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球疫情形势可谓“一浪接一浪”。目前中国基本控制住了疫情,但在欧美却开始迅速蔓延。
作为老牌发达国家,欧洲和美国为什么会在小小的口罩问题上求助中国?
在欧美各国相继放出“大招”后,全球“抢口罩”大战进一步升级,全世界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的需求量已是正常水平的100倍,价格则是正常水平的20倍。
面对日益严峻的疫情,何以解忧?似乎唯有口罩产能。
在美国,特朗普政府启动冷战时期用于朝鲜战争的《国防生产法案》,以命令美国企业完成口罩生产订单。自1月疫情暴发以来,全美最大口罩制造商Prestige Ameritech累计已收到超过15亿只口罩的订单。但Prestige Ameritech公司并没有因此高兴,因为当前产能达到了最大负荷,也根本满足不了市场需求,而提高产能存在难以预知的风险。
更为重要的是,医用口罩的供应从90%的美国生产变成了95%的海外生产。其中,美国的3M、霍尼韦尔等知名口罩生产商将工厂几乎全部迁到中国,大约90%的口罩要从中国进口。
整体上,大部分欧美国家的口罩制造商都将生产线设在了中国,而本国产能有限。受疫情影响,一些制造商正考虑将生产线撤回本国或其他地区。
撤回生产线显然并不容易。当初欧美国家将口罩生产线设在中国,除了基于市场因素考虑,中国拥有完整的口罩产业链因素至关重要。目前中国口罩产业链相关企业超过2万家,主要分布在华北和华东地区。那中国的产业链优势是如何体现出来?
看似普通的口罩构件,同样拥有精巧复杂的产业链,一只口罩的生产,涉及化工、纺织、机械、冶金、电子等基础工业门类,以及原材料、设备、厂房、资金、人力、准入许可、生产周期七大要素。
可以说,全世界只有中国才拥有最完整的口罩产业链、供应链和生产要素。中国去年生产了近50亿只口罩,占全球产能的50%以上。
而欧美国家要么口罩产业链不够完善,要么只瞄准金字塔“顶端”,导致特殊时期对快速整合提高产能“有心無力”。新办企业虽能快速上马,但缺乏生产口罩的原材料,这些原材料目前在市场上是稀缺物,且价格奇高。鉴于疫情愈演愈烈,一些国家不断开始向中国求助。
而中国情况却不同,因有完善产业链,在国家发改委等三部委发文以及市场因素驱动下,自2月以来,全国口罩和呼吸防护相关企业新增6000多家,同比增速达1561%。
至2月29日,中国口罩产量创下新高:全国口罩日产能达到1.1亿只,日产量达到1.16亿只,相比去年日均产能提升近10倍以上。目前已有效满足疫情防控需求。
至于国内有人担心疫情过后产能过剩的问题,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将由政府收储富余产量。不少企业也称,将根据供需变化做好再转产准备。 (据中新社3.30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