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丽娜
初中生物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倡导探究性学习,生物实验教学把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如何才能使学生在生物实验教学中的探究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和提高呢?
一、增强实验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要从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开始。实验现象丰富多彩、直观形象,教师要适时抓住学生的心理,创设实验教学的最佳情境,让学生在参与实验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例如初三下册生物模拟保护色的形成实验,我设计实验情境:让学生提前做好折纸,代表各种小动物,如小纸蝴蝶扮演各种颜色的蝴蝶,大彩纸或彩布扮演生物生存环境的背景色,学生扮演捕食者。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自己就是喜鹊、啄木鸟等各种食虫鸟,这样使实验的趣味性增强。寓教于乐,在游戏的过程中完成了学习目标,学生参与其中印象深刻、理解透彻,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在实验过程中科学地指导。使学生学会观察,(1)使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知道要观察什么,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如在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时,有的学生在看到红细胞后就认为完成观察了,没有注意观察白细胞,没有观察红细胞与白细胞数量上的差异,有的对红细胞的形状也观察不清楚。(2)教会学生正确的观察顺序和科学的观察方法,要让学生掌握从整体到局部,从外到内,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学会运用对比、重复的方法进行观察,以发现事物的差异,如对比观察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形态结构,对比观察动植物细胞结构,通过科學观察,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素养。 、
三、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探究创新能力
如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中,让学生分析为什么要设计展平内表皮、染色等步骤,为什么要在洋葱叶片内侧取观察材料,出现气泡、压坏玻片是什么原因,应该如何操作。在生物实验过程中注重这些细节,能很好地对学生的探究能力进行有效培养。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关注,给予适当的引导,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兴趣。
利用生物实验引导学生探究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深挖教材,创设更多的情景和问题,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使学生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学会开展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技能,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