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瑜
摘 要: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肾病的疗效。方法:纳入我院60例2018年1月—2019年1月高血压肾病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单药治疗组选择缬沙坦,双药联合治疗组则选择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比对两组疗效;血压达标时间;治疗前后患者尿素氮、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血压;不良反应出现率。结果:双药联合治疗组疗效高于单药治疗组,血压达标时间短于单药治疗组,尿素氮、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血压低于单药治疗组,P<0.05。双药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如嗜睡、恶心、心悸和单药治疗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肾病的疗效肯定,可控制血压,改善肾功能,降低尿蛋白,安全性高。
关键词:缬沙坦;氨氯地平;高血压肾病;疗效
高血压肾病是高血压常见并发症,是临床常见疾病,患者出现肾脏结构损害和功能损害,需要及时治疗,以免导致疾病进一步发展而出现肾衰竭。本研究分析了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肾病的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我院60例2018年1月-2019年1月高血压肾病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双药联合治疗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49~72岁,平均(58.02±8.21)岁;高血压肾病患病时间1.5-14.5年,平均(7.13±1.26)年。
单药治疗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49~71岁,平均(58.85±8.67)岁;高血压肾病患病时间1.4-14.1年,平均(7.71±1.28)年。
两组一般资料之间P>0.05。
1.2 方法
单药治疗组选择缬沙坦,每次服用80mg,每天服用1次,治疗时间是4周。
双药联合治疗组则选择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在单药治疗组基础上进行氨氯地平治疗。每次服用5mg,每天1次,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
比对两组疗效;血压达标时间;治疗前后患者尿素氮、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血压;不良反应。
显效:尿素氮、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血压恢复正常;好转:尿素氮、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血压有所降低但是未达到正常;无效:达不到上述标准[1]。
1.4 统计学方法
SPSS24.0软件,x2、t统计,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对
双药联合治疗组相比单药治疗组疗效较高,P<0.05。其中,双药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是100%,单药治疗组总有效率是70.00%。见下表。
2.2 治疗前后尿素氮、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血压比对
治疗前两组尿素氮、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血压相近,P>0.05;治疗后双药联合治疗组尿素氮、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血压改善的程度更大,P<0.05。
2.3 两组血压达标时间比对
双药联合治疗组血压达标时间更有优势,P<0.05,双药联合治疗组血压达标时间是8.01±1.25天,而单药治疗组血压达标时间分别是10.11±1.52天。
2.4 嗜睡、恶心、心悸比较
双药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单药治疗组,P<0.05,双药联合治疗组嗜睡、恶心、心悸总发生2例,而单药治疗组嗜睡、恶心、心悸总发生3例。
3 讨论
高血压肾病是常见疾病类型,长期血压升高影响肾脏功能,导致肾功能损害,需要及时治疗。,氨氯地平是常見的降压药物,是长效钙离子拮抗剂,其作用在于将细胞膜慢钙通道阻断而对钙离子内流进行阻止,促使血管平滑肌以及外周小动脉松弛,促使血压降低,减少水钠潴留,对肾脏进行保护[2-3]。
缬沙坦则属于长效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其可作用于血管紧张素II而对血管收缩作用,保护肾脏,促进毛细血管新生,对肾小球硬化进行逆转,促进肾小球滤过作用改善,并促进肾小球高代谢状态改善[4-5]。
本研究中,单药治疗组选择缬沙坦,双药联合治疗组则选择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结果显示,双药联合治疗组疗效高于单药治疗组,血压达标时间短于单药治疗组,尿素氮、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血压低于单药治疗组,P<0.05。双药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如嗜睡、恶心、心悸和单药治疗组无显著差异,P>0.05。
综上所述,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肾病的疗效肯定,可控制血压,改善肾功能,降低尿蛋白,安全性高。
参考文献:
[1]房星星,陈冬梅,沈燕,沈良兰.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肾病的疗效评价[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9,39(12):1756-1759.
[2]王赛飞.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的效果评价[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31):54.
[3]黄志成,黄传斌.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J].北方药学,2019,16(11):158-159.
[4]顾银花.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探讨[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20):110-111.
[5]张秋彬.缬沙坦、氨氯地平联合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有效性、安全性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7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