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10kV配电线路供电电能质量水平的技术措施

2020-05-19 03:16于涛
科学与财富 2020年6期
关键词:电能配电配电网

于涛

摘 要:保证10kV配电线路供电电能质量是关键性的工作。目前,国内正在积极建设和改造配电网,力图全面解决户均供电容量低。安全隐患多等问题。因此,对基于相关标准给出的供电电能质量指标进行了分析,并针对10kV配电线路供电电能质量水平的提升措施进行了讨论,以提升10kV配电线路的供电电能质量水平。

关键词:10kV配电线路;供电电能质量;提升

配电网工程作为电力建设的核心内容,对我国电力事业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0kV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也直接影响着我国人民的正常生活。10kV配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最后环节,在整个供电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直接影响用户的用电体验。配电网是将经过变压器处理后的电力进行合理分配,为了满足用户的用电要求,对电压和电能进行调整,从而提升供电的质量。由于社会正在不断发展,人们对电力的需求正在不断提高,那么电力企业的供电技术也在不断进步。电力企业为了能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就必须解决10kV配电网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10kV配电线路供电的可靠性,促进社会更快速的发展。

1供电电能质量指标

首先,供电电压允许偏差方面,在GB12325中规定电力系统在正常运行条件下,用户受电段供电电压允许偏差在±7%,该值为10kV配电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依据。不符合这一要求的可认定为电压偏差。针对电压偏差可以通过就地进行无功功率补偿来改善。调整无功功率补偿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电压偏差问题,因为大部分情况下,电压偏差的源头是无功负荷的变化,采取这种方式可以从源头上控制电压偏差。同时,可采用有载调压变压器来调节,因为无功补偿一般并不能解决所有的电压偏差问题。其次,电压波动。关于电压波动,在相关标准中是指运行过程中从供电网中取用快速变动功率的负荷。在日常的工作中,常将这一类负荷称为冲击负荷或者是非线性冲击负荷。这一类负荷具有功率波动性,导致电压波动,可能产生闪变,非线性可能产生谐波,功率因素偏低。电压波动是引起闪变的关键,谈及电压波动首先要考虑其引起的闪变,闪变是灯光照度不稳定状态的视感,波动危害程度依据闪变的水平。最后,三相供电电压允许不平衡度。实际在配电线路中,三相的负荷是不平衡的,但需要尽可能地保持平衡。三相不平衡会对各种电气设备产生不同方面的不良影响。例如,对于变压器,如果控制最大相电流是额定电流,变压器会局部过热,同时还会伴生磁路不平衡,大量漏磁通过箱壁使其发热等。在实践中,如果变压器在额定负荷下电流不平衡度达到10%,变压器的绝缘寿命将缩短16%。

2提高10kV配电线路供电电能质量水平的技术措施

2.1保障配电运行安全

供电部门应该重视提高10kV配电网运行时的安全问题,实施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工作时需要遵守安全第一的原则,做到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尽可能较少电路故障的情况发生。管理部门可以对内部责任机制进行完善,将配电安全责任逐级落实,并完善相应的技术措施,为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2.2建立科学的运行管理制度

首先需要建立10kV配电网以及相关运行设备的数据库,记录这些设备日常运行时的数据和参数,并对数据的各个参数进行分析,将设备检修备件以及维修工具分类并储存,根据数据库提示及时补充所缺备件,以便需要维修检查时各项准备工作能及时到位,节省更多时间,高效地解决问题。

2.3对10kV配电网的结构进行合理改造

一方面是对不合理的局部结构进行重新设计,另一方面是从整体视角提高电网的水平。通过对10kV配电网的结构的合理改造,能让电力的分配更加合理,用户用电更加安全、稳定。例如GIS配电网进行结构设计规划时,对10kV配电网进行优化规划,建立GIS数据接口,从而建立配电网规划GIS数据库,形成GIS平台,通过这一平台与用户进行对接,大大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

2.4配网自动化提升供电可靠性策略

2.4.1自动监测系统设计

想要实现根据配电系统线路负荷来对供电模式进行灵活调整,前提必须要实时掌握配电线路实际运行状态,以准确的负荷数据为支持,才能够保证供电模式的科学性。对自动监测系统进行设计并将其应用到配电网中,即对原有监测系统进行改造优化,进一步提高系统监测精确性,获取准确性更高的信息数据。其中,需要提高自动监测系统与整个配电网的融合效果,通过两者的有效联机额,来获取更加准确的线路负荷反馈数值,为电力控制与模式调整提供依据。另外,自动监测系统的安装,要求其能够分时段记录配电系统的负荷情况,然后由供电企业根据记录数值来对变压器等电力设备进行合理选型,保证能够完全满足系统供电要求。

2.4.2故障定位系统安装

正常情况下,配电网线路供电异常,需要由专业维修人员来进行故障区域的排查与定位,整个过程所花费的时间比较久,而且排查流程比较复杂,需要应用较多的仪器设备作为支持。并且监测过程中,需要对相关线路做断电处理,会造成大规模的断电现象,影响用户的正常用电。以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为目的,将故障定位系统应用到其中,与配电系统进行有效融合,可以对故障点进行准确且快速的检测定位,然后直接派遣维修人员到场处理解决就好,所需的时间更短,且对正常供电区域的影响也更小,可以提高供电服务的质量。

2.4.3地下馈线埋设处理

以往在进行排查供电线路故障时,需要对大面积的线路做停电处理,对该区域内的用户产生了极大影响,产生了重大经济损失。通过地下馈线系统作为支持,可以在线路故障后的第一时间对故障点进行隔离,通过自动控制及时将相关开关断开,以小区域内的断电来确保正常供电区域不会受影响,将供电故障产生的影响控制到最小。并且,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电力维修提供了便利,无需针对大范围断电处理,使得系统供电可靠性与稳定性更强。在进行自动化技术应用时,还可以强化地下线路的埋设处理。通过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地下线路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测和管理。对线路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各种故障问题,进行自动排除。而且能够对故障问题的发生区域,进行准确的判断。在对故障问题进行解决时,可以提高检修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检修人员的作业,提供有效的保障,提高了作业的安全。避免因为检修作业的开展,影响线路的运行。

3结语

综上所述,10kV配电线路供电的可靠性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对电力企业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企业为了满足人们日渐增长的需求,正在不断完善供电技术以及设备。在提高10kV配电线路供电的可靠性的工作中也应该投入人力物力资源,无论是进行管理措施还是技术措施,只要是能提高10kV配电线路供电的可靠性的措施都应该落实到位。另外,供电企业应该进一步完善配电网的自动化系统,努力实现10kV配电网自动化的全面普及与推广,因此电力企业应该积极建设电力系统,提高供电质量。

参考文献:

[1]肖丹,康林春,赵玺.提高10kV配網供电可靠性方法研究[J].云南电力技术,2016,44(a02):189-191.

[2]刘新庚.关于10kV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分析[J].通讯世界,2017(8):128-129.

猜你喜欢
电能配电配电网
苹果皮可以产生电能
电能的生产和运输
海风吹来的电能
配电自动化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配电网自动化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运行维护
配电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澎湃电能 助力“四大攻坚”
基于IEC61850的配电网数据传输保护机制
配电网不止一步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