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技术手段整合应用于高中英语的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高中英语教师在英语听力、口语交际以及阅读教学中,要巧妙整合信息技术手段,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英语;信息技术;整合对策
【作者简介】孟艳菊,广东省中山市东升高级中学。
高中阶段,英语学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无论是于高考还是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教师都需要重视对英语教学模式的优化,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传统的高中英语教学,由于缺乏必要的技术手段作为支撑,导致教师难以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和优化。信息技术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师可以巧妙地借助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不断优化高中英语的课堂教学,如优化口语教学形式,创设语言学习环境等,让英语课堂因为有声有色、图文并茂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高效的英语教学课堂。
一、信息技术整合应用于高中英语课堂的优势
1.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能够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对任何一名英语教师而言,这仿佛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然而,就实际的教学而言,又有几位教师能真正做到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呢?传统的英语教学课堂教学方式较为枯燥,教师单调的知识点讲述模式,导致学生本着应试的思想进行英语知识的学习,不利于英语教学的长足健康可持续发展。信息技术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师可以巧妙地借助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持,发挥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的各种优势,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例如,在英语课件制作的过程中,教师强化动画制作,通过各种富有趣味性的动画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目的。由此说,和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高中英语教师巧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课堂教学,是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2.突破语言教学重点和难点。高中英语教学中也有很多重点难点知识需要教师去突破。如高中阶段,语法知识相对比较复杂,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强化对语法知识的讲解,方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信息技术手段辅助应用于高中英语的教学,是帮助教师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有效途径。例如,在高中英语的写作教学中,定语从句的有效利用,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美化句子、段落,提高学生的作文质量。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充分把握定语从句的用法,通过微课“定语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借助现实的案例、生活实例等,层层深入地给学生讲解定语从句在英语写作中的应用,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和探讨,不仅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同时也能帮助教师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3.丰富高中英语教学形式。丰富的语言教学形式,是全面提高语言教学质量的关键。高中英语教师在开展语言教学时巧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多媒体演示的各种优势,能够将视频、圖片以及音频资源等有机地整合应用于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除此之外,一些条件发达的地区,教师还可以巧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优化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构建高效的语言教学课堂。
二、整合信息技术,优化高中英语教学的对策
1.整合信息技术,优化听力教学。立足语言输入输出假说理论的视角,有效的输入,方能得到有效的输出,而“听”是语言输入的有效途径。高中阶段,英语听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首先,听力是高考过程中的重要模块,学生的听力水平直接决定其高考的成绩;其次,听力能力,与学生的口语交际以及阅读、写作能力的提升等息息相关。因此,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师应当强化对学生的听力训练,发展学生语言核心素养。在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的过程中,高中英语教师可以巧妙地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持,优化听力教学形式,提高听力训练水平。例如,在高中英语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播放课文朗读的视频或者是音频,让学生结合课文进行听力训练,有助于营造良好的语言情境,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又如,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巧妙地通过一些英文电影片段的融入,对学生的听力进行训练。
2.整合信息技术,优化口语教学。口语是学生语言综合素质的直接体现,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发展学生语言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基于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多高中英语教师对口语训练不重视,口语训练不足的现象普遍存在。在信息技术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时,可以巧妙地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持,优化口语教学的形式和内容,提高口语训练效果。
3.整合信息技术,优化阅读教学。英语阅读可以说是整合英语教学的重头戏。高中英语教师在英语阅读中整合信息技术,课件的制作是第一步。可以说:教师英语课件制作的水平,直接关系着信息技术整合效果的好坏。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在整合信息技术开展阅读教学时,要结合教学的内容,精心制作课件,在课件中融入语音、动画以及趣味性的图片等,借助优质的教学课件,构建高效的英语教学课堂。
综上所述,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师要巧妙地借助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持,优化听力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以及阅读教学,全面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罗勇,王青,罗陈.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教学资源有效整合研究[J].新课程(下),2017(3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