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樊怡琦 (广东省珠海市第三中学)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就是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树人,就是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合适的教育来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根据国家高度的信息提示,教师需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修养,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不断学习新教学方法,更好的为学生服务。在音乐课堂中不仅教会学生如何懂得音乐专业知识,还需融入人文教育,教师的德育理念一并让学生学习。促进青少年学生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真正的素质教育下的学生,应具有正直、善良、宽容、勇敢、自信等良好品格,能够担当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
作为一线的一名音乐教师,应在教学中落实音乐学科新课标核心素养内涵的3个方面: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审美感知,即对音乐艺术听觉特征、表现形式、表现要素、表现手段及其独特美感的体验、感悟、理解和把握。这要求教师有较高的音乐专业素养,深入音乐的基本要素进行剖析和分解,巧妙的运用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从而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感知能力。艺术表现,即歌唱、演奏、综合艺术表演和音乐创编等活动,表达音乐艺术美感和情感内涵的实践能力。在2017年版的新课标中的6个必修模块中,学生可以按个性化需求选择参与,教师需在除了课堂教学以外,提供给学生更多的校园内或全市性的交流展示平台,让学生在实践表演中,不断提升艺术表现技能,增强艺术自信。文化理解,即通过音乐感知和艺术表现等途径,理解不同文化语境中音乐艺术的人文内涵。在教学中,教师应开阔学生的视野体验、学习、理解世界各国的优秀音乐文化,树立平等的文化价值观,熟悉和热爱我国传统民族音乐的创造成果,如:民间音乐、戏曲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宫廷音乐,侧重我国音乐的创作成果,给学生分享,让学生认知中国音乐之博大精深。
创建于1983年的珠海市第三中学是广东省一级学校、高中教学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学校在校生2200余人。三十余年来,学校虽历经易地易址易名和生源质量严重下滑等诸多困难,但历届学校领导都非常重视艺术教育,把艺术教育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常抓不懈,艺术科组老师在困境中寻找突破口,在奋斗中谋求特色发展,走出一条有利于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艺术特色办学之路。
为了提高学生的爱好与兴趣,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艺术教师的专业特长,我校在高一阶段先后开设了舞蹈、合唱、声乐、音乐与戏剧、音乐常识、装饰画、素描、全因素石膏、全因素素描、结构素描、书法等模块课。所有模块课的周课时均为2节,一学期36节课,全部采用“走班制”教学的模式;高二年级以行政班形式开展音乐与美术鉴赏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必修课。具体安排见下图:
类别 模块名称 学时 学分 选课要求 教学组织形式选择性必修(选学)走班制教学舞蹈 (18+18) 2(1+1) 学生从自身发展需要,从中选学或循环选学一个或多个模块,并通过考查评价,获得2 个学分(每学期1 个学分)合唱 36(18+18) 2(1+1)声乐 36(18+18) 2(1+1)音乐与戏剧 36(18+18) 2(1+1)音乐常识 36(18+18) 2(1+1)装饰画 36(18+18) 2(1+1)素描 36(18+18) 2(1+1)书法 36(18+18) 2(1+1)全因素素描 36(18+18) 2(1+1)全因素石膏 36(18+18) 2(1+1)结构素描 36(18+18) 2(1+1)音乐鉴赏 18(9+9) 1(0.5+0.5)必修固定行政班教学美术鉴赏 18(9+9) 1(0.5+0.5)所有学生必修,音乐美术分单双周进行,学生通过考查评价,获得1个学分(每学期0.5 个学分)
在模块课的学习过程中,由于既能发挥学生的艺术特长,提升学生对艺术课的学习兴趣,又能充分发挥艺术教师的专业特长,所以,模块课的教学方式受到了师生们的普遍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