普通群众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三、需要不断创新的新疆民间刺绣

对文艺创作而言,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创新会给予新疆民间刺绣源源不断的生命力,“任何一个民族都不会直接地依赖纯自然的生态系统而生存,而是要运用文化的力量对纯粹的自然生态系统加以改造。”⑤这里所讲的改造其实指的就是创新。创新的第一步是指要有对资源进行系统认识、利用以及改造的能力,并且要为之赋予一定的文化形式,且所赋予的文化形式一定是被人民群众普遍接受、喜闻乐见的,进而才可起到更好团结彼此,加强认同的作用,有利于各族群众获得更好的生存发展空间,促进社区更稳定发展。

文化具有习得性,可以通过学习来获得,在创新的实践中,“一旦外来的挑战和制约过于严峻,相关民族成员完全可以通过习得他种文化去加以化解”⑥,可见,文化的自我完善和创新是通过人们之间的思想交流和磨合去实现的,受人类意识的控制,完成创新的周期相对于生物周期来说较快,创新的速度加快,创新的短期功利目标也会更加明确。

杨庭硕认为,“创新要发挥实效,需要同时具备三个前提:其一:文化必须多元并存,拥有足够的多种资源利用方式可供选择;其二:生物物种的多样并存,拥有适应不同环境生长的生物物种以备选择利用;其三,对无机环境运行机制有透彻的认识。”⑦由此可见,要使得文化有所创新,首先需要有一个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环境。人类构建的文化具有内在的同一性,这就要求我们要在不违背自然生态系统运行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进行创新。新疆除了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之外,文化资源也很丰富,新疆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自古以来各个民族之间就互相交流、互相学习,这不仅是因为不同的民族拥有各自独特的生态智慧、文化技术,更因为不同的人群聚在一起,就会有不同的想法,各种文化观点相遇碰撞从而构建出不同的文化形式来。虽然现代科学技术已经有很大的发展,但是人们仍然对地球的生命体系存在很强的依赖性,因此我们就要以多样的资源利用方式和途径去获取更多的文化资源。也就是说要对文化资源进行转化、创新和创造,才能促进其更好的发展。人对文化信息具有一定幅度的选择余地,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能动的取舍,以至于同一种文化资源在同一代人中就有可能出现局部的调整和变动。因此,新疆民间刺绣要想进行创新,就应该充分挖掘新疆的一体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丰富资源,从中汲取创作的养分,与此同时,还要积极与不同的人进行交流,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开拓思路,进而为新疆民间刺绣的发展壮大提供丰厚的滋养。

我们常说的生态系统不仅包括自然生态系统、还包括人文生态系统。新疆的山河湖水为新疆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旅游资源,极具特色,这就为新疆民间刺绣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随着近年来新疆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新疆民间刺绣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扩大,为了适应来自不同地区的顾客的需求,新疆的民间刺绣艺人也一直在积极尝试一些新的刺绣方式,以期与时俱进,转变过去单一的民间刺绣工艺品的类型。过去,在刺绣的图案选择上,大部分新疆民间刺绣以花草动植物纹样为主的,较为传统,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文化接触的充分影响,新疆各民族刺绣者也大胆尝试选择一些迥异于传统图案的图案题材,愿意根据新疆民间刺绣市场的需求反馈来调整刺绣图案的题材选择。其中,有绣制新疆风景名胜区的,有绣制民间传说故事中的主人公形象的,还有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接受私人订制进行绣品绣制的。同时,新疆民间刺绣手艺人不仅在题材内容上追求创新,在刺绣针法上也力求创新。

图为参加“文旅部 教育部 人社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新疆大学刺绣培训项目的学员绣制风景以及珍稀动物”

近年来,国家对新疆民间刺绣非常重视,文旅部自2016 年起,出台了非遗研培计划和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等政策和举措,在促进新疆民间刺绣创新发展方面获得很多成效,如在高校积极开展培训,邀请各地有威望的刺绣传承人来进行交流指导,挑选一部分优秀刺绣学员去内地学习刺绣知识,这些举措使得现在从事刺绣的新疆民间艺人们能够在刺绣时做到既延续新疆传统民间刺绣针法上的粗犷奔放,又能融合江南名绣针法的细腻精致,由此一来,绣品的观赏性便大大提升。除此之外,笔者了解到,在文旅部、教育部非遗研培计划新疆大学刺绣培训项目的帮扶下,接受过培训的刺绣手艺人们的身上还出现了一个显著的变化,有赖于培训创意的启发,这些刺绣手艺人们进行的刺绣品的加工转化,相较于以前也有很大的不同,过去往往是简单地将刺绣品缝制在家居用品以及服装上,现在由于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大家逐渐意识到应该将绣片与一些旅游纪念品结合,既小巧精致,成本又不高,又方便消费者购买携带。另外还有一部分刺绣学员在培训项目的创意启发下,选择将刺绣与文创用品相结合,既有很强的装饰性,又不影响其的实用性。“文化作为一个整体,对所处生态环境所做出的一切适应创新,若不纳入社会规范之中就不能在社会合力中体现出来,也就失去了适应的效用”⑧综上可知,新疆民间刺绣正是通过不断的自我创新,与时俱进,改变传统的刺绣形式,通过与内地刺绣针法交融,取长补短,积极加入市场竞争,通过市场来检验自身存在的不足,以期获得更持久的生命力。

人类各种文化的产生发展都是根据自身所处的自然环境来决定的,人们就是在不断地改造自身以及自然,通过开拓创新来适应环境的变化,进而将文化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新疆民间刺绣也是经过漫长的历史岁月,受惠于新疆这片自然沃土的滋养,不断在发展变化,进而才能拥有绵延不息的生命力,就是因为能够不断地调整创新,新疆民间刺绣才没有被时代所抛弃,因此,我们要在充分掌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继续发挥主观能动性,紧密联系时代特征,在市场的检验中不断改进新疆民间刺绣的工艺与内容,为其蓬勃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项目系国家级创新项目“新疆柯尔克孜族刺绣衍生品市场调研报告”,项目号:201910755074 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杨庭硕:《生态人类学导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第73 页。

②杨庭硕:《生态人类学导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第75 页。

③杨庭硕:《生态人类学导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第77 页。

④徐梦泽:《新疆哈萨克族菱形纹样装饰艺术研究》《新疆师范大学硕士论文》34 页。

⑤杨庭硕:《生态人类学导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第44 页。

⑥杨庭硕:《生态人类学导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第41 页。

⑦ 杨庭硕:《生态人类学导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第50 页。

⑧杨庭硕:《生态人类学导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第74 页。

猜你喜欢
刺绣民间新疆
贵州剑河 多彩刺绣添技增收
刺绣织成的日本传统美食
李雅华:精美的石头能“刺绣”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刺绣新生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新疆多怪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