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锦贵
摘 要:公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技术的发展影响着公路运输业的发展进程,而公路路基的质量控制是最重要的。沉降、砂害、冻害、裂缝等是公路路基常见的病害。以减少这些问题,提高公路的质量和稳定性。本文从开挖、填筑、排水、压实、裂缝控制、整平、边坡施工、防护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质量控制策略,针对现有公路工程路基施工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探讨了公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技术的关键要素,以提高我国公路建设工程质量。必须严格控制路基的施工质量,保证城市公路的正常通行。因此,对公路路基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控制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公路;工程路基;质量
一、目前我国公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控制存在一些问题
1.1路基不均匀沉降地段、半填半挖地段和未经适当疏浚的地段常出现纵横向裂缝。
道路结构长期受外界影响和自然因素的影响。造成强度衰减和侵蚀;地表水冲刷,会浸没地下水源,使岩土表面不稳定,路基水易形成,加剧沿河堤防在水流冲刷、冲刷、冲刷破坏的情况下,湿软地基承载力不足,易引起路基下沉。所有这些都取决于道路的物理力学性质和自然因素,并与道路承受行驶荷载的条件有关。从道路走向、断面规模、结构组成等方面总结道路结构的合理设计。路基施工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工程性质、地质条件、工期、现状等因素进行。影响路基稳定性的因素很多。施工质量控制有利于公路结构分层施工在现场环境下,施工条件相对复杂,运输相对困难,因此材料设备对施工队伍也有很大影响。[1]
1.2公路路基沉降主要是由于路基结构不合理和对土壤含水量控制不足造成的。
1.3公路工程砂害部位位于沙区。公路路基在沙土作用下,被沙土掩埋,有时被流动沙丘掩埋,并被沙土侵蚀,造成路基狭窄或路基坍塌。有时,它被放置在沙子的活动区域。在流沙过程中,路基会被掩埋,导致路基沉降。
1.4路基所在区域的植被和软土,如不及时处理或不清理,将开始填筑,造成路基内部结构不稳定,产生纵向裂缝。
1.5在寒冷地区,公路路基将遭受冻害。路基施工过程中若路基潮湿,受低温影响,路基将被冻结,路基积水,部分路基将被冻结。温度升高后,路基将解冻,路基下沉,结构强度降低。如果此时大量的交通开放,路面会隆起或车辙。
二、公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技术分析
2.1路基开挖质量控制路基开挖可采用横向开挖或纵向开挖。
前者要求一次性开挖至设计深度。为了控制大开挖深度情况下的交叉开挖质量,需要将其分为几个步骤进行操作。后者适用于道路较长的情况。切割深度不大时,可采用断面整体纵向作业,切割深度较大时,需开挖渠道作业。[2]
2.2路基填料的性质也影响路基填料的稳定性。
合理控制路基填料,確保路基填料符合规范要求。路基填料一般采用含水量、塑性符合要求的砂、砾、土混合,不采用泥浆、生活垃圾、冻土等材料。对于粘土,要控制含水量,在压实过程中做好排水处理。在施工过程中,要保证路基填料的状态,路堤填筑时要做好原地基处理。原地面为耕地的,填土高度控制在1米以内;原地面有植被或淤泥的,在填筑压实前清除。
2.3地基在地基上的排水质量控制,当积水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时,必须迅速去除积水,防止积水渗入路基土或冲刷边坡。对于低水位排水,必须开挖排水沟或渗水井,以保证地下水的隔离和切断或降低地下水位。排水设施的布置应与周边排水设施相结合,控制好纵横坡、边沟、溜槽的设计合理性,保证排水通畅,提高土体的稳定性。
2.4路基经常出现的裂缝问题,应区别对待裂缝防治技术。常见的裂缝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荷载裂缝,是由于整体道床承载力不足引起的。如果外部太重,会因压力过大而出现裂缝;另一种是非荷载裂缝,是反射或温差引起的,中间裂缝一般与沥青质量有关,因此有必要对沥青质量进行控制,要控制混凝土的收缩率,降低混凝土的收缩率,减少裂缝的发生。
2.5路基压实度控制技术公路路基压实度控制需要重点控制压路机的选择和碾压方式、碾压速度、碾压遍数等的控制。在压实前,必须对路基填土进行检测,检测填土的含水量和干密度,从而选择压路机的类型,确定压路机的工作方式。同时控制填料的含水量,确保压实作业在填料的最佳含水量状态下进行。填料含水量过高时,应进行干燥、加入生石灰或吸水材料等操作。填料含水量过低时,应加水填塞。在压路机施工过程中,可采用分层施工法。合理控制摊铺厚度、机械油耗和压实成本。在亚视的过程中,注意压实的均匀性,避免压实次数过多,造成路基土的破坏。一般可采用慢一、快二、轻一、重二的方法。[3]
2.6路基平整度控制技术公路路面平整度受路基平整度的影响。路基不平时,以路基为基础铺设路面。为了减少路基不平度的发生,有必要对基层的平整度进行控制。首先要做好基层的养护工作。一般可采用湿砂或水密膜覆盖或沥青乳液养护。同时做好驾驶控制。如果路面已经下沉,则需要用相同的材料修补,而不是用材料填充和不压实。路基施工完成后,应将路基表面清理干净,确保表面无杂物,并进行面层施工放样,以减少基准线与基层之间的高程误差。整平时,可用石灰稳定土作辅助材料,表面用平地机整平。2.7路基边坡养护技术路基边坡的设计影响路基的稳定性。在实际路基施工中,易受周围环境影响,无法合理控制路基边坡。为减少路基边坡失稳,需对路基边坡周围地质地貌进行综合勘察,并进行合理设计。非软土路段施工时,应考虑路面沉降问题,可适当增加路基边坡,保证路基边坡稳定。
三、公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3.1施工前做好充分准备。工程设计人员不仅要肉眼进行地形地貌调查,而且要用精确的仪器测量公路路基的路基边线、路堑、坡角和路基填筑中心线。公路工程路基填料作为公路路基最基本的强度和稳定性主要由路基工程填料决定,因此,在公路工程路基施工中对场地进行规划设计。
3.2地下管线综合设计采用BIM技术。地下管线综合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工作:①市政道路横断面工程布置;②配合竖向标高工作。为了有效地利用BIM技术模拟管线布置,在市政道路设计之前,必须事先了解地下管线的相关信息,包括管线综合布置的类型、管径、走向等,还应事先了解管件的相关尺寸,并及时加工。同时,为有效避免预埋阶段出现漏孔、漏套管、预埋位置不当等问题,应用BIM技术对管道预留孔进行准确定位。
四、总结
当含水量最合适时,碾压可以起到很好的压实效果。当含水量过高时,可将填料翻干,或加入一定的灰分降低含水量;当含水量过低时,可边洒水边翻,以提高含水量。同时,要注意每层轧制的成本和轧制设备的油耗。只有满足要求,才能进行下一层的填筑和压实。面对沉降、砂害、冻害、裂缝等问题,必须搞好公路工程路基的施工质量。在路基开挖、填筑、排水、压实、整平、边坡施工、工后养护等方面,按照规范要求,采取合理措施,综合考虑工程实际问题,做好路基质量控制工作减少路基病害的发生,提高公路路基的稳定性,为提高公路工程质量和公路事业的发展提供支撑。
参考文献:
[1]吕海清,孔勇.公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技术分析[J].科技 传播,2013(02):48- 49.
[2]张先强.公路路基施工技术探讨[J].内蒙古公路与运输,2012 (4):73- 75.
[3]武有军.关于公路路基施工技术的探讨[J].信息系统工程, 2011(12):103-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