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的实践要求与对策思路

2020-05-21 16:25吕春霖
现代营销·信息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精准扶贫

摘  要:当下我国扶贫工作中存在一些难点:贫困文化制约,贫困人口内生动力不足;扶贫存在形式主义,出现“两个不平衡”现象;乡村治理难题制约精准扶贫。为了解决这些难点和问题,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本文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思路:加强贫困地区乡风文明建设,消解农村贫困文化;完善督查考评机制,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的导向作用;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关键词:精准扶贫;实践要求;对策思路

一、精准扶贫的必要性及实践要求

(一)实施精准扶贫的必要性

精准扶贫是中国共产党立足于我国贫困人口现状,致力于解决贫困这一世界级难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而实施的伟大工程,有着深厚的现实基础。

一是脱贫攻坚遭遇“最难啃的硬骨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在采取各种措施消除贫困,扶贫的过程大致分为几个阶段:1949到1977年计划经济体制下实行的扶贫;1978到1985年的经济体制改革(改革开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主导的缓解贫困期;1986年到2011年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发式扶贫和全面扶贫期。通过这些举措,我国贫困人口大幅减少,但是剩下的贫困群体规模依然较大、贫困程度依然较深、致贫原因更加复杂,且大多分布在缺水少土、自然灾害多发、生存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薄弱、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地区,贫困程度深、自我发展能力弱,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对此,我国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

二是脱贫攻坚面临新环境:经济新常态。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经济增长带动减贫作用降低,结构性就业矛盾更加凸显,贫困人口就业难度增大。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转换,增长动力由要素、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这些都对劳动力的素质提出更高要求,而贫困人口缺乏的正是信息和技术。产业结构仍在调整过程中,传统产业减贫效应减弱,一些新的产业尚在成长之中。农村“老龄化”和“空心化”等问题也对脱贫工作带来新挑战。

(二)精准扶贫的实践要求

精准扶贫是指通过对贫困户和贫困村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引导各类扶贫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扶贫到村到户,逐步构建扶贫工作长效机制,为科学扶贫奠定坚实基础。精准扶贫的实践要求可以概括为“六个精准”: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扶持对象精准,解决“扶持谁”的问题。通过申请评议、公示公告、抽检核查、信息录入等步骤,精准识别贫困户和贫困村,并建档立卡,这是精准扶贫的前提和基础,被称为“第一战役”。

项目安排精准,解决“怎么扶”的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安排扶贫项目,确保扶贫项目与贫困需求相匹配。

资金使用精准,解决“钱怎么花”的问题。扶贫资金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助推剂”、“粮草”、“弹药”,承载着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的作用。要按照“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监督跟着资金走”的原则,精准拨付、用好用足、严格监管,确保资金使用精准。

措施到户精准,解决“路怎么选”的问题。“五个一批”工程是扶贫的主要举措。发展生产脱贫,就是要建立起产业扶贫这一长效机制。产业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最大融合点和关键,因此扶贫产业的培育和发展要以产业兴旺为目标,做到“短中长”产业有机结合,以农业现代化及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着力点,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延长产业链条,同时优化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营商环境,为产业发展创造条件,实现扶贫产业的持续发展。易地搬迁,就是对居住在生存条件恶劣地区的贫困群众,按照自愿的原则,在政府的统一组织下,实行有计划的开发式移民,依托城镇和产业发展等易地安置。生态补偿脱贫就是对生存条件差但生态系统重要、需要保护修复的地区,结合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通过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

因村派人精准,解决“谁来扶”的问题。选派能力强的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进驻贫困村,确保贫困村全覆盖。第一书记和帮扶工作队发挥自身优势帮助贫困村发展,对工作不认真、不负责、不胜任的及时调整更换,进而夯实农村基层基础,增强村级实施精准扶贫的能力。

脱贫成效精准,解决“怎么退”的问题。科学考核评估脱贫成效,防止成果造假和“被脱贫”现象的发生,确保已脱贫户精准有序退出。对已脱贫户也要追踪观察一段时间,不稳定脱贫就不彻底脱钩,防止返贫。对扶贫效果不佳、贫困状况恶化的,也要及时调整帮扶政策,确保如期完成脱贫目标。

二、精准扶贫实施中的难点与问题

(一)贫困文化制约,贫困人口内生动力不足

贫困群体长期生活在贫困中,会产生一些阻碍他们发展的行为习惯、价值观等,这就是贫困文化。贫困文化不仅根深蒂固,还具有示范性和代际传递性,导致贫困人口内生动力薄弱。比如,一些贫困地区比较封闭,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维权意识淡薄,民主与法制思想不开化,缺乏科学技术本领,无法形成市场经济观念,村民要求平均分配资源的现象依然存在。扶贫不仅要着眼于提升社会生产力,还要消除贫困文化的存在环境,激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二)扶贫存在形式主义,出现“两个不平衡”现象

脱贫攻坚要真抓實干,防止形式主义。但是有些地方在扶贫中依然搞面子工程、花拳绣腿,存在形式主义。比如,精准扶贫成“精准填表”;驻村书记被“打卡”拴住,扶不了贫;产业扶贫“图省事”,买牛羊折算产业资金;给贫困户买新衣、刷墙,只为“看着好看”;强势部门的对口扶贫点“越富越帮”;有人“被贫困”,有人“被脱贫”;帮扶措施简单化,一户一策的帮扶措施没有真正到户到人。

“贫困村吃撑了,非贫困村却饿得不得了”“辛辛苦苦几十年,贫困村一步超过咱”……这种“非贫困村喊饿,非贫困户叫屈”民意的背后,反映了非贫困村与贫困村的发展不平衡、非贫困户的心理不平衡问题,折射了部分群众对扶贫政策在基层执行走形变样可能产生不公平的担忧。扶贫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和“两个不平衡”现象如果处理不当,会影响百姓满意度和脱贫成效。

(三)乡村治理难题制约精准扶贫

健全完善的乡村治理为扶贫提供稳定的环境,脱贫攻坚又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乡村治理改革。但是当前我国贫困村治理依然存在着一系列难题:治理主体缺位、贫困户参与度不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性弱、维权意识淡薄、维权渠道不畅等。比如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出导致农村空心化,这就使得民主评议时,村民大会无村民参与,给精准识别带来了挑战;青壮年劳动力外出也导致乡村精英缺失,而乡村精英正是乡村发展的紧缺资源。

三、推进精准扶贫的思路与对策

(一)加强贫困地区乡风文明建设,消解农村贫困文化

从长远来看,消除贫困文化是培育贫困地区自主发展能力的“关键一招”。通过消除贫困文化,培育现代伦理意识、市场意识和发展理念,提升贫困人口脱贫主动性和脱贫能力。

对贫困相关的文化因素进行专题调查和评估。贫困文化的形成有其资源、地域、历史等方面的原因。因此,对一些看似消极、落后的文化形态,要深入到贫困群众日常生活中开展调查和评估,从资源状况、地理环境、族群历史等领域深挖根源,探求贫困文化形成和存续的深层次文化逻辑。

大力推进贫困文化的消除与调适。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改善文化设施状况,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让“中国梦”成为凝聚贫困群众的共同载体和符号,逐步消除地方文化中的负面因素。比如想要改变红白喜事大操大办这一习俗,就要深挖其背后根源。通过调查发现,在资源匮乏时期,通过大操大办红白喜事来筹集资金,起到了增强族群团结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匮乏状况已经改变,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的习俗却保留了下来。因此在出台政策时,要在尊重群众传统习俗的基础上,通过宣传教育,制止攀比性的大操大办,引导简办新办,倡导“礼轻情意重”的公约良俗,逐步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真正做到“断穷根”。

提升贫困地区文化持有者的传播能力和水平。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挖掘贫困地区的优秀文化资源,开展项目策划和产业规划,将贫困群众作为项目主体和产业核心人群,大力度提高贫困人群的文化持有水平和传播能力,实现贫困地区群众从文化贫困向文化持有者、生产者、创业者和创新者的重要转变。

(二)完善督查考评机制,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的导向作用

严格考核脱贫成效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保障。脱贫攻坚现在处于攻坚拔寨期,任务越艰巨,越要坚持最严格的考核不动摇,为精准扶贫“守江山”。对扶贫干部的工作质量、工作态度、目标完成度情况进行准确考核评估。要用好考核结果,发挥好考核指挥棒的导向作用,对真抓实干的干部要褒奖,对只说不干的干部要约谈,对弄虚作假、做表面文章、失职渎职的干部要问责。结合考核评估情况,查清原因,不断完善考核评估制度,促进扶贫干部真抓实干,确保识别过程精准、帮扶过程精准、脱贫成果精准,让脱贫攻坚获得群众认可。

(三)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乡村社会是“熟人社会”或“半熟人社会”,要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就要将现代治理理念和方式与农村传统治理资源相结合,采取符合农村特点的乡村治理方式。十九大提出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方式为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提供了新思路。因此,脱贫攻坚要注重以党的领导统揽全局,加快形成“三治”结合的乡村治理格局。

整顿基层党组织,鼓励和选派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愿意为群众服务的干部到贫困村工作,把带头人队伍培育好、选配好、管理好。针对带头人不胜任不适应、班子不团结搞内耗、扶贫思路不清无作为等问题,抓好整改落实,打造一支不走的工作队,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坚强的战斗堡垒。基层党组织制定村规民约、行业守则、职业规范等道德章程,通过德育基地、道德讲堂等载体或形式,强化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自主性,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村庄治理赢得情感支持、社会认同。

发挥乡村精英在乡村治理中的整合作用。学术界和政界普遍认可这样的事实:中國的农民需要强有力的社会动员和整合。比如在发展扶贫产业上,村集体不仅要解决资金、成本、设备、技术、原料、能源、市场销路等问题,还要与税务、工商、环保等部门打交道,还要应对劳动纪律、工资奖金、岗位分配等内部问题,仅靠单个农民很难解决这些问题。但是乡村精英作为国家政权和农民之间的中介,充分发挥其整合功能,与基层政府一起,化解社会矛盾、平衡各方关系、促进乡村发展。因此,基层政府要注重培育乡村精英,发挥其整合功能,协同推动脱贫攻坚,促进乡村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行政学院编写组,中国精准脱贫攻坚十讲[M].人民出版社,2016.

[2]国务院扶贫办政策法规司,脱贫攻坚前沿问题研究[M].研究出版社,2019.

[3]彭华,杨祥禄.精准扶贫背景下贫困村乡村治理能力提升途径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8(06).

[4]胡瑞民.乡村治理难题对精准扶贫的影响及策略选择[J]. 新西部,2017(18).

[5]王晓毅,黄承伟.深化精准扶贫,完善贫困治理机制[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4).

[6]黄承伟:为全球贫困治理贡献中国方案[J].农经,2017(08).

[7]左停,杨雨鑫,钟玲. 精准扶贫:技术靶向、理论解析和现实挑战[J].贵州社会科学,2015(08).

[8]郭玲霞,刘路军.培育乡村精英——乡镇政府职能的另类定位[J].领导科学,2011(02).

[9]李玲.消除贫困文化要走好“四步棋”[N]. 重庆日报,2019-08-01.

[10]王穗.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Z].共产党员网,2019.

作者简介:

吕春霖(1991.7-) ,女,汉族,河南信阳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社会学。

猜你喜欢
精准扶贫
浅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精准扶贫问题
贵阳实施精准扶贫之农村电商研究
刍议智慧金融下的精准扶贫
普惠金融视角下大学生返乡创业与精准扶贫现状分析
论高校“智库”扶贫工程的实施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