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旭
2019年8月2日,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涵盖南京、苏州、连云港三个片区。连云港片区的获批,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连云港的高度重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连云港加快发展的殷切期望,赋予连云港为全省乃至全国改革开放探索路径、积累经验的重要使命。自贸试验区是金灿灿的机遇,更是沉甸甸的责任。相较于南京、苏州两个片区,连云港片区面积小、底子薄、发展阶段低,需要加倍努力、奋起直追,用超乎常人的拼搏和付出,担起使命、挑好重担,体现江苏水平,展示江苏高度。
在制度创新上力求新突破。制度创新是自贸试验区建设的灵魂。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虽然在前,但重点在“试验”两字。根本目的,就是以开放促改革、促创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服务全国发展。这种制度上的创新,不是脱离实际、天马行空地盲目创新,必须以自贸试验区的产业特色、区位特点、开放元素为基础,最大限度地发挥比较优势。对连云港来说,除了要严格按照总体方案的要求,认真开展“三个探索”,争做“三个示范”,履行好国家赋予的战略使命之外,还应该聚焦自己的优势领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努力创出连云港的特色,形成连云港的经验。聚焦贸易便利化推进制度创新。连云港是三个片区中唯一的海港城市,港口是国际要素流动的关键枢纽,是天然的开放门户;连云港又是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桥头堡,是中亚和我国中西部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口,也是日韩货物进入中亚乃至欧洲的最佳中转地。港口与陆桥的叠加,使连云港在国家对外开放大局中承担着承东启西、海陆转换的重要使命。连云港片区的制度创新,必须紧紧依托这个最大的特色,做好促进贸易便利化的文章。要瞄准人畅其行、货畅其流,全面废除不符合贸易发展和市场规则的“肠梗阻”制度;要瞄准更好地吸引集聚全球高端开放要素,加快完善与国际投资、国际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基本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要瞄准深化与陆桥沿线自贸试验区合作,推动连云港海港与徐州陆港、淮安空港的互联互通、互补互惠,探索建立责、权、利統一并相对自主的共建共享合作模式。聚焦科技与开放融合推进制度创新。连云港是中国著名的“药港”,拥有恒瑞、正大天晴、豪森、康缘等一批著名医药企业,创新能力位居全国前列;正在建设的“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要紧紧依托“三新一高”等优势产业,围绕支持实体经济创新发展,围绕推动科技与开放有效融合,在药品和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聘雇高层次和急需紧缺外籍专业人才、支持外资设立开放式创新平台、开辟外国人才绿色通道、开展职业资格国际互认等领域,积极进行政策探索和制度突破,加快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着力构建更加开放的创新生态系统。
在营商环境上展现新形象。国际竞争,很大程度上是营商环境的竞争,哪里机会多、障碍少、效率高、服务好,优质要素就流向哪里。自贸试验区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开发园区,也不是海关特殊监管区或保税区的升级版,拼的不是“上级扶持、政策优惠、税收减免”,而是以开放倒逼改革的综合改革区、政府再造区、压力测试区。其目的是通过政府职能转变、组织重构和监管创新,为国内外投资者、企业家在自贸区创新创业,提供真正与国际接轨的营商环境。对于一座城市来讲,营商环境就是发展的土壤,也是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最好的品牌。连云港要以自贸试验区建设为契机,主动与国际接轨,自觉与世界融合,全力破除一切阻碍对外开放的体制机制障碍,努力营造效率最高、成本最低、服务最优的一流营商环境。一是流程再造。流程再造不是简单的加加减减、归并整合,而是以企业和群众为核心、以办事全流程便利为目标的系统性优化。要推进全域的“放管服”改革,拿出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勇气,对相关组织架构、业务流程进行革命性的再造,在服务效能、干部作风上推动脱胎换骨的转变,确保如期达到“2330”(2个工作日内开办企业,3个工作日内获得不动产登记,30个工作日内取得工业建设项目施工许可证)目标,加快实现“1220”(1个工作日内完成企业开办,2个工作日内完成不动产登记,20个工作日内完成工业建设项目施工许可)目标,努力构建稳定、透明、高效、可预期的投资环境。二是运转提速。加快信息化、网络化步伐,高水平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努力简化手续,充分共享数据,提高货物周转效率。进一步完善“一带一路”沿线的物流、商贸节点布局,持续深化航运、检疫、通关、执法等领域合作,大幅缩减货物周转时间、降低贸易成本。加快建设整车进口口岸、国际邮件互换局等重点平台,积极发展跨境贸易、服务贸易新业态,建设便捷快速的陆海联运大通道。三是业态升级。自贸试验区相对其他地区,一个突出优势就是部分放开了服务贸易的限制。连云港有广阔的市场腹地、便利的交通条件,完全有能力在这方面率先突破、形成优势。要在高端医疗、教育培训、金融机构、生产性服务业等领域深化研究、主动争取,推动优质项目落地。积极培育壮大整车进口,跨境电商等潜力大、带动力强的新业态,打造辐射范围广、产业链长的现代服务业高地。
在规划引领上勇攀新高度。连云港自贸试验区面积只有20.27平方公里,在三个片区中面积是最小的,而且又分成了市开发区、连云区、主体港区三个部分。虽然三大区块在空间上相互联系,功能上相互补充,但要真正实现有机融合,必须从一开始就坚持系统思维、全局思维,统筹考虑当前和长远、区内和区外、二产和三产、进入和退出的关系,对有限的空间进行精打细算、精雕细琢,为试验区的精细发展、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一是坚持高点定位。引入顶尖的专业机构、专家智库,对标国内外一流园区,运用最先进的理念和标准,以高水平的规划来引领高质量的建设与发展。自贸试验区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为各类主体提供依法平等进入的环境,但不意味着不设条件,不加筛选。要科学划定投资强度、产出效益、产业层次、环保安全等门槛,坚持集中、集聚、集约发展,吸引真正优质的资源要素落地,让每一寸土地发挥最大效益,产出最大价值。二是坚持科学布局。自贸试验区建设,既要着眼长远,又要快见形象。要坚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主辅结合、协同互促,高效利用、合理留白。对于重点项目和关键工程,早做布局、留好空间;对于区域内层次较低的产业,加快腾退升级步伐,确保成熟一块开发一块、做一块成一块。特别要借鉴先进地区产业发展和产城融合经验,精心做好产业规划,选准重点产业、打造产业集群、延展产业链条、强化配套保障,实现产业快速崛起。三是坚持联动发展。片区规划要加强与城市总规、产业规划、港口规划和其他专项规划的衔接,实现区域内外产业与城市的协调联动发展。对于体量大、条件暂不成熟的项目,可以考虑区内外统筹安排,优质资源、重要机构可以布局在片区内,其他部分如非必要,可以放到片区外。同时,周边园区、县区也应适时调整规划和发展策略,主动利用片区资源、接受片区辐射。
在打造特色上彰显新优势。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同志指出,自贸试验区建设“没有特色就没有优势”。连云港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的东方起点,具有双向开放窗口、海陆转换枢纽的独特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对连云港作出打造“标杆示范项目”的重要指示,省里赋予连云港建设“一带一路”交汇点强支点的重要使命。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强调,新设立的自贸试验区,要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战略,更好服务对外开放总体战略布局。在自贸试验区建设过程中,连云港不仅要立足自身禀赋优势探索实践,更要主动在全国、全省的大格局中去审视定位,高举“一带一路”大旗,把握“一带一路”机遇,做好“一带一路”文章,用好禀赋、创出特色、彰显优势,走出一条高质量、特色化的自贸区建设发展路子。一是建设亚欧重要国际交通枢纽。加快航道、铁路、机场、高速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密国际航线、航班,着力构建四通八达、大进大出、快进快出的立体化枢纽。进一步强化区域协同,深度对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加强与上海港的联动,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充分发挥多式联运优势,不断畅通陆海联运大通道,推动国际班列做大规模、做精品质,持续巩固陆桥沿线最便捷出海口的地位。二是打造集聚优质要素的開放门户。积极推进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大宗商品集散中心等重大平台建设,尽快实现铁路口岸开放,高标准打造“中华药港”。创造性落实好现代服务业、金融、国际人才等领域的开放创新政策,形成资源加快汇聚、客商纷至沓来、人才群贤毕至的生动局面。加快融入国际供应链体系,大力完善仓储、物流、展示、交易、金融等配套增值服务,努力提供更便捷、更低成本、更高附加值的服务,帮助海内外客户做大规模、降低成本、贴近市场、提升盈利,构建极具吸引力的商贸物流中心。三是搭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交流合作平台。全面深化“一带一路”沿线国际产能、经贸、物流、监管、人文、执法等领域合作,提升连博会、连云港论坛等开放平台的层次和水平,统筹好各级各类开放平台,支持本土企业更好地“走出去”,吸引更多沿线国家地区企业“走进来”,真正成为交汇点建设的强支点。
在促进发展上取得新成效。自贸试验区既要敢破、又要善立,既要探索经验,更要创造价值,归根结底要促进地方的发展,这也是衡量自贸试验区成功与否的“试金石”。如果连自贸试验区所在地都不能实现很好的发展,对全国来说,也不会形成多少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更谈不上自贸试验区应该发挥的辐射溢出效应。连云港是江苏重点建设的沿海新型临港产业基地,石化产业基地是国家批准的全国七大石化基地之一,盛虹炼化、中化国际等一批大型石化产业项目正在加速建设,连云港具有成为东部沿海新增长极的潜力。要放大自贸试验区的开放效应,从全球范围内集聚各种优质高端要素,加快做大产业规模,做强经济实力,提升城市能级,切实承担起开放龙头的职责,在落实国家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上,发挥应有的作用。一是集聚高水平项目。积极融入国际产业链条,围绕“三新一高”产业的前沿技术、研发孵化、生产销售等上下游领域,加快建链、补链、强链,努力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设立股权投资基金,大力招引跨国企业、龙头企业、高成长性企业、高端研发机构,打造更多高水平开放创新平台,形成大项目、好项目加速集聚的强劲态势。二是集聚高层次人才。一座城市最根本的竞争力就是人才,人才的高度决定着城市的高度,有国际顶级的人才,才有国际领先的产业。一方面,大力吸引国内优秀人才,大力培养、引进急需紧缺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抓住国际人才管理改革试点契机,吸引更多外籍人才,真正实现引进一批高端人才,带来一批高端项目,形成一批高端产业。三是集聚高端化要素。全面更新各类标识标牌,增设中英日韩等文字对照,运用5G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提升园区信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断提升城市的国际化水平;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枢纽经济,积极吸引国内外高端的医疗、教育、商贸、金融、培训机构落户港城,大幅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承载能力,为长远发展打牢坚实基础。
(作者单位:中共连云港市委研究室)
责任编辑:张蔚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