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心灵感冒”怎么治?

2020-05-19 10:24廖君王莹
家长 2020年3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青少年心理

廖君 王莹

青春期的孩子比较敏感,抗打击能力较弱,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当孩子出现学习成绩下降等情况时,家长应和孩子好好沟通找原因,不要一味地批评责怪孩子,避免语言冷暴力。

初中曾是学霸的武汉学生小勤升入高中后,尽管每天学习到凌晨一两点,但成绩没有太大起色,还被家长批评不努力。最近,她总感觉头痛,随后出现难以入睡、早醒等睡眠障碍,经就诊确认,患上了抑郁症。

青少年“抑郁情绪”“抑郁症”发生率逐年升高,通常表现为不爱说话、情绪异常等,是“无声的抵抗”。专家建议,应进一步关注青少年异常身体症状和心理健康,有问题尽早进行诊断治疗。

青少年“抑郁症”并不遥远

“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问题离我们并不遥远。”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童心理卫生中心病房主任曹庆久说,由于各种原因,一些孩子可能出现抑郁、焦虑等问题,常见的症状包括烦躁、易怒、悲伤、失眠,甚至可能出现自我伤害、自杀等倾向。

近年来,青少年抑郁症呈现患病率上升且发病年龄下降的趋势。“青少年患上抑郁症大致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三方面原因。”广州市脑科医院教授陆小兵说,当前,青少年的心理情绪受到同伴之间攀比压力、家庭学业期望值过高、青春期、数字媒体成瘾等多因素影响,抑郁的低龄化趋势进一步为青少年群体增加了成长负担。

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主任医师王永柏介绍,半数抑郁症患者,在14岁以前就已经显现相关症状,但大多数人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和重视。

多因素影响青少年“抑郁症”及时治疗

尽管发病率越来越高,但由于社会认知不足、专业医护人员有限、躯体症状多于心理症状等特点,不少抑郁症少年儿童难以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

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资深接线员孟梅经常接到许多十四五岁孩子打来的咨询电话,绝大多数是初三和高中学生。“和他们交流后,我觉得很多是家长的问题。有些孩子认为自己需要就医、服药,但是家长不支持,觉得没有什么大事,认为孩子只是不开心,想开了就好了。”无奈之下,许多孩子只能打来电话倾诉。

“目前,对儿童精神问题的宣传还不够,很多家长老师的认识不足。”曹庆久说,有的患儿已经出现幻觉、妄想等症状,但家长对孩子的干预还仅限于去做心理咨询层面,很可能贻误病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陆小兵介绍,不少青少年抑郁以食欲减退、疲乏无力、入睡困难等表现为主,常被临床医生误诊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浅表性胃炎、神经性头疼等,进行了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不仅浪費金钱和时间,更加重了患者的思想负担。

专业医疗人员也相对匮乏。曹庆久说,我国有3000万儿童青少年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目前能够提供精神健康服务的专业人员很少,专门看儿童的精神心理医生更少。

王永柏说,伴随着信息化和网络的发展,许多孩子依赖手机、电脑等设备,这些电子产品的有害光线对身体也有影响。再加上他们每天接触大量复杂信息,自身又缺乏处理广泛信息的能力,都对他们的心理造成很大影响。

早发现早治疗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王永柏、陆小兵等专家表示,很多孩子可能只是出现“抑郁情绪”“抑郁症状”,并不等于“抑郁症”,但如果不解决好,很容易愈演愈烈,可能为成年以后的心理问题埋下伏笔。

专家建议,家长平时要多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对于儿童青少年抑郁症应该早发现早治疗。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康复科副主任医师马曼建议,青春期的孩子比较敏感,抗打击能力较弱,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当孩子出现学习成绩下降等情况时,家长应和孩子好好沟通找原因,不要一味批评责怪孩子,避免语言冷暴力。

辽宁省心理咨询行业协会秘书长胡宇峰建议,社会、学校应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给予更多关注,不断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如中小学校,特别是农村地区的中小学应构建学校心理咨询师、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寝室心理宣传员四级心理健康教育保障体系,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相结合,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增强内心动力,更好地健康成长。

摘自新华网

(责编 刘国栋)

相关链接

如何防治青少年“心灵感冒”? 帅才

近年来,患上心理疾病的青少年增多,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亟待引起关注。专家呼吁,当青少年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时,家长应正确认识,帮助孩子积极寻求治疗,科学应对“心灵感冒”。

湖南省脑科医院儿少心理科主任马静说,近年来,医院接诊的患抑郁症和焦虑症的青少年患者增多,很多青少年在面临过大的压力或人际关系出问题时,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马静介绍,一些家长和老师对于心理健康缺乏科学认识,对孩子的心理问题不理解,产生“病耻感”,认为孩子有心理问题是羞耻的事,这是严重的认识误区。还有些家长在孩子出现不良情绪时一味地指责孩子,从而让孩子更加封闭,耽误了治疗。

马静建议,让孩子拥有阳光的心态,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医疗机构共同努力。第一,家长和老师不应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还应多了解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规律,多和孩子沟通、交流,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学校应积极引导青少年参与有益的兴趣活动;第二,青少年面临学业压力,要学会给自己科学减压,除了学习外,还应进行适量运动;第三,家长和老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健康意识,如果青少年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家长和老师要主动作为,帮助孩子及时向专业人士求助,防止孩子的心理问题加重,影响学习和生活。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青少年心理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心理小测试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