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2019年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新县田铺大塆调研时强调,发展乡村旅游不要搞大拆大建,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把传统村落改造好、保护好。传统村落传承着源远流长的农耕文明,承载着田园牧歌式的乡愁意境,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物质根基和精神寄托。但传统村庄一般远离城镇中心,不适宜进行大规模工业化和城镇化改造,产业也基本上以农业为主导。在改造好、保护好传统村落过程中,如何从农业产业发展上取得突破,对江苏分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江苏传统乡村农业产业振兴的具体实践
产业兴百业兴,乡村振兴首先要产业振兴。近年来,江苏各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注重分类推进,尤其是在一些传统乡村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因地制宜选准选好农业产业,推进绿色发展模式,创新组织形式,探索形成了一批成功典型经验。
推进农旅结合,拓展农业功能。依托地方自然环境和特色农业产业,挖掘传统村落的文化内涵,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传统村落经济发展,探索出传统农业乡村现代化的特殊路径。近年来,溧阳市立足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历史文化遗存等基础条件,与三星级康居村、农业旅游示范点、重要旅游景区相结合,积极开展美丽乡村示范创建,目前已建成省级、市级美丽乡村48个,并获评“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在此基础上,溧阳市按照“全域一体,全国一流”的发展目标,大力推进农业、旅游融合发展,建成省级乡村旅游区(点)22家,并通过建设365公里的溧阳“1号公路”,以路为引、串景为线、内连外通,把溧阳市的生态、旅游、美丽乡村资源有效串联整合,全面展现乡村山水之美,使得沿线20万群众直接受益,开辟了富裕乡民新路径,其成功经验也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乡村旅游的“溧阳模式”。
支持能人带动,挖掘内部潜力。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新创业,发挥核心人才作用,同样可以走出一条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兴旺之路。在这方面,沭阳县蔷薇村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蔷薇村位于沭阳县东北隅,距城区40多公里,交通不便,以稻麦轮作为主、间以少量蔬菜种植,是缺乏二、三产业基础的纯农业传统村庄,村集体经济连续多年零收入。2018年底,本地能人李华平返乡创业,以“核心人物+乡土能人+农户”的模式成立创业团队。该团队在反复调研的基础上,决定把发展“上海青”作为主营项目。团队中有种植能手负责技术创新和推广指导,有原小学校长负责协调土地流转的邻里关系,有原粮管所所长负责跑市场搞营销。地方政府积极加强服务,投入资金100余万元改善生产用路、动力线路和排灌沟渠等,保障了“上海青”项目顺利实施。目前在营的80栋大棚,日产量8000斤左右,已盈利数十万元,同时可提供20多个常年用工岗位,管理人员月工资4000—8000元不等,农户务工收入达到月均2000多元。
鼓励联合发展,做大产业优势。鼓励农民集聚土地、人力、技术等资源,加强联合与合作,形成资源集聚和产业规模优势,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宿迁市宿豫区朱瓦村结合土地增减挂钩、高标准农田等政策,对腾退出来的土地进行集中连片整理,将其中整理溢出的480余亩土地作为村集体资产,带动村集体直接增收30余万元。2017年通过村级土地股份合作社将村集体、农户手中的土地资源进行统一管理、集中流转、联动经营,建设集精致农业、农产品精加工、民宿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台湾阿土伯都市果蔬园,农户不仅增加了土地流转收入、离地务工收入,还可以选择参与果蔬园经营,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同时,村集体大力发展草莓、黄桃、荷藕等高效作物種植,取得较好效益,每年带动务工农户增收超6500元。
强化政策叠加,增强发展动力。一些村集体经济收入较弱、发展资源不足、农业规模效益不显的乡村,牢牢抓住乡村振兴战略机遇,通过政策集中、改革集成、项目集聚,从特色农业和规模农业入手,形成了一批高质量产业项目和经营性资产,有效地变“输血”为“造血”。2017年以来,淮安市淮安区在车桥镇丰年村等6个村探索实施了“党建引领、一点五试”农村综合改革,改革有效集成“中央财政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省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产业扶贫、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社区股份合作制”五项省级以上改革试点。累计投入资金达3000万元。其中,省财政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资金1200万元,中央财政农业生产社会化项目400万元,产业扶贫项目资金507万元,区财政配套投入605万元,试点村干部入股共131万元,吸纳龙头企业资金入股60万元。新建了粮食烘干中心、高标准工厂化育秧中心、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中心,购置履带式收割机、秸秆还田播种施肥一体机、高地隙植保机、无人机等一系列农机装备。在抓好粮食作物统一生产经营的基础上,还采用新技术、新模式、新品种。如该区沙吉村实施了300亩“大棚西瓜—稻米轮作”、丰年村实施了占地200亩稻虾综合养殖项目等。2018年该区6个试点村集体经济共增收210万元,入股农户“保底+二次分红”收入470万元,带动低收入农户262户,增加农民务工薪酬68万元,实现了农民和村集体双增收、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双增强。
二、江苏传统乡村农业产业发展的经验总结
江苏既是经济大省,还是农业主产区和粮食主产省,省内特别是苏中、苏北地区还存在相当数量的纯农业传统村庄。这些地方缺乏高质量工业基础,缺乏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在产业发展方面追赶吃力。这类村庄的内外部环境和发展格局,短期内不会发生重大改变,必须找到一条适合的绿色生态农业发展路径。全省一些传统乡村通过发展探索,积累了如下几方面实践经验。
立足实际,科学合理规划。规划与设计先行,防止大进大退,是各地探索实践的基本方法。如溧阳市专门编制《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淮安市淮安区“党建引领一点五试”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并成立专门工作班子研究推进,沭阳县蔷薇村“村两委”和创业团队共同制定《五年行动计划》和规划设计图。各地的规划设计和工作方案重点兼顾生产生活生态,为产业发展做配套,为人才生活供便利,为生态宜居绘蓝图。规划编制既要立足本地实际,更要注重前瞻性、科学性。一是要符合产业发展需求,在功能区布局上要考虑生产和生活的便利性,特别是道路管线的规划要考虑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形成疏密有度、摆布有方、进出流畅的村庄布局。二是要符合现有环境特点,在立足现有水土风貌基础上,合理规划利用自然资源,同时满足产业发展、人民生活和环境保护的现实需要,使产业兴旺和生态宜居相得益彰。三是要符合村庄发展的历史规律,与本村的历史、文化、习俗、传统相结合。尤其是发展乡村旅游,要从保护乡村历史文化、形态机理和特色空间出发,合理确定发展方向和规模,尽最大可能地保留原有的乡土特色,留住乡愁。四是要符合农民意愿,充分调动和发挥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尊重农民主体地位,不代替农民决策,不排斥农民参与,不忽视农民诉求,不侵害农民利益。
结合村情,务实选取项目。不盲目跟风,结合村情选准产业,是江苏各地探索实践的基本经验。从技术层面看,各地选择的农业产业项目,并不是“高大洋”的项目,但确实是最“靠谱”的做法。选择乡村产业发展项目,首先要有基础。一方面要做到能让农民快接受、快上手、快见效,另一方面又要具备足够的耐心、定力,要把现有产业做大做强,为后续产业升级打下坚实基础。其次要有特色,不能走老路、用老办法,而要找准传统村落产业发展的切入点,在发展中体现创新和特色,避免跟风模仿造成“千村一面”“万村一貌”等产业发展困境。再次要有持续的预期收益,在项目确定前要算好经济账,充分预估各类风险、考虑机会成本,保证投资主体和农民的合理收益,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最后还要有灵活性,充分做好预案,为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留有回旋的余地,做到“船小好掉头”,避免钻牛角尖,防止资源浪费和挫伤农民积极性。
发掘精英,形成集聚核心。重视本土本乡人才的发掘培育,是江苏各地探索实践中的普遍做法。如沭阳县蔷薇村各路人才之所以能走到一起,就是因为有李华平这样的核心人物的引领和组织。从工作实际看,承担乡村人才集聚核心角色的,既可以是返乡下乡的工商企业家或社会精英,也可以是基层黨组织和集体经济组织。这个核心要有担当,真正把农村的“山更青、水更绿、民更富、风更淳”当作开展工作的精神原动力和干事创业的“初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对家乡的热爱。这个核心要有能力,具备市场经济头脑,同时懂技术、能经营、善管理,能迅速组织起队伍,果断实施项目,带动周边人员乃至整个村子共同发展乡村产业。这个核心还要有感召力,组织过程中要方法得当,让群众心悦诚服地加入到创业队伍中来,并在潜移默化中让农民接受新思想、新理念,激发农民的创新精神。此外,还要用发展成绩来吸引外出青壮劳力、本地大中专毕业生和退役军人返乡参与创业,解决当前普遍存在的农村劳动力老龄化问题。
完善配套,深耕可持续发展土壤。乡村振兴为了群众、依靠群众,同时也离不开群众。虽然乡村之美“一村一品”各具特点,但把乡村建成“乡村从业者的美丽家园、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共同的愿景。而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服务供给,是乡村振兴发展水平的核心竞争力。一是要提升网络畅通的大交通格局建设水平。“要想富、先修路”,有路就有出路,就有人流、物流的融通。在信息化改变生活方式的今天,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能够让偏远乡村与全世界直接同步。二是要提升以接送车为重点的优质均衡教育水平。乡村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的教育,是很多家庭背井离乡的重要原因。通过以“县管校聘”等制度化安排推动优秀教师下乡,补贴偏远地区学生乘坐标准化校车上学,成为溧阳市在服务丘陵山区学生过程中广泛推行的务实举措。三是要建设乡村医生全覆盖的健康乡村康养体系。基层卫生系统招不到人、留不住人已经成为乡村的普遍“痛点”。针对于此,溧阳市试行“工作距离+岗位+学历职称”的补贴模式,稳定和壮大了村医队伍。160多名原在职医卫人员也主动报名再学习,基层卫生的保障水平和服务质量由此进入了良性循环的上行通道。此外,更加平衡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等乡村民生社会事业,都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
三、扶持传统乡村农业产业振兴的对策建议
传统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其改造发展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需要各地、各部门围绕“人、地、钱”等方面,给予优先集成的政策支持,系统发力,为传统乡村农业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在“人”的政策上,优先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新型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组织三支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苏时强调:“农业现代化建设要靠人,没有人种地,种子再好、肥料再多、机械设备再先进,也是不行的。”一是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需求导向、综合配套”的原则,结合传统乡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实际需求,组织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民创业创新培训,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常态化培育制度,加快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产业扶持、金融保险、人才激励、社会保障等衔接配套的政策扶持体系。二是要加快培育新型乡村经营主体。结合农业产业及农旅产业的不同特点,支持地方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结合起来,建立转型升级通道,扶持一批从事种养业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打造一批从事农家乐、民宿业的小业主,发展一批乡村车间、手工艺等乡村工匠。在此基础上加强联合与合作,建立规模经营的农业专业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乡村旅游合作社等,进一步发挥其“带动散户、组织大户、对接企业、联结市场”的作用。三是要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鼓励各地采取政府订购、定向委托等方式,引导经营性服务组织参与公益性服务、新型经营主体发挥服务功能,推行合作式、订单式、托管式等多种服务模式,支持规划建设区域性乡村服务综合体,提升社会化服务供给效率。此外,不断提升乡村与城市接轨的社会事业服务水平,缩小城乡二元结构在生活方式上的鸿沟,也是乡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和群众的重要关切。
在“地”的政策上,优先推进承包地、建设用地、宅基地“三块地”重点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传统乡村的发展基础主要是各类土地资源,抓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显得尤为重要。一是要深化农户承包地改革。在充分保障农户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的基础上,建立差异化土地流转财政补贴制度,引导农户采用农地入股、合作农场、联耕联种、托管等多种方式,实现有序流转、规模经营。二是要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改革。在安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时,重点加大对传统乡村设施农业、旅游农业用地的倾斜支持力度,积极探索省、市、县联动的“点供”用地政策。按照中央统一部署,总结试点经验,在面上全面推开,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三是要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有序推进农村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改革,在完成房地一体权籍调查基础上,重点做好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农房。四是要统筹考虑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环境容量、产业基础和历史文化传承。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采取自营、出租、入股、合作等多种方式,利用闲置住宅发展符合乡村特点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餐饮民宿、文化体验等新产业、新业态。
在“钱”的政策上,优先加强财政投入、金融信贷和工商资本三方面资金扶持。单纯依靠传统乡村自我积累,很难实现产业快速发展并赶上全省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展步伐。为此,必须引入外来资本灌注,增强发展动力,实现快速起步、弯道超车。一是要强化财政投入优先安排。突出财政投入的公共属性,赋予县、乡、村对财政支农项目资金统筹和整合权力,主攻传统乡村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短板弱项,将投入重点向基础设施建设、结构调整、可持续发展、公益性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倾斜。二是要优化金融服务和产品。重点突出产权赋能搞活增强融资能力,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住房财产权、集体资产股份等抵押担保权能的有效实现途径。鼓励银行和信贷机构开发适应不同产业和主体需求的金融产品,细化金融支持传统乡村产业发展的对接措施,加大金融支持,实行财政贷款贴息扶持。按照“对内不对外、吸股不吸储、分红不分息”的原则,规范开展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试点。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提高农业保险覆盖面和保障水平。三是要推动社会资本进入传统乡村。始终坚持社会资本带动农民共同致富的核心导向,坚持“共享共荣、互利互惠”原则,建立“激励清单”和“负面清单”制度,引导社会资本重点投向传统乡村的优质高效农业、绿色循环产业、生产生活服务业、旅游业等,通过建立紧密联结的经营机制和利益机制,推动社会资本和村集体、村民、新型经营主体等深度融合、共同发展,防止出现与农民争利、“老板挤了老农”等现象。
(作者系中共江苏省委党校第1期中青年干部培训三班学员,中共江苏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综合处副处长)
责任编辑:刘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