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2020-05-21 10:44乔国政
杂文月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易牙屠岸贾程婴

乔国政

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意思是说做事前,君子考虑的是,是否合乎社会公德和正义,为了社会公德和正义不惜牺牲私利;小人只看对自己是否有利可图,为了私欲,不惜践踏社会公德和正义,为了私欲,什么样的卑鄙行为都能做得出来。发生在我国春秋时期两则脍炙人口,人们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就可淋漓尽致地把君子与小人的形象勾画出来。

一是公元前597年,晋国奸臣屠岸贾抄斩忠良赵盾满门,赵氏门客程婴用牺牲亲子的代价将赵氏孤儿救出,抚养成人,最终为赵氏报仇雪恨。史称“程婴救孤”。二是公元前645年,齐桓公的御厨易牙,听齐桓公说,不知人肉是啥滋味,易牙当晚就把自己4岁的亲生儿子给烹了,让齐桓公吃。可齐桓公病危时,为讨好新主子,易牙便把齐桓公活活饿死。史称“易牙烹子”。

这两个小故事从表面现象上看,程婴和易牙都是为主子舍亲子,但从人品本质上看,二者有天壤之别。一个是舍生取义之君子,一个是卑鄙无耻之小人。

首先,从出发点上看,程婴是为了“取大义”才不得不舍亲生。因为,屠岸贾代表的是于国于民都有害的“邪恶小人”,赵氏父子代表的是于国于民都有利的“正人君子”。程婴用亲子性命换取赵氏孤儿的性命,目的是为赵氏留下复仇的“火种”,以便东山再起,兴国安民。这是在为国尽忠,为友尽义。而易牙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损害任何人的利益,包括自己亲生儿子的性命。

其次,从处境来看,程婴是被逼无奈,面对当时的困境,消极隐藏根本不可能保证赵氏孤儿的安全。只有让自己的亲子去替死,才避免死者父母告发,才能让屠岸贾确信“赵氏孤儿”已死,才能停止继续搜捕、追杀,赵氏孤儿才能安全脱险。而易牙则是主动献媚,齐桓公只是说说而已,并非真想吃易牙亲子的肉,根本不必牺牲亲子。易牙烹子骗宠,只能说明他灭绝人性,禽兽不如,无耻至极。

再次,从效忠或斗争的对象看,程婴效忠的是含冤而死的故友,斗的是穷凶极恶的权贵;易牙讨好的是大权在握的国君,害死的是病危失势的旧主。

最后,从后果上看,程婴生前得到的,是国人的误解和对亲生骨肉愧疚的煎熬。等到大功告成,赵氏全家向程婴叩头谢恩时,程婴拔剑自刎,以慰惨死的爱妻、娇儿和舍命助他成功的故友公孙杵臼在天之灵,死后千古流芳。易牙生前騙宠得宠,享尽荣华富贵,却被千夫所指,万人唾骂,死后遗臭万年,后世子孙都为之蒙羞。

总之,识别君子和小人,不仅要看他做了什么,而且要看他为什么这么做,针对谁去做,在什么情况下而做。不只看一时一事,要看整个人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是正确认识一个人人品的不二法门。

何青云/图

猜你喜欢
易牙屠岸贾程婴
《赵氏孤儿》
恢弘震撼的北昆《赵氏孤儿》
赵氏孤儿
门 客
不同程婴的不同主题——由程婴看豫剧《程婴救孤》,以及话剧、电影《赵氏孤儿》的主题
简析电影《赵氏孤儿》体现的悲剧性
联友钟社
赵氏孤儿
易牙“烹子适君”的启示
人物的特性与特征
——观《程婴救孤》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