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社会需求较大,很多高校都开设了相关专业。但是,目前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人才培养缺乏科学性、缺乏双能型教师、缺乏实战训练教学等,种种原因导致社会出现企业“无人可用”,应届毕业生“无业可就”的现象。本文主要描述了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分析探讨基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创新策略。
关键词 符合度;培养策略;标准
1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
1.1 人才培养缺乏科学性
很多高校在进行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时候,由于教学教材沿用传统的专业教材进行教学、没有充分了解当前社会行业对这个专业的具体需求等各种原因,导致人才培养缺乏科学性,与社会脱节。也有一些学校会和企业合作,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但是由于对一些行业的调研比较片面,导致分析结果不够科学,虽然有人才培养方案,但是缺乏依据,也会导致课程设置不实用的现象发生。
1.2 计算机专业缺乏双能型教师
很多高校老师都是从师范学院毕业的,他们经过完整的师范教学体系培训,但是他们也是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进行教学,很少有人会先去企业培训实习,这些计算机專业教师缺乏行业实操经验,也导致了计算机专业缺乏双能型教师。
1.3 实践教学缺乏实战训练
很多高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学计划都比较相近,对符合服务地方及具有区域特色的不同计算机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没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没有形成有自己办学特色的专业教学发展模式,甚至实训课程所学的技术也落后于市场的实际应用,最终导致学生学习到的东西不能在工作中快速应用,学生的思维被局限住,知识只停留在书本中,从而不能在职场中脱颖而出,无法顺利完成工作。
2计算机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策略
2.1 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共同构建课程体系
很多高校的计算机专业课的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是由不同的教师承担,但是相关教师之间没有充分沟通、课程安排不合理等一些原因可能导致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实操水平与课程目标及专业培养质量要求符合度之间存在差距。如果理论和实践环节被割裂了,会导致学生在实践的时候忘记了理论,学了理论但是不清楚如何实践,这样的情况,显然不能满足岗位技能需求,一旦毕业了也就意味着失业。计算机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与企业共同合作,共同构建课程体系,按照行业的实际需要和计算机专业的特点来制定课程标准,共同研发教材、优化课程内容,让学生所学即所用,为学生毕业就业创造条件。
2.2 建立校企人员互聘的双向合作机制
计算机专业是实操性要求和时效性较强的专业,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应该将理论知识和实操练习相结合,校企合作的方式能够很好地将两者相结合。学校可以聘请企业精英来学校分享工作经验,可以参考企业的工作规范和工作标准,也可以建立校企线上交流渠道,帮助学生提前感受职场氛围,了解最新的就业需求,从而调整学习方式,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此外,学校还可以与一些社会服务及网络技术公司合作,搭建校企合作平台,直接送学生去参观体验企业工作环境,甚至参与到企业项目中,从而帮助学生提升实际应用能力。通过校企互聘的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标准工作习惯,提升学生精益求精的作风,从而提升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水平。
2.3 建立共享开放性基地运作模式
通过建立计算机专业“学校+基地”的开放式应用人才培养模式,将各行业产业对计算机专业的实际应用要求与专业实操练习相结合,将行业岗位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通过基地专门展开训练,让学生的学习和社会发展相融合。建立这种集实训、研究、生产等一体的共享开放性实训基地,创建共享开放性基地管理制度,学生通过开放的实习实训教学平台,在模拟实际工作的环境下进行学习,能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实操能力,从而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计算机专业相关的岗位比较注重实际应用和创新能力,学校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就业需求,采用多种教学模式结合不同信息手段的综合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开放的基地运作模式能够让学生共享优质的企业平台资源,能够让校、企双方的教师进行互动沟通,教师也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进度来调整教学方案。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还能够通过仿真实训平台进行线上竞赛、游戏等多样化的方式,活跃课堂氛围,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通过平台,学生还能够与企业专家线上互动,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4 组织技能大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很多高校每年都会和行业合作举办各类计算机职业技能大赛,这些技能大赛都会采用最新的评判标准,引入最新的前沿技术,是产教融合的窗口,是更好地满足企业生产和服务目标的校企合作的展示平台。通过组织技能大赛活动,一方面能够提炼出计算机专业培养应用人才的模式样板,另一方面能够为计算机专业创新应用人才培养夯实基础。技能大赛的最终目的是让计算机专业根据当前企业的实际应用需求来选拔出人才,来制定学习的方向和教学目标,从而更好地为企业和社会培养创新型技能型人才。通过这样的平台,同时也能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锻炼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以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比如,以计算机软件设计类专业技能比赛为例,这类赛项主要是以培养设计类专业学生的实操技能和独立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加强学生的艺术素养,最终以适应这类行业快速发展的现实需求,让学生了解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导向,为将来学生顺利就业打下基础。学校根据大赛要求将教学内容、考核机制、教学目标相结合,让学校的专业教学水平跟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将学生培养与社会主流需求相结合,从而推动产教融合,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3结束语
计算机专业是实操性和创新性较强的专业,学校要充分考虑行业企业的重要作用,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方式,来创新人才培养,通过校企合作,共同构建课程体系,双向合作机制,建立共享开放性基地运作模式,将人才培养与社会主流需求相结合,从而提升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凤领,张红军,胡元闯,等.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计算机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160-162.
作者简介
耿卫江(1971-),男,河北省安平县人;学历:硕士,职称:教授;现就职单位:呼伦贝尔学院,研究方向:网络数据库、软件信息处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