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宝莲
(连云港市市立东方医院,江苏 连云港 222042)
近年来,创伤性脊柱损伤的发病率不断增高,患者可合并脊髓或重要神经损伤,致残率高[1]。在脊柱损伤后,由于患者长期卧床,可能导致坠积性肺炎、肺部感染、肌肉萎缩、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因此积极全面的临床护理对患者康复治疗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100例我院收治的创伤性脊柱损伤患者,总结临床护理措施,旨在提高护理质量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创伤性脊柱损伤患者70例。男41例,女29例,平均(42.7±4.1)岁,其中颈椎损伤19例,胸椎损伤13例,腰椎损伤30例,尾椎损伤8例,无其他高危因素。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程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经诊断所有患者均为后天损伤;(2)病历资料齐全;(3)生命体征平稳,病情较稳定;(4)排除先天肢体残疾或遗传性骨科疾病患者;(5)护理研究征得患者同意,且签署同意书。
1.3.1 对照组
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定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进行常规治疗护理操作。
1.3.2 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综合临床综合护理措施:(1)呼吸道护理:脊柱损伤患者因长期采取卧位,易发生呼吸道感染或出现憋气、胸闷等不适症状。在护理中定期平拍患者背部,协助患者并鼓励患者咳出痰液,避免分泌物阻塞呼吸道造成感染或窒息;(3)体位护理:患者入院后需仰卧位于硬板床,保持脊柱平直,防止发生畸形或进一步损伤。如患者为胸椎或腰椎损伤,则需在患者受伤椎体下加垫适当高度软垫,以保持身体正常生理曲度;(4)翻身护理:卧床期间要协助患者定期翻身。指导患者挺胸直背,形成内固定。一人扶托患者肩部,胸部,另一人扶托患者髋部及双下肢。原则上保持躯干一致,同时向一侧翻转。护理人员须定期进行肢体按摩,预防肢体废用性萎缩及关节萎缩。(5)皮肤护理:患者长期卧床使局部组织受压,医护人员需用50%红花酒精对受压部位进行按摩、擦洗整理,防止皮肤受压发红、糜烂,形成褥疮;(6)尿路护理:患者长期卧床,小便潴留,容易诱发尿路结石和泌尿系感染。因此要督促病人多喝水,每日应摄入2000毫升以上水,增加排尿量,清洁尿道,预防感染。(7)胃肠护理:脊柱损伤患者在饮食上应多进食蔬菜、水果等纤维素高的食物,适量增加蛋白质,促进骨的再生。每天定时给患者进行腹部按摩,被动促进肠胃蠕动。如患者胃肠紊乱严重,应及时采取灌肠、开塞露等方式治疗。(8)心理护理:对于患者出现的烦躁焦虑、失眠等症状,应向患者讲解有关脊柱损伤的相关知识,使患者对疾病有正确认识,解除患者的思想负担。
(1)并发症:患者发生褥疮、肢体萎缩、肺部感染、腹胀便秘等病症的情况。(2)护理满意度:患者填写调查问卷,内容包活就医环境,护理过程、护理态度,跟踪检查是否及时等。满分为100分,分数大于或等于80分为满意,80分至60分为一般,小于60分为不满意。
数据采用SPSS 18.0系统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并用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并发症情况(n,%)
统计结果显示,通过不同方式进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分)
脊柱作为人体的中轴,不仅起到支撑人体的作用,还容纳着脊髓和神经根。严重的脊椎损伤可使脊神经受压、挫伤或横贯伤,造成不同程度截瘫、四肢瘫,甚至死亡[2],严重威胁患者健康。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体位护理、呼吸道护理、尿路护理等多方面护理方向,并定期进行肌肉放松按摩,结合饮食护理及心理护理,以全面提高护理质量。此外,在进行临床护理的同时,护理人员还需对患者临床症状、生命体征病情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同时积极、准确地配合医生及其他护理人员实施相关抢救工作[3],促进患者康复。在本研究中,通过对患者采取积极全面的临床护理措施,患者的护理质量及治疗效率明显提高。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