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中歧义容忍度的影响分析

2020-05-20 15:08王芸王绍舫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教学建议影响因素

王芸 王绍舫

内容摘要:本文阐述了汉语学习者歧义容忍度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密切关系,指出歧义容忍度的影响因素,为对外汉语教学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歧义容忍度 影响因素 教学建议

学生的认知过程包括认知、同化、顺应三个基本过程,新知识经由这个过程就能顺利地进入到主体的认知结构。但事实上,每个人吸收知识的结果却不尽相同,这是由于学生的认知方式在发挥作用。

一.歧义容忍度与对外汉语教学

歧义容忍度,是指学习者对不同于自己原有认知结构的新知识的容忍程度。根据歧义容忍能力可将学习者分为两类:歧义容忍度高的学习者,能更轻松地接受与自己的理解、价值观不同的知识;歧义容忍度低的学习者则对与自己的认知期待、价值观有差异的知识难以接受甚至逃避、排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本身就是跨语言、跨文化的过程,因此,研究歧义容忍度,能够揭示学习者在相同的教室和相同的老师的指导下却表现出不同学习效果的原因,对提高对外汉语的教学效果有重要启示。

二.歧义容忍度的影响因素

国内外关于歧义容忍度的研究已经有六十余年,学者们将其与二语习得相结合,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舒婕论述了歧义容忍度对外语学习的影响[1],张庆宗研究了歧义容忍度会对学习策略的选择产生影响[2]等等,大量研究证实歧义容忍度作为学习风格确实是影响二语习得的重要因素。但这些研究多集中于产生的影响,较少能回溯产生影响的原因。因此,以下从年龄与语言系统角度进行分析,希望能对学习者的歧义容忍能力做相关解释。

年龄是影响语言习得重要的生理因素。儿童和少年长于接收新事物,自身的语言知识结构和理念尚未成型,在习得汉语时自然抱有开放、包容的态度,随时更新知识储备,对汉语学习也会更加灵活。成年人的语言结构已经完备,习得汉语时更习惯于在自身的知识库中寻找与之相似的结构,匹配时便会自然同化。因此当汉语与学生母语的知识结构有差异时,儿童能够较为迅速地掌握,而成年人的学习效果往往不好,对新知识的接收往往缓慢,他们对自己的语言运用习以为常,语言知识根深蒂固,在已经十分完备的知识结构中纳入新知识较为困难。年龄作为客观因素虽不可更改,但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带来的影响是有限并可以改变的,汉语的习得效果更多取决于个人的主观因素,学习者若积极改进主观因素,将会颇有成效的提高歧义容忍能力,改进汉语学习效果。

學习者的母语与汉语的语言系统的亲疏远近直接影响学习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学习态度。Arnold和Brown指出学习者会因不能容忍陌生的目的语结构而感到费力[3]。如英语、俄语等,是拼音文字的语言,将拼音作为书写符号,只表音,不表义,母语为拼音文字语言的学习者大多在初学汉语时就会对汉字产生畏难情绪。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由象形文字转化而来,许多文字的形体本身就传达着意义,而日文、韩文与中文有较深的渊源,母语为日语、韩语的学习者学习汉语对汉字更易接受。

然而歧义容忍度并不是越高越好,过高的歧义容忍度使学习者因对语言歧义过度容忍而不再深究,导致对知识的掌握不充分而为以后的学习埋下障碍。

三.对教学方法的建议

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学生的歧义容忍能力各有差异。但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可以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既要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容忍歧义,又要积极探究歧义。

明确自己的歧义风格。任何学习方法都不具有普适性,教师应该根据观察到的学习行为和学生的反馈,尽快帮助每位学生制定合适的学习策略和方法,比如启发歧义容忍度高的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细微之处的习惯,培养歧义容忍度低的学生发散思维,通过大量学习养成整体意识。也可以将不同特性的学生组成学习伙伴一起学习,鼓励他们吸收对方的优点,从而扬长避短,巧用方法习得语言。

从简单易懂的知识入手。不同国籍的学习者在习得第一语言时,所属、方位、否定、时态等都是首先习得的内容,第二语言的教学也应参照学生母语结构,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不断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从而能自信地应对学习任务。

注重对相似性知识的讲解。对比分析假说认为,两种语言相通之处利于学习者接受,但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发现,语言知识差异越大,干扰反而小,差别与相似并存时更容易使学习者产生混淆,对歧义容忍度低的学习者来说更是如此。比如若不能掌握汉语中时间、处所、对象等状语的使用规则,就会造出诸如“我在图书馆昨天看书”的病句。

创造交际环境,降低心理防线。焦虑在学习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心理现象,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因其语言和文化的特殊性,更需要降低民族和文化历史差异带来的心理距离。鼓励学生多结交中国朋友,参与中国的节日活动和聚会,关心学生课堂学习和心理健康。

在课堂上,用点头微笑鼓励学生发言等行为都可以使学生拉近与汉语的心理距离,从而扩宽语言学习环境,降低抑制心理,收获意料之外的学习成果。

参考文献

[1]舒婕.歧义容忍度对外语学习的影响[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06):347-349.

[2]张庆宗.歧义容忍度对外语学习策略选择的影响[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06):457-461.

[3]Arnold J. 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作者介绍:王芸,沈阳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王绍舫,沈阳大学教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中西方文化对比)

猜你喜欢
教学建议影响因素
关于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建议
浅析泛义动词“打”及其对外汉语教学
“沉淀溶解平衡”认知结构测查及其学习困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