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永平
【摘要】医院综合档案包括理疗档案、技术档案、历史资料等多方面内容,随着医院发展规模的扩张,综合档案体量不断扩充。本文探讨面向数字化环境的医院综合档案管理,分析医院综合档案管理的特征,并给出医院综合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的推进措施。构建适应数字化环境及综合档案管理特点的档案管理方案,合理开发医院信息资源,为其发展决策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数字化;医院;综合档案管理
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与医院传统管理方式、手段的融合已成为医院转型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在信息时代,综合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逐渐提升,数字化档案管理方式的出现使得原本的综合档案管理效率显著提升,同时也是实现综合档案资源化的前提。医院综合档案数字化管理实践刚刚起步,在应用数字化手段时还存在一定问题,需要对相关经验进行总结。
一、医院综合档案管理特征
医院综合档案涵盖医疗、财务、人资、行政、科技等多個方面,档案类别丰富、内容复杂,导致医院综合档案管理带有一定的独特性。1.载体性特征。医院传统档案以纸质文件为主,可供直接翻阅和查看。在数字化环境中,综合档案的存在形式及格式更加丰富,系统数据库、云空间、移动存储设备等均可能成为档案信息的存储载体。2.时效性特征。在数字化环境中,依托于网络的灵活性和高速性,相关人员可随时随地进行档案信息的查询、调取和管理。一系列与综合档案相关的操作均可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档案信息的时效性大大增强。
3.共享性特征。数字化档案管理打破了传统档案的空间限制,通过数字化平台即可完成档案传输与共享,对原始档案进行充分保护。
二、面向数字化环境的医院综合档案管理
(一)开发数字化资源,构建档案数据库。医院发展数字化综合档案管理方式时,最首要的任务就是将原本以纸质、实物形式存在的综合档案转化为数字形式,开发医院综合档案数字化资源,并设置专门的数据库,将综合档案信息分类、分级存储到数据库当中。1.档案分类。结合目前医院综合档案分类情况,为各类档案设置专门的数据库,应包括医疗设备数据库、人力资源数据库、会计信息数据库、科技档案数据库等。以医疗设备档案数据库为例。医疗设备是医院的主要资产构成,相关人员需要将各类医疗设备的名称、型号、用途、采购信息、维保信息、折旧处理、报废处理等信息录入到相应的数据库当中,使管理人员能够对医院固定资产的保有情况有清晰、直观的了解,辅助医疗资源优化配置工作的开展。医院的科技档案通常具备较高的科研价值和经济价值,因此在对其进行数字化管理时,必须确保录入信息严谨、准确。医院各项科研活动的申报及审批资料、过程记录、科研成果信息等均要全面、准确纳入数字化档案管理平台当中,并提高科研档案的访问权限。2.目录构建。医院综合档案类别丰富、内容体系庞大,在开发数字化资源时,可利用著录标引,提取各档案资料的档案号、分类号、名称、建设时间、关键词等信息,构成数据库目录,以便之后通过数字化管理平台进行具体档案信息的查询和调取,为档案资源利用提供方便。3.检索优化。除依照综合档案的类别对其分类存储外,为确保后期档案管理及应用活动的高效开展,建议设置分级的档案检索系统。按照综合档案的重要程度,将其划分为院级档案、全宗级、案卷级和文件级四个等级,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定位到所需档案,并对不同级别的档案设置不同的访问权限。医院综合档案数字化资源开发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发展过程中,可优先将那些实用价值、储存价值及资源开发价值较高的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循序渐进完成全部综合档案的数字化转换。
(二)加强网络环境监管,确保信息安全。医院综合档案内容涉及医院发展运营的方方面面,是非常重要的内部资料。数字化综合档案管理虽然给医院档案管理带来更高效的工作方式,并实现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同时也将来自网络环境的一些风险带入档案管理工作当中。就目前医院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工作进展看,信息风险管理也要明显滞后于档案数字化建设。为此,要求在实现档案管理数字化的同时,加强网络环境监管,充分维护医院综合档案信息安全,杜绝信息泄露、盗取等问题的发生。第一,确保数字化档案管理网络系统安全。数字化档案管理应依托于医院内部网络环境,将内网与外网隔离,并通过数据加密、访问权限限制等,确保综合档案信息安全。档案管理人员需定期检对网络环境及计算机系统进行安全检查。例如,定期更新杀毒软件,安装高性能的防火墙,避免计算机系统受到外界风险的干扰。第二,做好档案信息备份工作。除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自带的备份功能外,档案管理人员应对综合档案信息进行异地备份,选用性能优良的备份磁盘,并定期检查磁盘中备份信息的完整性。第三,对于重要档案,应将其原件同步保存,确保两种档案形式中的内容相一致。除外部风险防范外,内部信息安全也是数字化综合档案管理的重点。在将原始档案转化为数字档案的过程中,要确保数据、信息输入的准确性。例如,在完成某一部分档案录入工作后,交换人员岗位进行核对,及时发现人员失误问题并进行纠正。档案扫描的过程中,要求逐项、逐页进行,避免出现遗漏或扫描不清晰的问题。目前不少医院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均已融入信息化管理方式,例如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均依托专门的信息化平台。构建数字化综合档案管理平台时,要注意各平台之间的互通互联。从现有的信息化系统中提取综合档案信息,在根源上避免人工操作带来的失误问题。在数字化管理过程中,结合人员岗位工作内容设置档案管理操作权限,禁止其他部门人员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进行档案查询、下载等操作。
(三)完善档案管理规范,提高管理成效。数字化档案管理工作与医院其他管理工作相同,需要在合理、完善工作规程的引导下,才能确保各项细节工作规范开展。因此医院应结合自身发展情况及综合档案管理需求,打造适应本单位的数字化档案管理规范。规范中必须对数字化档案管理的各项流程、要求、管理内容等进行明确,并对管理人员的职责和任务进行合理划分。确保每一项档案管理操作都能在规范中找到相应的理论支撑,对管理人员的个人行为进行约束。管理规范的编制和完善应交由医院级领导、档案管理部门领导、管理人员代表及技术人员等共同进行,确保规范中各项要求符合医院综合档案管理的实际情况,且具备较高的可执行性。例如,对档案信息的录入、分类、存储等技术要求作出明确规定;规范设置档案管理及相关操作权限,其他部门人员在查询、调用档案之前,需向相关部门及领导提交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开展相应操作。档案管理规范随着医院综合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进程的深入,不可避免会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因此要求对管理规范进行动态化完善。结合当前数字化综合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现状,分析之前一段时间内管理规范在实施过程中产生问题和阻碍,加以修正或更新,始终保证管理规范与数字化综合档案管理实践相互匹配。数字化综合档案管理的高效开展依托于准确、全面的原始信息,为此综合档案管理工作应得到医院其他部门的积极配合。在提交原始档案的过程中,规范档案格式并保证其中信息准确、清晰,为档案数字化管理提供便利。
三、结论
本文对数字化环境下医院综合档案管理优化措施进行分析,建议相关单位从开发数字化资源,构建档案数据库;加强网络环境监管,确保信息安全;完善档案管理规范,提高管理成效等角度出发,打造科学、适用的数字化综合档案管理发展方案。不断提高医院数字化档案管理能力,充分利用档案资源。
【参考文献】
[1]胡娟娟.新形势下医疗档案管理信息化的优势及实现途径[J].智库时代,2019(26):244+246.
[2]徐梅,韩吉红.浅谈医院综合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应用[J].办公室业务,2016(05):132-133.
[3]于福家.医院综合档案数字化管理及其应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09):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