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张剑
摘 要:医药公司的销售与其他行业的销售有较大的不同,其由各个营业药店网点主要完成医药公司的渠道销售工作,公司渠道销售人员多为外勤办公,较为分散,不容易管理,在考勤、任务派单等方面存在着较多问题。论文基于移动端的医药渠道销售系统,探讨了移动端与Web端相结合模式。
关键词:医药公司;销售系统;问题
一、背景
销售管理是目前销售类企业中重点业务工作,随着目前业务流程化监管、协同办公的要求,销售工作不单纯是销售管理部门的重点工作,其涉及到企业其他如采购、库存管理、财务等部门共同管理,掌握一个商品的所有销售环节,需要从采购出发、采购完成后交由库存管理部门进行管理,销售后自动生成相应的财务报表,交由财务部门进行综合处理,经过流程化掌控,使企业领导、市场销售人员能够及时、动态的了解商品的运转状态,为企业采购、销售提供辅助决策支持,通过数据参考,在一定程度为企业的运营、商品销售。
目前医药公司渠道销售管理系统建设一般基于两种常见方式:
1)基于ERP模式的系统管理模式
基于ERP模式的系统管理模式在医药企业运营管理中投入使用的较多,这种方式完全基于一般的供应链的管理思想,實现商品在企业销售中库存、配送等系列流程。企业ERP系统的实施能够实现企业销售的一体化管理,但还存在很多缺点和不足,首先企业ERP系统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平台,具有统用性,在其他类型的企业也能适用,而且系统较庞大,操作复杂,一些功能不符合医药公司销售管理的状况。
2)由各独立子系统共同管理模式
这种模式以各个子系统为基础实现的医药公司的客户管理、商品管理、销售管理以及客户管理。但是这些相互独立的子系统之间,不能形成有效的数据共享模式,使得工作中各个环节的工作人员不能及时有效地掌握当前公司销售在客户、商品及销售以及售后过程中的状态信息。
二、现状分析
国内外的大多数销售公司部门均拥有自己的销售点巡检的监管办法及手段,但是方式方法许多还仍然采用一些传统的管理模式,大部分基于通过Web系统实现对销售周期的巡检,以及缺陷管理等,这种对巡检监管的效率低下且出错率高。 鉴于这样的传统管理模式,特别是销售点巡检部门对销售的数字化管理,使得许多部门均出现了不同的问题,如巡检人员在巡检过程中,出现的漏检情况,或者多次重复巡检某条线路情况等,时常发现,导致销售点巡检工作不能高效的完成,对巡检人员的监管仅仅停留在数据记录模式;巡检人员的巡检任务分配不合理、比较随意等情况时有发生,使药店巡检管理较混乱,巡检任务安排产生一些秩序混乱,有的使用电子表格,有的使用手写登记,导致管理人员不能明确准确的数据,致使巡检工作的分配、监管不力等情况产生。
巡检安全销售监控作为其相类似的一项管理工作,目前使用智能化系统集成管理的还较少,许多专业部门都面对着上述及其他这样那样的矛盾与问题,导致现场作业质量及效率明显下降,甚至因巡检工作不到位,产生一些销售断电,大面积停电,严重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工作生活。
实现企业销售点巡检工作的的智能化管理是目前提高巡检工作从巡检任务发布到巡检工作效果检验的有效途径,借助现在高速发展的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结合巡检工作实际需求,达到进出统一、有迹可循、实时可查等目的。因此,未来巡检销售监控将朝着以下几个方面发展:(1)计算机数字化程度增加。巡检销售线路较多,信息量大,及时性要求高。要求巡检销售能够把巡检数据、运行状态实时的传递到巡检部门,方便分析和巡检检修工作,传统的数据采集,一般采用数据报表或报告的形式反馈给巡检小组,这种手工方式对销售的运行状态捕捉不及时,给销售维护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对于大部分销售,电力管理部门都提供了实时的数据采集及分析智能化系统,能够及时的搜集到相关数据,反馈给相关巡检人员(2)信息更加规范统一。通常管理人员根据销售线路编号、销售架空线分布等,销售监控更加智能化、自动化,贯穿于整个销售的生命周期,根据销售记录实现录入好的资料进行数量计算,统一进行数量的更新;在进行整改清点时,通过物联网、电子标签等技术,自动获取销售标识,实现实存销售与电子账薄的自动核对,提高了销售点巡检日常管理效率。(3)计算机判断代替人工逐项检查。巡检企业销售常常因为没有及时进行检查或者检查中的疏漏造成部分销售线路长时间没有巡检,这样的情况时有发生,而采用销售监控系统,能够诊断出需要巡检的线路,在保证提醒及时的情况下又减少了人工劳动强度,一举多得。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目前销售类管理、销售点巡检类系统在功能设计、技术框架等方面存在着以下特征:
1)销售监控类、维护类系统的技术选型:
本类系统一般采用B/S或C/S类系统,无论何种系统,一般是对发票类业务基础信息的管理,涉及到报销人员的基本信息管理,汇总统计报销人员的出勤信息等[9],如报销人员的申请状态管理等,此类功能需要访问发票申请审批流程运行状态、运行参数等,或访问系统的运行驱动等。一类应用系统与其他业务系统实现发票或人员等信息的共享,一般采用Web Services技术来实现,此种数据共享模式跨平台实现,即无须在发票类系统中录入或导入一些基础信息,便可实现数据的共享处理。
2)销售监控类、维护类系统的功能设计:
本类系统从业务应用功能上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基于对基础信息类的管理系统,如对销售信息的维护、查询、统计等功能,即通过数据库的基本功能完成在日常业务办公中,基础数据的维护及查询等功能,这些功能满足基础应用,多个应用部门通过单位内部局域网实现系统数据共享,实现对销售信息的共享处理,相关部门通过系统客户端完成本部门管理的销售信息;第二类为高级类的业务系统,如销售台账管理、销售运行监测系统、销售的营运投入监管管理等,这些业务系统限于某方面的业务应用,通过一定的规则来定义业务逻辑,如销售使用达到一定的年限,会自动提示进行巡检操作,保证生产运营周期等。
参考文献:
[1]陈春莉. 关于中小型企业销售管理系统的构建探究[J]. 经营管理者, 2016(5):112-115.
[2]沈煜恒, 彭佳红, 文轩. 网上汽车配件销售管理系统设计研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7, 13(5X):228-230.
[3]顾杰. 新疆汽油销售信息自动采集系统的建设与应用[J]. 信息系统工程, 2017(6):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