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优势

2020-05-21 03:42汤新明
唯实 2020年4期
关键词:南通人才企业

汤新明

近年来,南通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全面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人才政策,聚力实施“江海英才集聚工程”,着力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全力营造人才生态环境,奋力建设长三角北翼人才高地。南通在作为衡量区域人才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双创计划”上处于全省前列,新增省“双创”人才连续四年列全省第二、“双创”团队连续三年位居全省第一,江海英才创业周、人才工作全面接轨上海“月月有·家家到”系列活动、沪通人才合作“三个一百工程”等活动产生广泛影响,“一卡通”“一站式”人才服务体系全面建立,赋予“第一资源”以考核“第一权重”,在全省首创人才工作“述评考”制度,区域人才竞争力不断增强,呈现出人才加速集聚的“马太效应”。

一、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方面的制约瓶颈

江苏省委赋予南通争当“一个龙头、三个先锋”新定位,南通如何担当起多种历史使命,南通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会提出重要战略举措是“全方位融入苏南,全方位对接上海,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而其中最基础、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就在于对“第一资源”的集聚。从对标为建设“强富美高”新南通提供坚强人才支撑、建设长三角区域人才高地等方面考量,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需要补强。

产业集聚特色、优质企业数量与苏南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目前“3+3+N”先进制造業等产业分布较散,尚未形成鲜明产业特色,技术上居于全国前列的高精尖企业数量不足,产业发展与人才生态体系的契合度不高。作为集聚人才主体的企业,虽然有一定数量的知名企业和隐形(单打)冠军,但总体而言,智慧企业较少,独角兽企业更少,百亿企业数仅为苏州的6.3%,入选“2019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企业仅为苏州的56.5%,在代表城市发展潜力的科技进步贡献率、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上市企业总数等指标上与苏锡常差距明显。

人才载体平台体系不够完善。南通高水平研发机构偏少,科研院所和高校支撑偏弱,缺乏与科技含量较高的创业项目相配套的产业链服务。公共研发服务平台、企业技术平台建设水平不高,基础设施条件还需要提升。检验检测、融资等各类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相对滞后。人才招聘和培训等服务平台功能、专业服务能力与满足人才集聚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差距。

创业人才融资难问题仍较突出。南通创投、风投机构近年来有了较快发展,但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私募基金管理人备案数、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备案创业投资企业数仅分别为苏州的15%、11%,与深圳、苏州、杭州等发达地区相比,数量和管理资金规模均存在较大差距。社会资本、市场要素助推人才落户、项目落地及科技创新的氛围还不浓厚。

基础人才增量还偏弱。南通是基础教育强市、高等教育资源弱市,从而造成大量优秀青年人才流失,特别是每年从“双一流”学校返回就业的通籍学生较少。南通城区面积、常住人口仅为苏州一半左右,人才吸纳能力较弱,流动性较强。南通“人才流入比”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受周边上海、苏州等中心城市“虹吸效应”影响,呈现出人才学历越高、流失越严重趋势。大学生等基础人才每年增量还不够大,受各地“抢人大战”影响,还将面临其他城市更为激烈的争夺。

高端人才集聚总量还不大。近年来,南通高层次领军人才集聚速度持续加快,“双创计划”新增入选数在全省持续走高,但高端人才总量与苏州、南京及长三角其他发达城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高端人才中具有突出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带动能力的领军型人才还不多。在人才项目申报评审中,各地形成了“资格审查—技术评审—面试答辩—实地考察”逐级淘汰评审机制,但相对于省内其他城市,还存在评审标准过于刚性、每年资助项目总数还不多等问题。

市场作用发挥机制还需优化。不可否认,在引才初期政府主推具有积极意义,可以集中优势资源,在点上实现快速突破,形成效率优势和示范效应,但过多包办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显而易见。人才流动应遵循市场规律。从全国各地来看,目前引进人才、对接产业主要靠党委、政府来组织推动,市场和企业在人才集聚上还没有发挥决定性作用,还需把“市场”这只无形之手在南通人才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发挥进一步放大。

究其原因,关键在于全要素、全链条推进人才优先发展模式尚需攻坚,人才体制机制和政策障碍尚未消除,特别是对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卡脖子”问题创新力度还要加大,迫切需要为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提供更有力的制度保障。

二、南通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的政策建议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南通面临“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江苏沿海开发等多重国家战略交汇叠加,争当全省“一个龙头、三个先锋”,对南通而言,就是要聚焦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持续推进精准创新、系统创新、协同创新,在改革中释放制度新红利,在创新中打造发展新引擎,率先形成具有长三角区域竞争力的体制机制优势。

发挥新时代党管人才政治优势,激发人才发展活力。坚持党管人才是中国特色人才制度优势的集中体现,最根本的是要大胆破除各种束缚人才发展的陈旧思想观念和落后管理机制。坚持党管人才根本原则。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创新组织部门对人才工作牵头抓总的路径,强化统筹协调、部门协作、上下联动,压紧压实人才工作责任,形成齐抓共管合力。加强对人才的思想引领和政治吸纳,完善党政领导干部直接联系人才制度,定期与人才进行沟通联系。加强人才政策落地见效,细化实化具体化“新政”,综合运用推介会、现场宣讲等多种方式提高知晓率。开展人才新政贯彻落实情况评估检查,将“鼓励激励到人,政策兑现到人”导向落到实处。建立人才发展容错机制,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和法治环境,将勤勉尽责,未谋取私利、未造成严重损失和恶劣影响作为容错前提条件。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正确处理好“牵头抓总”与“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关系,坚持牵头不包办、抓总不包揽、统筹不代替,明确责任、分工协作、齐抓共管。区分党委与政府、行政与市场的职能,合理规划各部门的职责、权限、任务,充分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整合各类资源,积极夯实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党管人才工作格局。统筹人才发展资助资金。整合全市各类人才发展项目资金,融合人才发展所需的各类扶持项目,统一设立市级和县(市、区)级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实行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一个窗口申报、一套班子审核、一个口子拨付。设立专项资金联席会议,简化扶持政策决策程序,提高财政资金拨付使用效率和集约使用效益。

完善人才发展评价科学化体系,提升人才发展动力。对人才的精准辨识和评价是培养造就人才的根本前提,也是精准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提升人才创新创业动力的关键所在。科学设置评价指标。针对人才不同的行业特点、职位和职业要求,采取差异化评价方式,建立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由品德、研发、创新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绩效评定指标体系。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人才以同行学术评价为主,突出长期目标导向,适当延长评价周期,注重原创价值和长期贡献。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人才突出市场评价,根据岗位特点突出能力、业绩导向制定评价标准,将人才享受的薪酬待遇、创造的市场价值、获得的创业投资等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并进行动态化调整,定期修订完善。不将学历、年龄、论文等作为评价应用型人才的限制性入门条件。探索第三方评价机制。强调市场发现、市场认可、市场评价人才,在项目评审、绩效评定中引入专业性较强、信誉度较高的非官方社会组织即第三方机构参与,运用现代人才测评技术,着力提高人才评价的科学性、公正性、透明性。回归顶层设计和宏观管理,尊重第三方机构的中立性、独立性,减少对市场主体评价行为的干预,并对市场专业评价机构的人才评价行为进行规范。强化评价结果运用。对人才扶持项目按照产业类别实行分类管理,分阶段进行考核评价。推动人才、产业、科技项目集中评审、集成支持,将人才实际贡献、个人出资金额、企业所付薪酬、风投创投情况等作为人才项目评审重要评价指标。建立扶持政策、评价标准和满意度调查对外公开制度,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方法,既重数量、又重质量,加大对紧缺人才和关键人才考核。强化人才绩效考核和结果运用,对发挥作用不明显的人才,经认定后予以终止扶持。

提升产才嵌入式发展融合机制,提升人才发展能力。产才融合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把优化产业功能和空间布局,聚焦园区主阵地,统筹产业人才引进作为推进产才融合的主抓手,提升上下游产业与人才发展需求匹配度。建立“双招双引”与产业发展互动机制。着力推动招才引智向招才选智转变,职能部门协同跟踪推进重点产业项目和顶尖人才项目。实行“双招双引”联动考核,把领军型人才、重点产业急需人才以及人才团队的引进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内容,把相应人才指标列入项目建设考核体系。整合“双招双引”队伍资源,共享信息渠道资源,联合组团赴海外招才引智,加强与海外引才机构、各类校友会等合作,定期组织开展科技人才对接活动。强化各类产业园区主阵地作用,做实做强一批“区中园”“园中园”,每个园区重点打造1—2个特色主导产业,对新引进人才企业按照产业分工实行相对集中布局,加快集聚一批科创类项目和创新型人才。加强与苏南人才工作全方位对接机制。加强与苏南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全方位对接,加快引进南京、苏州、无锡各类科研院所在通设立研发机构、技术转移机构,吸引集聚苏南高校院所优秀人才来通创业,带动更多先进成果在通产业化。强化与苏南创投领域合作,推动苏南资本向南通投入、创投团队向南通转移,促进南通创投机构发展。与苏南各市互设人才工作站,开设服务窗口,畅通引进人才的绿色通道,根据人才需求动态调整“一卡通”服务范围。学习苏州工业园“六个一”特色产业培育机制,统筹推进产业、人才、园区一体化发展。完善接轨上海人才发展协同机制。发挥南通创新区“两个一百”(100亿元人才发展基金、100万平方米人才公寓)政策杠杆作用,加快建成城市功能强磁场、科教创新主引擎、融入苏南对接上海引领区。持续推进沪通人才合作“三个一百工程”,支持组建沪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开展技术攻关和产业化。推行“孵化在上海、转化在南通”模式,用好5万平方米在沪“创新飞地”,发挥上海在引进省“双创人才”上的主渠道作用。鼓励高校、企业整合利用现有资源吸引上海优质创新资源,联合建设高水平科研平台和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加快推动上海交大飞马旅(南通)科创园、复旦张江研究院南通创新基地等平台载体建设,努力打造上海全球科创中心重要产业承载基地。

完善多元化人才培养使用机制,释放人才发展潜力。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必须凝聚各方力量和智慧,推动政府人才培养使用从“前台”向“后台”、从“粗放”向“精细”转变,鼓励社会组织、专业机构、企业等市场多元主体分工协作,探索构建全生命周期政策支撑体系,不断释放人才发展潜力。鼓励园区建设更多的创新平台。以重点产业园区和科技型企业为载体,依托重点科研院所和高校,重点抓好科技孵化器、留学生创业园、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打造一批机制灵活、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的技术创新平台,加快形成产业、园区、企业三级科技创新体系。积极开发利用海外人才智力资源,鼓励有条件的开发园区在境外建设人才开发和技术转移“飞地”,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在境外设立研发中心、分支机构、孵化载体。创新以共建合作园区、互设分基地、成立创业投资基金等多种方式,深化人才国际化创新合作。创新园区人才培养使用机制,以实施“科技企业家培育工程”全面升级科技企业家整体素质,以实施“高技能人才引进培养工程”为抓手,加快培养造就一支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素质优良的高技能人才队伍,以青年和人才友好小镇(园区)建设和通籍英才归雁计划为着力点,建设青年人才汇聚高地。激发企业发挥更强的主体作用。鼓励和引导企业创新产业人才培养开发、引进使用和激励保障制度,建立健全企业人才与贡献相匹配的创新收益制度。鼓励企业加强人才战略储备,建立企业全员培训体系,对企业引进人才、人才留学访学给予补贴。大力推进协同创新,鼓励企业普遍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校企联盟和技术转移联盟等产学研联合体,鼓励企业加强国际科技合作,收购、并购研发机构或科技型企业,参加产业创新国际合作联盟。坚持柔性引才,加大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建设,开展“教授博士柔性进企”活动,选聘高校院所、大中型国企专家、教授来通担任企业“科技副总”。创新“假日教授”“星期六工程师”“项目教授”“技术顾问”等合作方式,吸引聘请专家学者到企业开展智力服务。激励高校创新更优的培养机制。加强高校引进人才奖励力度,推动高校申报“333工程”“226工程”和设立校级人才培养计划,出台支持校企合作办学政策。支持企业科技人才到高校兼职,推进产业教授在高校开设学分课程、联合指导研究生。实施大学生企业工程师培育计划,出台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到企业工作。扩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独立招收规模,支持中小型科技企业设站,大力吸引博士来通从事项目研发。突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导向,加强产业人才需求预测,建立高校学科专业、类型、层次和区域布局动态调整机制。鼓励职业院校招收企业职工参加非全日制学习,实行弹性学制教学。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人才+项目”“人才+产业”“人才+课题”等共建共享模式,联合培养高层次本地人才(团队)。

转变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效率,聚合协同开发合力。运用行政手段推动人才工作的同时,更加注重发挥好市场作用,并将市场化配置作为人才工作的最终追求目标。探索市场化人才管理方式。放权和松绑,充分保障企事业单位编制管理、人员聘用、职称评定、绩效工资分配、激励方面的自主权,减少政府对人才资源的直接配置,支持有条件的社会组织承接部分政府人才工作职能。探索实行“互联网+”服务模式,集中发布人才政策清单、人才管理服务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规范人才行政审批和收费事项。创新人才管理方式,坚持“谁用人、谁评价,谁管理、谁付酬,谁获益、谁承担用人风险”,用人主体根据发展需要引进和培养人才,使人才与事业、岗位相匹配。优化多元化金融硬核服务。完善“政策+平台+基金”全链条扶持政策,持续举办“人才+金融”融资对接活动创新“线上+线下”服务模式,推动人才企业与金融机构无缝对接。鼓励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商业银行创新融资产品与服务,推动社会风險投资机构、社会资本投资初创期科技人才项目。加大国有参股创投公司投资南通人才项目考评权重,对国有科创基金管理团队跟投进行配资奖励。强化项目承担人在资金使用中法人主体责任,严格拨付、使用、结项流程,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审计、监督制度。培育社会化人才服务机构。适应高端人才服务的要求,依托现有的人才服务网络体系,设立市场化运作的高端人才服务机构,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由社会组织通过市场化、机构化的运营方式,为人才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围绕产业领军人才各种需求,延伸拓展金融证券、风险投资、资产评估、产权交易、专利代理、国际商务、云计算等服务内容。举办各类沙龙、公益活动,有效拓展高端人才社交生活空间,不断提升人才满意度。健全专业化科技服务体系。加大对科技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投入,建设完善与产业发展、人才引进相配套的科技信息、技术研发、技术市场交易和检验检测等科技服务平台,实行市场化运作,形成专业化、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服务体系。通过财政补贴、以奖代补、政府购买服务、贷款风险补偿等方式,鼓励社会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广泛参与,为各类人才安心工作、专心创业、放心创富注入资金支持和人才服务。

(作者单位:中共南通市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高 莉

猜你喜欢
南通人才企业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2018上海企业100强
展览纪录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毛遂自荐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为国家选人才
企业名片Enterprises C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