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智能化综合安防监控系统

2020-05-19 03:16张威
科学与财富 2020年6期
关键词:楼宇智能化

张威

摘 要:现代化智能楼宇的建设越来越普及,楼宇智能化建设是未来城市化建设的主要方向。在智能楼宇建设过程中,做好安防监控工作,可以有效提高智能楼宇使用效率。本文从楼宇智能化综合安防监控系统的定义出发,分析了楼宇智能化网络监控系统的组成,并就楼宇智能化监控系统的设计要点进行阐述,以此来提高智能楼宇安防监控质量,为楼宇智能化的建设提供相关参考。

关键词:楼宇;智能化;安防监控系统

1楼宇智能化綜合安防监控系统的定义

楼宇的智能化综合安防监控系统的定义是在联合现代计算机科技和通信技术之后,以各个设备之间的配合为基础,对建筑物进行全方位监管控制,包括遇险的警报和设置门禁等,以此来为在建筑物内工作和生活的民众提供安全舒适和相对便捷稳定的环境。安防监控系统属于楼宇智能化综合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要求传感器的种类很多,并且要求将收集到的信息及时通过内部电缆传递到操作端的显示器上,让工作人员配合实时影像全方位监控楼宇内部。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前端的影像获取设备如摄像头、远红外线探测仪等来全方位观察摄取控制范围之内的情况信息,通过在系统中记录内部工作人员的身份信息,来进行门禁的控制,当非内部工作人员进入公用楼宇内部时,则要做好登记工作,以备检查[1]。

2楼宇智能化网络监控系统的组成

楼宇智能化网络监控系统按照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范围来说,包括照明系统、上下水系统、节能系统、防火防盗系统、电梯运行控制等多个方面,这些方面又是由相应的硬件设施和软件结构组成的。在进行硬件设备选择和软件程序编写时,要将二者深度结合在一起,根据实际运行要求和未来的扩展需求进行确定,从而确保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2.1硬件结构组成

从基本层面来说,网络监控系统的硬件结构包括前端监控设备、信号传输设备和终端监控设备三个组成部分,这三个组成部分又包含不同型号的具体设备。前端监控设备包括信息采集设备和感应设备等,还包括支持系统正常运行的智能化电气设备。这些设备的正常运行,是整体系统作用发挥的基础,也是施工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层面。信号传输设备在网络监控系统运行中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随着监控范围和监控覆盖密度的增加,对于信号传输系统运行的稳定性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终端监控设备则是整体系统运行的核心,在智能化设备运行的支撑下,能够及时准确的发现和处理前端监控设备反馈的信息,从而达到智能化运行的要求。

2.2软件系统组成

软件系统运行的基础是基于大数据平台和专家系统等综合运行而实现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将能源监控系统、电力监控系统、安全监控和视频监控等多种形式深度结合在一起,在专家系统不断完善的情形下,减少由于系统运行缺陷所带来的行为判断力不足,出现误报等负面问题,提升系统运行的整体水平,为楼宇智能化网络监控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2]。

3楼宇智能化监控系统的设计要点

3.1做好控制系统的设计

在进行控制系统设计时,要确保系统运行能够符合CO?BRA标准,也就是公共对象请求代理体系结构的要求。CO?BRA标准是多数分布式计算平台所能够支持的规范性技术要求,整体模型比较完整,不受某种独立性平台或开发语言的限制,基于这一标准进行系统设计,能够在设定的API、通信协议、物件/服务信息模型作用下,确保不同语言编写的程序同步运行在不同的平台上,进而开发出具有针对性的系统运行项目[1]。在进行系统开发时,首先要进行操作系统、硬件和网络布局方面的设定,然后进行中间层次和服务层次的开发,最终完成应用层次的开发。这些层面的监控和管理之间是独立运行而又相互关联的,以此才能够真正满足楼宇智能化网络监控系统的业务逻辑需求。此外,在进行控制系统设计时,还要能够科学测定建筑物本体及其内部的实际情形,确保系统设置的合理性,并留出足够的系统升级空间。

3.2做好数据采集与监视系统设计

数据采集与监视系统是强化楼宇各个系统运行与用户之间协调运行的基本途径,也是智能化平台运行的基础。在进行数据采集设计时,要能够对测量点进行准确选择,并对传感器进行合理选择,在做好这些基础工作的基础上,在软件程序编写中,对采集任务进行配置,设定驱动控制方式及运行要求。数据处理的基本要求包括不同类型之间的转换,对变量进行控制,数据传达方式等几个方面。此外,在子系统运行出现意外的情形下,要能够通过其他的协议方式完成设备与总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并通过对应的信息警报方式提醒技术人员进行及时处理[3]。在传统的监视系统设计流程中,大多是沿用自主开发的模式进行,无法满足安防部门复杂性的业务需求,无法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基于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建立涵盖安防部门、设计部门和用户之间三方合作为基础的研发体系,深度梳理客户的实际应用需求,协调系统运行的性能,重点提升智能视频分析算法,在确保实时监控作用的同时,尽量降低系统出现误报和漏报的概率。在设备选择上,要通过相关技术的调整,确保集成设备能够提供高质量的监控图像,为确保智能视频分析应用奠定基础。

3.3做好专家系统的设计

就本质上来说,专家系统是在专门设计运行的基础上,涵盖某个领域专家水平知识和经验的智能型计算机程序,在问题输入完成之后,系统能够根据知识库设定的运行方式对问题进行推理和判断,通过模拟人类专家决策的基础上解决行业内的复杂问题。楼宇智能化网络监控系统的完善运行,离不开专家系统的合理设置,尤其是知识库与推理机的设定。在目前的行业发展中,专家系统的设计在多个方面还存在着缺陷,其中主要的问题就是专家系统对于行为判断能力存在严重不足,例如在发现活动目标时,只能利用技术手段将目标的行为特征提取出来,但是对于目标的下一步活动趋势,无法进行再次判断,从而造成判断失灵等情形[4]。在某些情形下,由于背景模型与实际情形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使得误报、漏报的情形无法得到消除。做好专家系统设计,除了要对网络监控的历史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全方面提升知识库中的知识词条的质量和数量,同时将知识库与专家系统的运行程序相互独立出来,以方面知识库的更新,进而不断提升系统整体运行的质量。在设置推理机程序时,要强化关键词的设定,减少问题与知识库规则之间的匹配程序,提升系统运行的效率,实现知识库应有的价值。

结束语

智能化网络监控系统在未来的建筑行业发展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在提升楼宇安全监控质量和效率的同时,能够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更加便利条件。在系统的实际应用过程中,相关的技术人员要做好各方面的质量控制,从控制系统、数据采集和视频监控系统、专家系统等各方面出发,建立起适应建筑物实际运行需求的智能化网络监控系统,促进智能化技术应用的范围。在未来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网络监控技术的应用范围必将更加广泛,应用水平也将不断提升,能够为建筑物整体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和绿色节能技术的应用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董文娟,王玉卓.浅谈智能建筑楼宇安防监控系统设计及应用[J].房地产导刊,2016(7):55.

[2]王琦,高良.楼宇智能化综合安防监控系统探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7):160.

[3]王睿林.智能楼宇安防集成化助力智慧城市建设[J].中国公共安全,2014(22):188-192.

[4]廖兴灵.楼宇智能化综合安防监控系统的实现分析[J].现代信息科技,2018,2(08):183-184.

猜你喜欢
楼宇智能化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楼宇顶层架构设计
通信生产楼宇建设项目造价问题分析
住宅小区弱电智能化工程建设实现
商务楼宇治理中党建融入的逻辑与路径——基于广州S楼宇的观察与思考
安徽芜湖:镜湖区首家楼宇联合工会成立
智能化的“世界观”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站所初探
智美兼具的精品——评测君和睿通Homates H10楼宇对讲室内门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