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骨折患者经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

2020-05-19 14:59韩德
健康大视野 2020年9期
关键词:脊柱骨折价值

韩德

【摘 要】目的:探究后路手术内固定运用到脊柱骨折患者治疗期间的成效。方法:74例脊柱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7例。试验组患者予以后路手术内固定开展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类型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经过治疗以后的治疗成效。结果:治疗前对照组VAS评分(9.34±2.58)分与试验组的(9.24±2.68)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VAS评分(3.77±2.02)分低于对照组(4.85±2.1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7.30%高于对照组83.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手术内固定运用到脊柱骨折患者治疗期间具备比较优良的成效,值得医学领域的大力推行及应用。

【关键词】后路手术内固定;脊柱骨折;价值

【中图分类号】R25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9--01

脊柱骨折在临床上即普遍的多发型骨折病症之一,这一种类骨折患者的疾病状况较为严重。所以,临床上要对这一种类骨折的患者开展科学且合理的治疗,防止耽误最优治疗时间,让患者出现瘫痪,甚或是死亡。当前有临床资料表明,给脊柱骨折患者开展后路手术内固定这一治疗能够很好地提升治疗成效,促使患者尽早恢复[1]。本文探讨并研究了后路手术内固定运用到脊柱骨折患者治疗期间的成效,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来本院就诊的74例脊柱骨折患者,均借助CT检测与临床诊治明确罹患了脊柱骨折。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7例。试验组中男19例,女18例;患者年龄26~65岁,平均年龄(45.00±6.67)岁;对照组中男21例,女16例;患者年龄29~71岁,平均年龄(47.00±8.00)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受伤原因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予以常规类型的治疗:在给患者开展椎管降压以后,全方位切除患者小关节突周边的关节囊。同时,给患者实施植骨,并运用生理盐水给患者清洗创口,接着闭合创口。

1.2.2 试验组 患者予以后路手术内固定开展治疗:在开展手术以前,给患者实施X线检测,全方位把握患者脊柱侧位的实际状况。给患者实施气管插管与全身性麻醉,并辅助患者维持腹部悬空,处于俯卧位。给患者伤椎内部的棘突注入0.5 ml的美兰制剂,在注入的同时给患者拍摄X线片,拍摄结束以后拔除针头,再依据X线片内针头所处的实际位置对患者的伤椎仔细进行确定。于患者的颈后方正中处切一个切口,再将患者的伤椎当作核心,露出患者上、下椎体内部的椎板、棘突与横突等。给患者开展椎弓根定位,借助于椎弓根探子给患者实施探测以后,给患者的椎弓根中插进4颗定位针,再于C臂X线仪的直视之下对这几颗定位针的朝向及深度开展检测。依据患者的具体状况分别开展攻丝以后,给其椎弓根中放进恰当的螺钉。借助钉棒撑起联合手术床反弓给患者开展骨折复位降压。拧紧螺帽以后,借用椎板、自體髂骨或是棘突碎骨给患者实施后外侧植骨融合,装配好横连杆以后再给患者安置负压引流管。手术完成以后,辅助全部患者处于平卧位,并给患者开展抵抗感染的治疗。手术以后的2 d中,全部患者拔出负压引流管,并依据患者的具体状况引导其开展功能训练。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对比 对照组治疗前的VAS评分为(9.34±2.58)分,试验组治疗前的VAS评分为(9.24±2.68)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的VAS评分为(4.85±2.14)分,试验组治疗后的VAS评分为(3.77±2.02)分,治疗后试验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以后的治疗成效对比 经治疗后,对照组显效22例,有效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3.78%;试验组显效24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30%;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脊柱骨折于临床内即一种比较普遍的骨折种类,引发这一病症的原因即外力重创,如交通事故、高处坠落与重物砸压等[2]。脊柱骨折多出现在青年男性群体内,同时青壮年较多。脊柱骨折状况的发生大多是因为高处坠落以后臀部或是脚部先着地、冲击型外力朝上传输到胸腰部形成骨折;较少量是因为直接外力而引发[3]。疾病状况重的患者有高位截瘫的风险;疾病状况轻的患者会并发慢性腰痛症状,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产生不利的影响。而经济及社会的迅速进步,使得各种意外事故发生的频率逐渐增加,所以,如何才能更好地对脊柱骨折患者开展治疗并提升患者的预后已经变成了临床甚或是医学领域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当前,临床上大多借助后路手术内固定这一方式对脊柱骨折患者开展治疗,并收获了较优的成效[6,7]。后路手术内固定这一方式能够自后路穿过椎弓根,借助椎弓根内固定机械螺钉进到前方椎体,自脊柱三柱横穿,伤害小,入路简便,出血少,能对前、中、后三柱开展合理稳固,力学特性较优,三维固定成效优良,能达成合理解剖复位[8-10]。此外,运用短节段固定方法,能防止活动度被长节段脊柱结合所制约,能尽早改正脊柱后凸畸形同前后移位,并给椎管侧前方予以椎板及椎体后降压,充分露出,操作简便,极为安全。本次研究试验组予以后路手术内固定开展治疗,对照組患者予以常规类型的治疗,结果显示,治疗后试验组VAS评分、治疗成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周亮[2]调研成果相一致。

总之,后路手术内固定运用到脊柱骨折患者治疗期间具备较优的成效,不但能够促使患者的伤椎更好地康复,降低VAS评分,还可以极大地提升治疗成效,具备临床方面的运用价值。

参考文献

王新宇.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效果分析.当代医学,2016,22(7):48-49.

周亮.椎体后凸成形术与保守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对比研究.中国处方药,2016,14(8):113-114.

王斌,杨忠.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78例脊柱骨折患者临床疗效观察.中國医药导刊,2014(8):1216-1217.

猜你喜欢
脊柱骨折价值
践行初心使命的价值取向
价值3.6亿元的隐私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不同方法治疗脊柱骨折伴硬脊膜损伤术后脑脊液漏的效果观察
脊柱骨折应用放射平片与CT的临床诊断价值对照
后路手术内固定对脊柱骨折患者的治疗价值及效果初步研究
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临床应用价值评估报道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