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记忆中有一样不可或缺的美食。。桂花糕,这是外婆最拿手的一样甜品。
记得小时候,一到桂花盛开的季节,我就向外婆撒娇,闹着要吃桂花糕。外婆总是笑盈盈地拍拍我的头,说:“好勒,外婆这就做!”。
外婆搬出许多模具,准备好材料。做桂花糕不是一件容易事儿,要先把桂花倒入水中捣碎,再加入糯米粉拌匀,过滤,最后倒入模具,经过蒸、翻、晾、切几个步骤,才可以吃到那香甜的桂花糕。
刚做好的桂花糕呈淡黄色,闻起来有股清香,入口甜甜糯糯,好吃极了,我们一家老小都特别爱吃。
可外婆每次做好桂花糕,我却不能第一个品尝。因为外婆总是指挥我,送给小卖部的萍阿姨几块,送给楼下老肖叔叔几块,当然更少不了邻居张爷爷的。到最后,留给我的所剩无几。每当我抱怨时,外婆总是慈爱地摸摸我的头,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好东西得大家一块吃才有味儿啊,你要爱吃呀,外婆过几天再做!”尽管我心中有几千个不乐意,还是乖乖地点点头。
现在,我上了寄宿学校,隔两个星期才休息两天。我每次想吃桂花糕,妈妈都带我去超市买,那些花花绿绿的桂花糕看着眼花缭乱,可吃起来总感觉缺点什么。偶然一次,外婆知道了,把妈妈数落了一通:“外面买的桂花糕哪有自己做的好吃!”妈妈说:“可您的身体更重要啊。做这东西太费力了,买几块省时又省力!”。
外婆毫不理会,第二天就挽起袖子做起了我心心念念的桂花糕。选桂花,拌糯米粉,蒸、翻、晾、切……忙活了大半天,桂花糕做好了。外婆用围裙擦了擦手,拿起一块桂花糕放进嘴里尝了尝,微微点了点头。窗外,落叶在空中轻轻飞舞,空气中弥漫着桂花的清香。
爸爸妈妈来了,邻居们也来了。大家笑着围坐在一起,吃起了热腾腾的桂花糕。一口下去,众人沉默不语,良久,有人轻轻地说了句:“这才是那熟悉的味道啊!”。
(福建三明市北附中学八·7班)
作者感言
如果让我用一种美食来表现亲情,无疑是桂花糕。桂花糕包含了我从小到大的回忆,是我一直喜欢的美食,特别是外婆亲手做的。不仅我喜欢,我们全家都喜欢,甚至邻居也喜欢。外婆很大方,有什么东西都会跟邻居分享,因此人缘很好。
我喜欢桂花糕,不仅喜欢它的味道,还喜欢坐在一旁看外婆做桂花糕的过程。外婆手脚麻利,时间、火候、配比……每一步都了然于心。外婆现在年纪大了,大家心疼她,不讓她再动手,但我永远不会忘记外婆做的桂花糕。
所以,当老师要我们用美食写亲情时,我几乎是不假思索就动笔了,一气呵成。
同窗评说
曾浠同学的这篇作文语言朴实,却很打动人。我虽然不爱吃甜食,可是看完她的这篇作文也想品尝一下她外婆做的桂花糕了。网上说,温暖牌最无价,在曾浠同学眼里,外婆做的桂花糕是加了滤镜的,因为倾注了外婆对她的爱。看完她的作文,我回忆了一下,自己有没有类似的代表亲情的食物呢?很多:妈妈冒着风雪买的奶茶、亲手下厨煮的面、清晨辛苦做的早餐……亲情藏在点点滴滴中。
(康海婷)
老师评说
通过美食表现亲情是作家常用的方式,用在我们的作文里也是非常好的加分项。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看似简单,却倾注着亲人满满的爱。用美食写亲情,可以写出人间烟火气。
首先,小作者开门见山,点出记忆中的美食——桂花糕,以及对应的人物——外婆,从而锁定要描写的对象,干净利落。接着写外婆制作桂花糕的过程,一连串简单的动作,体现出外婆制作桂花糕的麻利娴熟。桂花糕做完了,没有具体写品尝过程,反而重墨写送邻居桂花糕。这个小插曲,把外婆对于“我”的亲情延伸到对邻居的友爱,表现出外婆纯朴的品质。
亲情不是单向的,“我”的成长伴随着外婆的衰老,家人心疼外婆,不让她再做桂花糕,而外婆执意要做桂花糕,于是“重出江湖”。外婆微微颔首、空气中弥漫的桂花香,暗示着外婆的手艺“宝刀未老”。
结尾,如往常一样,外婆招呼亲朋好友一起品尝她的桂花糕,桂花糕的味道究竟如何?小作者没有直接描述,而是用许久的沉默和一声轻叹侧面表达。
也许这桂花糕的味道一如从前那般美味,也许因为现在的美食品种繁多,即使桂花糕味道和从前一样,也不觉得有那么好吃了。但那又如何呢?桂花糕的味道会勾起我们无尽的回忆。
用美食写亲情,不难,难的是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颗感悟生活的心。
(乐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