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作人
蓉城成都是“天府之国”,现在它又成了“音乐之都”。如今这里莺歌燕舞,乐声回荡,转瞬间,一座耀眼的“乐之皇冠”,已经戴在了这座美丽的城市头上。
2019年金秋,蓉城又迎来了中国音乐界的顶级盛事,第十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比赛在这里隆重举行。十天之内,来自全国各地的两百余名选手,分别在声乐(美声、民族)和器乐(小提琴、二胡)两个领域展开了激烈竞争。
本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第一次落户成都。在这个新型“音乐之都”中,它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从比赛第一天开始直至闭幕,每天都有大量的观众前来观摩。一时间,金钟奖比赛成了成都人日常生活中被广议的一件大事,它无形中激发了当地人对音乐艺术所怀有的无限热情。
观摩过当晚的决赛后,我对获奖者深感折服,除了认可他们每个人的能力与表现之外,也深深钦佩评委们专业的眼光和公平的态度。
获得第五名的胡斯豪,是上海音乐学院选送的一位男中音,他在决赛中演唱了《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选自中国歌剧《风在哪一个方向吹》)和《快给大忙人让路》(选自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这个年轻人给我的印象是声音条件好,音乐感觉细腻,两首歌曲的处理风格变化大,对比明显。《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他唱得非常深情,声音的控制亦很平稳,整体上显现出优秀抒情男中音的特点。而《快给大忙人让路》他则唱得相当诙谐,在合理完成技巧的同时,音乐表现十分鲜活。
获得第四名的李思琦目前是中央音乐学院的研究生,她曾在重庆歌剧院创演的歌剧《尘埃落定》中饰演土司夫人。这是一位先天条件超好的大号女中音,声音带有戏剧性,歌唱能力与状态都不错。当晚李思琦演唱了《袅袅云烟》(选自中国歌剧《尘埃落定》)和《维特,维特》(选自马斯内歌剧《维特》)。她的声音浑厚,音量很大,音乐表现亦很有深度,尤其是《维特,维特》,音乐很内在,情绪较含蓄,但李思琦却将它唱得内动外静,颇有隐喻的热情。不过,我觉得李思琦这首咏叹调选得有些过“冷”,音乐上略有压抑感,从现场效果来看未能完全发挥出她的自身特长,如果作品选择再恰当些的话,或许会有更出色的表现。
获得第三名的是中国歌剧舞剧院演员王一凤,当晚她演唱的是《祖国,我的最爱》(选自电视片《海外学子在北京》)和《他也许是我渴望见到的人》(选自威尔第歌剧《茶花女》)。王一凤的演唱声音明亮,技巧发挥流畅。她选择《茶花女》中难度较高的《他也许是我渴望见到的人》的确很明智,这首咏叹调不仅技巧难,且演唱效果十分突出。当晚决赛中有两人选择演唱这首歌曲,而王一凤无疑是发挥得更好的一位。
获得第二名的蔡静雯是我最欣赏的歌手。她的声音非常特别,有着很宽的音域,亦有着女中音和女高音相融合的音色。在我看来,她是一位稀有的次女高音,其声部的别致和音色的独特都是极有个性的范例。当晚蔡静雯演唱了《钗头风》和《不朽的里拉琴》(选自古诺歌剧《萨福》)。她的演唱功力很深,音色纯正,音质“高级”,技术发挥自然,且音乐表现深邃,蔡静雯的演唱深深打动了我。
获得第一名的李鳌是一位富有演唱经验且在国际比赛中获过大奖的男低音,当晚他演唱了《十里风雪》(选自中国歌剧《白毛女》)和《人们已入睡》(选自拉赫玛尼诺夫歌剧《阿列科》)。李鳌在舞台上完全体现出驾驭声音、驾驭音乐、驾驭舞台的功力,歌唱状态积极而投入。《十里风雪》的演唱令人潸然泪下,《人们已入睡》的演唱深沉稳重,两首歌曲都显示出异常成熟的效果。唱罢,他获得了全场的最高分,最终得到了第一名。
本届金钟奖小提琴比赛获得前五名的选手都是我国小提琴演奏领域中的后起之秀,个个技术全面,气质非凡,且在对乐器的掌握和对音乐的驾驭上出类拔萃。
获得第五名的王佳稚现为中央音乐学院青年教师。她的演奏给我带来了很大兴趣,我尤其欣赏她的音色以及她的演奏趣味。决赛那天,她演奏的是普罗科菲耶夫《G小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这是一首带有现代气息的风格怪异的协奏曲,技巧别扭不说,音乐上还很难理解。然而王佳稚那天的演奏却令我刮目相看。从她的琴声中,我真正感受到了普罗科菲耶夫音乐中的质朴、诙谐和抒情,也更加体会出了二十世纪现代小提琴作品中的强烈个性。
获得第四名的吴喜悦,决赛时演奏的是肖斯塔科维奇《A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从演奏上看,他技术能力很强,音乐表现幅度开阔,演奏的张力与身体的耐力都较突出。这是是极考验人的作品,能够演奏完整已属不易,但他却能够将整部协奏曲演奏得似行云流水一般,四个乐章一气呵成,中间没有任何明显的瑕疵。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他的演奏状态有些毛躁,音乐上不够细腻,音色则有些“挤”,欠缺必要的松弛感,这些都是影响他获得更好成绩的原因,但愿他以后能够加强认识,努力克服。
获得第三名的是林瑞沣,他决赛时演奏的是帕格尼尼《D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他的演奏在技术上无可挑剔,声音也非常洪亮,华彩乐段演奏得极出色,全曲流畅自如,生动华丽。但他对帕格尼尼的音乐缺乏细致的认识,不清楚他的作品与意大利歌剧之间的传承关系,所以在演奏第二乐章时便感觉无从下手,音乐太干、太白,可以说在全曲中仅仅走了个过场。还有就是他的快速双音拉得不够清楚,原因是在演奏中过于追求速度,继而忽视了清晰在速度感觉上的作用。
第二名获得者何畅是中央音乐学院的学生,她当晚演奏的是西贝柳斯《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她演奏的最大特点是完整流畅,恢宏大气,在决赛中几位演奏西贝柳斯协奏曲的选手中,何畅的演奏是最好的,无论是第一乐章的即兴感,第二乐章的抒情诗意,还是第三乐章的狂想式风格,她都表现得潇洒自如,沉稳镇定。但她的缺点是整体音乐幅度不够大,演奏状态过于“规范”,缺乏创意性的“幻想气质”,还有就是个别地方存在细微音准问题,左手纠正音准的速度不够及时。
获得第一名的党华莉决赛当晚演奏的是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党华莉是一名很有个性的演奏家,她的个性沉稳而踏实,天生韧性较强。2009年全国小提琴比赛时,我曾见过她参赛,当时她获得第三名,给我的感觉是基本功扎实,音乐素质好,性格稳重而内向,很有厚积薄发的潜力。十年之后,當时的小姑娘已经长大成人。党华莉当晚的演奏颇有一枝独秀之感,她的琴声一响,我就感觉到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成熟味道,勃拉姆斯这首协奏曲可谓音乐史上最难的作品之一,需要很深的艺术积淀才能够演奏好,党华莉演奏的勃拉姆斯协奏曲非常完整,技巧和音乐融合得十分到位。最重要的是,她的音色体现、乐句处理、技巧展示都处在勃拉姆斯的风格之内(如第一乐章的恢宏大气,第二乐章的纯净抒情,第三乐章的刚劲舞蹈)。演奏一结束,全体评委就给了她全场最高分。
其他几位前五名之外的选手,各自的演奏也都各有长短。例如获得第六名的蒋熠颖,演奏的同样是西贝柳斯的协奏曲,但与何畅相比,她的演奏就显得略感松散,在技术与音乐的规格上又与党华莉有所差距。获得第七名的罗超文则感觉能力稍欠,不仅演奏中舞台状态不佳,且一遇到技术难点速度就放慢,从而使音乐受到了不良的影响。获得第八名的竺玟珍演奏的也是西贝柳斯协奏曲,然而她的演奏总让人感到有些“燥”和“糙”,音准和节奏上都有细小的偏差。
本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的美声决赛和小提琴决赛,无论是规模还是水平,都可以被看作是本届比赛中的亮点,而在比赛中获奖的每一位歌唱家及演奏家,都可以被称为中国音乐表演艺术中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