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化解当前疫情对扶贫产业的影响,破解扶贫产品滞销难题,同时为促进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巩固脱贫成效,今年以来,上高县坚持线上线下双向发力,统筹多方力量,深入推进消费扶贫,唱响了全县消费扶贫的“大合唱”。
扶贫产品找准来。为准确界定扶贫产品种类,上高县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把具有明显的带贫益贫作用的龙头企业、骨干企业、专业合作社等生产的品牌产品按照相关审批程序认定为扶贫产品,进入《上高县扶贫产品目录库》进行线上销售。把贫困户自主(参与)生产的粮食、畜禽、蔬菜、禽蛋、干货以及手工制品、加工制品等库外产品由各地直接认定为扶贫产品进行线下销售,坚持“两条腿” 走路,拓宽扶贫产品销售渠道。截至目前,上高县共认定扶贫产品经营主体13家,认定入库扶贫产品32种,有2383户贫困户自主(参与)生产农副产品,扶贫产品的来源得到规范,扶贫产品消费的针对性得到加强。
“我厂2019年被宜春市认定为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每年可加工大米11500吨,厂里不仅吸纳了5名贫困劳力做季节工,还以较高的价钱优先收购他们的稻谷,生产的四个系列大米这次被认定为扶贫产品,对我来说这是一种荣誉,更加增添了我帮助贫困户的动力……”。日前,上高县富港精制米厂负责人刘水根在其大米通过扶贫产品认定后高兴地说。
帮扶干部动起来。上高县组织开展疫情影响产业扶贫情况监测调查,分户分类摸排贫困户当前积压产品,建立滞销产品台账,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并积极帮助贫困户销售渡过目前难关。比如县扶贫办加强与“菜安康”配送公司的沟通合作,由公司上门现金收购贫困户生产的滞销扶贫产品,搭建起贫困户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该公司每天的食材配送销售量达千斤以上;新界埠镇湾溪村第一书记李海根利用微信朋友圈发布扶贫产品销售信息,帮助贫困户黄唾德销售滞销肉鸭,引得鸭贩纷至沓来,滞销的200余只鸭子很快售罄,获得收入6000多元,解除了黄唾德的一块心病……如今帮助贫困户销售扶贫产品已成为该县扶贫干部的工作常态,当做提升帮扶实效的一门“必修课”。截至目前,全县累计销售滞销积压种养加扶贫产品价值336.5万元,干部的帮扶作用得到凸显。
宣传媒体跟进来。为支持消费扶贫县融媒体中心经常将各地贫困户滞销农副产品信息统一发布到“上高之声”微信公众号平台进行推送,引起了受众的高度关注,截至目前,该县共发布产品信息3期,阅读量达5000多次,参与购买扶贫产品的消费者积极性持续增长,有效解决了贫困户扶贫产品滞销难题。塔下乡天山村贫困户晏苟华种植莲藕4亩有余,近5000斤白白胖胖的莲藕因疫情影响“躺在”田里无人问津,他心急如焚。3月9日“上高之声”及时把这一信息进行发布,吸引本地及南昌等地的爱心商贩纷纷上门前来采购,仅10多天时间滞销莲藕就基本卖完,销售额1万余元。“想不到我足不出户就有人主动来找我買莲藕,这免费广告的作用真是大啊,如果条件允许今年我还准备再多种一点……”,数着一沓沓钞票,晏苟华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
政府支持带起来。上高县充分运用政府采购政策支持脱贫攻坚,在各县级单位预算中安排专门的扶贫产品采购资金,优先从《上高县扶贫产品目录》及贫困户自主(参与)生产的产品中进行采购,各行业主管部门督促相关单位落实扶贫产品采购计划,倾力参与消费扶贫 “六进”活动。县教体局已组织县内学校落实采购计划400万元,县卫健委已组织县中医院、县人民医院落实采购计划60万元,全县发动各企业商会落实采购扶贫产品计划150万,各级工会组织在职工年度工会经费节日福利中安排30%的经费采购扶贫产品,共计350万元。与此同时,全县各乡镇和各定点帮扶单位还与贫困户、定点帮扶村建立扶贫产品销售帮扶机制,优先采购扶贫产品,拓宽定向购销渠道。
社会力量帮起来。为扩大消费扶贫的影响,上高县将结合结合端午节、10.17全国扶贫日、中国农民丰收节等各种节庆活动举办全县扶贫产品展销会,动员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各界人士采取“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等方式进行扶贫产品的采购,奉献爱心。同时,还探索在县城大型超市开设扶贫产品公益专区、专柜,方便广大市民采购扶贫产品。通过开展“百企帮百村”活动,鼓励引导民营企业与全县各村开展结对帮扶,采取订单模式购销扶贫产品,建立托底包销的合作关系,带动贫困户增收,助力脱贫攻坚。
作者简介:熊志华,上高县扶贫办公室。
责任编辑:朱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