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霞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教学思路相契合,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取向。有很多语文老师都认同这一观点,不少同行在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尝试将传统文化渗透进学生的学习过程。但是很多时候看到的现象又不完全令人满意,无论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比较生硬地塞入“传统文化”,还是试图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观点進行整合,都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比如说文化教学的痕迹太过明显,以至于让学生认为文化是一种须记忆、得默写的对象。显然这样的教学不是真正的文化渗透。真正有效的文化渗透应当是没有痕迹的,应当是润物无声的,只有达到用文化引导学生的言行时,这样的文化渗透才是有效的。而这一切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衔接点的寻找。
之所以强调要寻找这样一个衔接点,是因为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有效的传统文化渗透取决于教学契机的把握,教学契机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往往就表现为一个点,很显然这个点是关键的。
那么怎样的点才是关键点呢?根据笔者所总结的教学经验,这个点应当具有这样的两个特征。
一是能够由学习内容向传统文化转换。转换功能是语文教学向传统文化切入的关键点的基本特征,只有具有了这个转换功能,学生的学习频道才能顺利地向传统文化切换。在《窃读记》这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初读课文时,往往感受到的是一个朴实的故事情节。文章一开始的“转过街角,看见三阳春的冲天招牌,闻见炒菜的香味,听见锅勺敲打的声音”,学生感受到的就是一个街边的情形。即使明确了“紧邻它的一家书店”,又或者是后面的“我趁着漫步给脑子一个思索的机会:‘昨天读到什么地方了?那女孩不知最后嫁给谁?那本书放在哪里?左角第三排,不错”……其实都不能让学生感觉到文化的气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想生硬地切换,那教师提供的文化因素很难起到熏陶的作用。相反,如果去发掘文本中文字的微言大义,则可以寻找到这样一个关键点。比如说文中有这么一句“自此以后,我得到了一条不费一文读书的门径”,在笔者看来,其中的韵味值得咀嚼,可以看作是教学内容向传统文化渗透切换的关键点,具体下面阐述。
二是能够向传统文化的各个组成部分发散。如果说寻找到了这个关键点,意味着打开了传统文化渗透的大门,那传统文化渗透的过程就是学生进入这大门之后,既自由想象又瞄准文化的过程。“不费一文读书的门径”有着显著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古人读书是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人无论是著书还是读书都不容易,因此才有了“书非借不能读也”的经典名句。而在鲁迅的笔下,孔乙己的“读书人窃书不算偷”,所道出的是一个心酸的故事,偷书来读在此既是反讽,又是写实。到了当下初中生的读书生活,书是可借可买的,已经没有了不费一文的纠结。“读书”却成为一个永恒主题。因此可以认为这句话贯穿了古今,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读书的价值,从而完成文化的熏陶。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在寻找到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衔接点之后,文化渗透的思路应当是基于这个衔接点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经历一个由点到线的过程,这样一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寻找到文化的脉络。然后再让学生经历一个由线到面的过程,这样一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基于文化脉络的认识,通过文化事例、文化理解,去建立一个关于传统文化的面。如此建立这样一个过程,那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文化渗透就可以实现了。
在《窃读记》这一课的教学中,寻找到了“自此以后,我得到了一条不费一文读书的门径”这样一个关键点,笔者就引导学生去思考:在你的阅读范围内,或者在你的经验范围内,你知道哪些“读书”与“钱”相关的事例?应当说初中生的阅读还是比较广泛的,他们能够举出相关的例子,比如说上面笔者所举到的例子。当然也有部分学生由于阅读量不够,但是他们会产生一个疑问——阅读真的曾经如此困难吗?
无论什么情况,教师可以做的一个引导是:课文中作者林海音所说的“不费一文读书的门径”,其实是一个想读书但是没有足够经济支撑的人,寻找到了读书途径之后的心情。老师想强调的是,无论古今,读书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一个国家文化的传承,靠的是书籍,更是这个国家国民的阅读。中华民族的文脉之所以千年不断,正是因为著书与读书成为了我们这个民族的习惯。诚然很多社会群体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在阅读的时候会遇到困难,但是这并没有阻挡人们的阅读热情,正因为这个原因,我们才看到了林海音的《窃读记》,才能够真正领略课文中的那些话……
这样的一个引导,既是对学生已有探究的总结,同时更是引导学生思维的发散。由“不费一文的读书门径”这个点,到对中华民族古今读书的相关认识,这样的一个过程,使得学生对读书的认识更加丰满。比如有学生说“看到课文中作者有时候一本书要到几家书店去读完,而我自己有时候阅读却漫不经心,这似乎是对古人的亵渎”。还有学生说“我从课文中的‘窃读两个字,看到的是作者面对读物如饥似渴的心情,我觉得我们当代的学生应当延续这种热爱阅读的习惯”……在笔者看来,学生形成的这种认识,以及认识日益的丰满过程,就意味着关于读书的传统文化在学生的心中得到了传承。
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研究的重点话题之一,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衔接,并不是一个新的命题,而是一个传统的、经典的命题。这个命题在不同的视角之下,会有着不同的诠释。这个诠释是由教师来完成的,而教师诠释的依据却是自己的教学实践,以及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经验,并由此生成的智慧。
比如说,在学生寻找到了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衔接点之后,在学生经由了由点至线再及面的过程之后,是不是说学生就经历了充分的传统文化熏陶呢?这个问题确实是有价值的,而根据笔者的实践,这个时候的熏陶可能还显得有些肤浅。比如在上面的例子中,当学生有了自己的认识,并且用语言将这些认识表达出来之后,相对于出发点而言,传统文化的渗透已经有了一定的深度了;但是相对于教学目标而言,此处应当还有一个层次。事实上如果教师在学生经过了传统文化的熏陶之后,还能够进一步汇聚学生的观点,提炼学生的观点,并让学生对提炼后的观点形成认同,那传统文化的熏陶就更加有效。比如笔者曾接着学生的发言,进一步概括:作者寻找到了一条不费一文而读书的门径,本质上是为书而高兴,为自己的学习而高兴,这才是本文的关键。从古人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又到“悬梁刺股”,再到今天我们的学习所面临的“痛苦”,如果同学们能够认识到学习的价值,才能真正读懂作者的“窃读”含义。
这样的总结,学生听得认真,表情凝重,可以认为文化已经真正入心。
作者简介:山东省邹平市孙镇初级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