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敏
2017年12月14日,当代著名诗人、作家、学者、翻译家余光中因病在台湾高雄医院过世,享年90岁。他是写过《乡愁》的余光中;他是课本里陪伴一代又一代成长的余光中;他是用文字温暖了海峡两岸同胞的余光中。
浓到化不开的乡愁
到台湾,到香港,到美国,那都是日后的事,21岁以前,余光中一直成长于生他养他的祖国大陆,这里是他的根。在那个动荡的特殊年代,辗转漂泊的生活在他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父亲余超英是闽南人,而母亲孙秀君是江苏常州人,他生于南京。没有兄弟姐妹的余光中小时候一直很孤独,不过舅家人跟他很亲,这让他感觉自己也是江苏人。后来,他甚至娶了自己的表妹。耄耋之年,他还经常偕夫人范我存回到南京,重温当年的记忆。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时局动荡不堪,南京屠城前几天,正读中学的余光中跟随母亲逃难,几经辗转,最后到四川重庆乡下才安顿下来。在嘉陵江畔,他延续了自己的中学学业,直到抗战胜利回到南京。青少年时代在四川的经历伴随了他和夫人一生,往后他们在家里一直都用四川话对话,甚至多年后被邀请到四川大学演讲,他还想露一手自己的四川话。在四川时,他已经开始写一点诗歌。
1947年,余光中毕业于南京青年会中学,他同时考上了北京大学和金陵大学(今南京大学),桑梓情深,他选择了金陵大学(外文系)。不久后,迫于国共战事升级,他转入厦门大学读大二。在厦门大学外文系,余光中第一次发表作品,新诗《扬子江船夫曲》发表在当时厦门《星光日报》上。
由于时局的关系,在厦门也没待多久,之后余光中去了香港,后来又到了台湾。在香港的一年多里,处于失学状态的余光中十分苦闷,因为没有书读。直到后来去了台湾,余光中以同等学力考入台湾大学三年级,继续自己的学业。从此,他笔耕不辍,直到终老。
大学毕业后,余光中写诗越来越多,同时还在大学教书。1958年,余光中赴美国读书,回台湾后在台湾师范大学外文系教书。1964年至1966年、1969年至1971年,余光中两度去美国教书。1974年至1985年,余光中去了香港中文大学教学。1985年,余光中又回到台湾,到高雄中山大学任教。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尽管提起余光中人们最先想到的是《乡愁》,但这位“乡愁诗人”曾经这样自问,“不如归去,归哪个故乡?”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都在他的生命中刻下过深深的印记。他曾这样描述自己对三者的感情,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香港是情人。“在21岁那年离开中国大陆,那对我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因为我的好朋友都忽然不见了,然后我投入一个陌生的地方,要重新来过,而且一个人到了21岁,记忆已经很多了,所以这件事情念念不忘,也成为我一个中国结。”
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
尽管在生活中十分低调内敛,但余光中在文学创作中却大胆奔放。他自称是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诗歌、散文、评论、翻译是他写作的“四度空间”。
1954年,余光中的第一本詩集《舟子的悲歌》在台湾出版,到2004年的半个世纪里,他在台湾和香港出版的诗集、散文集、评论集与译书,加上诗选与文选,已多达50本。但是,他的作品被介绍到大陆来却比较晚。比如《乡愁》,这是余光中上世纪70年代初的作品,当时离开大陆20多年的他思念所至,短短20分钟即完成创作。但直到10年后,这首诗才经由流沙河、李元洛评介,终于让大陆读者看到。
余光中的大学导师、著名学者梁实秋曾称赞他:“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中国文学的传统有“诗文双绝”的美谈,《古文观止》里如《归去来辞》《桃花源记》《滕王阁序》等名篇,往往都出自诗人之手。余光中从写诗开始,十年后开始写散文。在余光中看来,诗是专业,散文是副业,只能算“诗余”。没想到,后来“无心插柳柳成荫”,甚至有人更喜欢他的散文,他发现自己在散文艺术的创作上,竟然超过了前面的诗艺。余光中曾自述,《鬼雨》《逍遥游》《四月,在古战场》等诸篇,代表他散文创作的成熟期,但诗艺的成熟却比散文要晚两三年。
余光中曾讲过,他三分之二是作家,还有三分之一是学者。除了我们熟知的诗人、作家身份外,余光中还翻译过很多书籍。1952年出版的《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最负盛名的代表作之一,出版之初,余光中即着手翻译,他称《老人与海》为“阳刚、壮阔、紧凑的杰作”。但由于种种原因,余光中所译版本直到2010年才正式在大陆推出。余光中翻译过十多种作品,其中不仅有诗,还有小说、戏剧与传记。他通晓英文、法文、西班牙文、德文等多国语言文字,他翻译的《梵高传》影响了台湾文艺界几代人。
一颗赤诚的中国心
白天在大学里教授英文,晚上却能用很纯粹的中文写作,这是因为余光中对中文、对中国爱得深沉。他说他的散文不全在散文集里,有些已经过渡到评论里去了。又说评论也不以评论集为限,还有不少论述诗、画与戏剧的文字,各以序言、评介或注释的形式出现。“我俯仰一生,竟然以诗为文,以文为论,以论佐译,简直有点‘文体乱伦。写来写去,文体纵有变化,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那便是我对中文的赤忱热爱。如果中华文化是一个大圆,宏美的中文正是其半径,但愿我能将它伸展得更长。”
在《莲的联想》里,余光中写下了他的艺术宣言,“我真的想在中国文字的风火炉中,炼出一颗丹来。我尝试把中国的文字压缩、槌扁、拉长、磨利。把它拆开又并拢,折来且叠去,为了试验它的速度、密度和弹性。”他做到了。当代著名华文文学大师王鼎钧在回忆录《文学江湖》记了余光中重要的一笔,“他的语言,把欧化、古化、土方三者熔铸为新的合金,句法伸缩疏密间贯以奔腾的文气,前所未见,讲意象讲节奏,也似乎开来多于继往。”
德国作家托马斯·曼二战流亡美国期间,有记者问他,“你流亡到美国来,不觉得绝望吗?您远离故乡这么久。”托马斯·曼回答:“凡我在处就是德国。”当被问及多年漂泊不定精神上如何安身时,余光中索性借用了托马斯·曼的答案:“凡我在处,就是中国。”他认为读书人就应该有这样的自信,“对于成为游子的作家,手中真正能够把握的利器就是母语。中文在握,就是故乡在握。”
我们熟悉的《乡愁》有四小段,分别描述母子分离、夫妻分离、母子死别、游子与大陆的分离四个部分,然而,几乎不为大众所知的是,2011年12月11日,余光中在华南理工大学讲学时,曾朗读过自己为《乡愁》续写的第五段。“而未来,乡愁是一道长长的桥梁,你来这头,我去那头!”从1992年受邀首次重登大陆这片故土,余光中曾多次来祖国大陆讲学,他丝毫不掩对祖国大陆的热爱,因为他对大陆母亲爱得深沉,因为他有着一颗赤诚的中国心。
(摘自《人民周刊》2018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