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祎楠
【摘 要】目的:对比研究盐酸米那普仑与氟西汀对抑郁症的治疗效果。方法:112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氟西汀分散片口服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盐酸米那普仑口服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性、HAMD评分变化情况进行评析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与试验组的98.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治疗2个月后、治疗3个月后的HAMD评分分别为(35.68±4.35)、(28.66±3.84)、(20.25±3.61)、(14.13±2.60)分,试验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治疗2个月后、治疗3个月后的HAMD评分分别为(35.29±4.11)、(27.62±3.73)、(19.48±2.84)、(13.40±2.33)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5%、8.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米那普仑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安全性与氟西汀相当,适宜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关键词】氟西汀;抑郁症;盐酸米那普仑
【中图分类号】R74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9--01
抑郁症是临床神经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其会对患者的情感行为、身心健康产生极大的损害,同时会大大增加患者家庭和社会压力[1]。根据最新调查资料可知,随着生活、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加,抑郁症的患病数量逐年增多。选择抗抑郁药物治疗是当前临床针对抑郁症的主要方法,其中氟西汀属于一线治疗药物,其可对5-羟色胺(5-HT)再摄取进行选择性抑制,但药物起效缓慢,且存在较多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会成为躁狂发作的诱因。盐酸米那普仑对甲肾上腺素、5-HT可起到双重抑制的功效,起效快,临床疗效确切。本文抽取本院2017年5月~2019年3月收治的112例抑郁症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现整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本院2017年5月~2019年3月收治的112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完全满足抑郁症的临床诊断标准[2];②患者均为第1次发病,既往无任何治疗史;③年龄25~67岁。排除标准:①既往存在精神分裂症等其他类型的精神系统疾病;②肝肾心脑功能不全或对所选药物过敏;③正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6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48.2%),女29例(51.8%);病程1~8个月,平均病程(4.8±1.2)个月;其中轻型13例,中型27例,重型16例。试验组患者中男27例(48.2%),女29例(51.8%);病程1~8个月,平均病程(4.8±1.2)个月;其中轻型14例,中型25例,重型1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的目的所在,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本次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氟西汀分散片口服治疗,氟西汀分散片20 mg/次,1次/d。试验组患者采用盐酸米那普仑口服治疗:第1天,12.5 mg/次,1次/d;第2~3天,25 mg/次,1次/d;第4~7天,50 mg/次,1次/d;第8天起,50 mg/次,2次/d。兩组患者均接受连续3个月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HAMD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运用HAMD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治疗2个月后、治疗3个月后的抑郁程度进行评定,总分52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抑郁程度越严重[3]。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与试验组的98.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治疗2个月后、治疗3个月后的HAMD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与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5%、8.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抑郁症在临床中十分常见,其主要以躯体症状、思维内容障碍、精神活动抑制、抑郁心境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具体可分为两种,即单相抑郁与双相抑郁,神经内分泌功能异常、心理社会因素、神经生化因素等是导致本病的主要病因。就目前临床提出的治疗抑郁症的方法主要有心理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其中三环类抗抑郁药、5-HT抑郁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等属于常用的抗抑郁药物。对抑郁症患者而言,合理选择对症的治疗药物,不仅会影响到临床治疗效果,还会关系到患者用药安全性和生活质量。
氟西汀作为一种选择性5-HT抑制剂,其可对5-HT再摄取进行强效抑制,并使5-HT的作用明显增强和延长,进一步促使树突上受体的活性明显提高,强化大脑对信息的传递能力,发挥良好的抗抑郁效果。盐酸米那普仑具有相同程度的再摄取抑制去甲肾上腺素、5-HT的功效,是新型抗抑郁药物之一,可对神经末梢再摄取以上两种递质进行抑制,使突触间隙内以上两种递质的浓度不断增加,其1S、2R对映异构体可对患者的社会功能进行有效改善,能够取得和氟西汀相当的抗抑郁效果,且不会增加药物副作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可靠。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与试验组的98.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治疗2个月后、治疗3个月后的HAMD评分分别为(35.68±4.35)、(28.66±3.84)、(20.25±3.61)、(14.13±2.60)分,试验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治疗2个月后、治疗3个月后的HAMD评分分别为(35.29±4.11)、(27.62±3.73)、(19.48±2.84)、(13.40±2.33)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5%、8.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李钢等[5]也在研究中得到了与本文相似的结论。
综上所述,盐酸米那普仑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安全性与氟西汀相当,适宜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潘新华,马秀虎.盐酸米那普仑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9,19(3):306-308.
王健昌.米安色林與米那普仑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对比分析.中国医药科学,2016,6(24):41-43.
孙波,王晓.米那普仑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依从性研究.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40(3):18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