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连成
摘 要:目前,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促使各行业面临的竞争问题愈加紧张与激烈,尤其是建筑行业。根据实际情况来看,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建筑施工规范要求以及管理要求,科学、合理的安排施工活动,以确保建筑工程施工效益以及质量效果得以达到预期。其中,造价成本管理作为建筑工程体系的重要管理内容,要求管理人员必须肩负起自身的管理重责,重点针对成本预算风险问题进行严格把控,并积极利用科学、合理的成本预算方法进行优化处理。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成本;预算风险;解决对策
前言:如何高效、科学地针对建筑工程各项经费内容进行核算与管理,俨然成为当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予以重点解决与践行的问题。结合以往的经验来看,建筑工程现场施工面临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在成本造价预算方面存在一定的波动性,因此要求造价管理人员应该严格恪守自身的岗位职责,重点针对建筑工程建设规模、施工材料问题以及日常开支问题等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部署。其中,对于造价成本预算管理风险问题,管理人员应该事先深入市场当中进行充分调研与分析,明确当前建筑市场材料价格情况等。并且立足于市场发展情况,做好动态分析工作,最大限度地规避造价成本管理风险问题。
一、建筑造价成本预算风险成因问题的相关研究与分析
(一)预算编制工作不到位,造价成本预算结果不准确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管理工作需要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工作作为重要依托,要求预算管理人员应该针对当前建筑工程造价成本预算管理工作内容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部署,规避各类风险隐患问题的干扰。然而,因预算编制过程面临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导致编制质量与效果难以达到预期。举例而言,在思想理念方面,管理人员始终沿用传统理念进行编制,或者对于新技术应用力度不够,导致编制过程中出现漏洞与缺陷的问题。长期以往,因预算编制不到位引发的造价风险问题会越来越多,最终导致工程预算实效性问题难以保障,无法给建筑工程经济效益提供保障。
(二)工程变更问题影响明显,预算风险程度较高
因建筑工程变更问题影响引发的预算超支问题俨然成为造成当下建筑工程造价成本预算风险问题的主要成因。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建筑工程现场施工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市场因素、环境因素以及人为因素等,导致施工现场设计变更问题频频出现。而预算工作会受到设计变更问题的影响出现变动问题,如果不加以严格把控,就很容易出现严重的超支问题。再加上变更管理问题会进一步加剧预算管理的负担,促使预算管理工作频频出现不合理问题,尤其是设计预算与实际预算结果数值偏差过大,不利于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预算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审计监督工作不到位
预算管理人员作为确保建筑工程成本预算管理工作科学进行的重要因素,要求预算管理人员必须肩负起自身的管理重责,严格按照建筑工程预算管理工作原则及要求,从多个方面针对预算管理工作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部署。其中,重点针对预算信息编制、审计监督管理、造价预算工作等工作内容进行研究与分析。但是根据实际情况来看,部分施工单位在预算管理人员职业素质要求方面,并未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进行要求。再加上管理人员责任意识不高,导致各项管理工作难以落实到位。
二、 建筑造价成本预算风险成因问题的解决对策分析
为确保建筑造价成本预算风险问题得以控制,建议预算管理人员应该严格针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最好可以从下述方面进行把控:
(一)构建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制度,严加控制风险问题
针对上述预算编制工作不到位、预算风险等问题,建议预算管理人员应该重点从预算管理制度方面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部署。关于成本预算管理制度的构建问题,建议预算管理人员严格从项目决策设计、施工管理等阶段实现动态造价成本管理目标。其中,在预算编制工作方面,因预算编制过程面临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建议预算管理人员应该积极创新管理理念以及技术理念,及时解决编制过程存在的漏洞问题以及缺陷问题。
与此同时,在预算风险控制方面建议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对全过程造价问题的控制力度,最好可以从节约资金与建设成本资源等方面实现合理配置目标。除此之外,为确保风险隐患问题得以规避,建议预算管理人员应该积极立足于市场发展动态情况,明确材料价格问题。从根本上确保工程预算实效性问题有所保障,为建筑工程经济效益提供保障。
(二)减少工程变更问题,加强对项目成本的控制力度
关于工程变更问题的控制,建议现场施工人员应该事先加强对建筑场地的实地考察,明确现场施工条件以及环境因素,并做好工程项目管理方案的规划方案,尽可能地规避减少工程变更问题。对于市场因素以及人为因素造成的工程变更问题建议管理人员应该肩负起自身的管理重责,多方面针对变更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及时掌握影响工程变更问题的相关因素。举例而言,施工期间管理人员应该重点针对成本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如针对施工流程问题进行严加管理。对于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风险问题,建议预算管理人员应该加强管控,尽量从根源处遏制管理不当的行为。
(三 )深化预算管理专业能力与素质,做好成本预算风险控制工作
预算管理人员作为确保建筑造价成本预算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本质保障,理应勇于承担起自身的管理重责,从多个方面深化自身的预算管理专业能力与素质,确保成本预算风险控制工作得以贯彻与落实。为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与素质,建议施工单位领导人员应该重视对预算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如可以定期开展相关培训活动,让预算管理人员明确建筑工程成本预算管理要点与内容。重点针对当前工程预算管理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如适当针对成本预算管理问题进行调整研究,目的在于积极规避市场风险问题。
三、结论
总而言之,建筑造价成本预算管理工作作为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应该严格按照造价管理原则及要求,结合当前市场价格动态以及环境条件变化,对当前成本預算管理内容作出适当调整与整改。最重要的是,管理人员必须勇于承担起自身的管理重责,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可能带来的风险问题,并严格按照市场实际情况做好风险问题的预防工作。同时,重点加强对预算环节的客观预测与管控,多方面汲取意见,最大限度地确保预算控制效果。此外,管理人员应该恪守自身的岗位原则及行为,防止经济损失问题出现。
参考文献:
[1]肖飞.建筑造价成本预算风险成因及对策分析[J].居舍,2019(05):19.
[2]于艳.建筑造价成本预算风险成因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8(52):125-126.
[3]范振文.建筑造价成本预算风险成因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8(45):115-116.
[4]赵爱芳.建筑造价成本预算风险成因及对策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05):29.
[5]王雪.建筑造价成本预算风险成因及对策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05):202.
[6]杨立军.建筑造价成本预算风险成因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7(08):170-171.
[7]王爱云.建筑造价成本预算风险成因及对策论述[J].山西建筑,2016,42(28):225-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