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阅读除了考查作品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外,还要求鉴赏、评价作者在诗作中表现出来的进步性或局限性。
鉴赏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常用方法有:一、知人论“诗”。所谓“知人论‘诗”,即联系作者的生平及其时代,更好地认识作品的价值和意义;二、以意逆志。所谓“以意逆志”,就是读者以“己意”去“逆”(迎受、接纳,考证、探究,追溯、反求)作者作品之“志”。
1.先说知人论“诗”
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诗人的人生经历、性格特点,都会在他的诗歌中刻下深深的烙印。如朱淑真的《秋夜》(“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中,作者的孤寂情感从诗歌表面信息中较难分析出来。但假如我们了解作者生平,就能精准把握本诗感情了。朱淑真出身于仕宦之家,出嫁后随夫宦游异乡,因婚姻不遂素志,抑郁而终。正是由于这样的人生境遇,她的诗多写个人寂寞生活,抒发内心的苦闷和孤独。又如盛唐国力强盛,投笔从戎的知识分子大多精神昂扬、情感豪迈,在他们的诗(尤其是边塞诗)中,虽有塞外环境的恶劣,也有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但更多的是同仇敌忾的愤慨,保家卫国的决心,因而格调高亢,情绪激荡。而宋代则大不相同,积贫积弱、国力衰微,已没有了大唐气象,在知识分子笔下,豪迈之气少了,悲凉之气多了;雄伟气魄少了,家国之愁多了。
2.再看以意逆志
这种欣赏方法,既尊重读者的主体意识,又强调不能背离作者作品之“志”。为了准确“逆志”(即把握古诗的思想感情、作者的观点态度),以下几点是必须注意的:
(1)固定的意象包含着固定的情感。在古诗中,以景传情达意往往具有一定的固定性,有些特定的意象包含的情感常常是相通的。比如以“故乡明月”传达“思乡情”,以“松风山月”传达“隐逸情”,以“寒林残月”传达“愁怀忧思”,以“中秋圆月”传达“相思情苦”,以“风雨落花”传达“闺怨情”,以“长亭折柳”传达“惜别情”,以“江湖扁舟,月落乌啼”传达“羁旅之苦”,以“梦后酒醒,烟柳断肠,寒雨斜阳,残烛啼鹃”传达“悲欢离合情”,以“昔荣今非,几度夕阳红”传达“对世事沧桑的感叹”,以“空城落花”传达“对国势衰危的哀叹”,等等。
(2)固定的事象——典故包含着固定情感。典故是诗歌中运用的典型故事,这些故事包含着人们相对固定的情感、观点。例如“楼兰”,《汉书》中记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代指建功立业。此类常用典故,还有化碧、鸿雁、南冠、散木、青鸟等。
(3)抓“诗眼”(关键词),吃透诗歌情感与作者观点。诗歌尤其是中国古典诗歌,讲究用极少的文字在极短的篇幅里尽可能地表现丰富的内容,这就要求作品特别讲究语言的凝练,讲究一字传神,于是便有了“诗眼”之说。“诗之有眼,犹人之有目也。”诗眼是洞察诗词旨意的窗口,是诗的灵气所在。比如2013年高考北京卷考查了李白的《古風(其十)》,在这首诗里,李白塑造了鲁仲连倜傥风华、功垂青史、高洁淡泊的形象,从“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等层面表达了自己的人生理想。末二句“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中的“澹荡”一词,就是诗眼所在,它揭示出李白以鲁仲连为楷模,渴望建功立业而又热爱自由、淡泊名利的人生追求。
3.还应注意古诗中情感的复杂性
大多数作品的思想感情不是单一的,其中可能交织着许许多多复杂的情感因素。同时,一个作家的整体创作取向、风格一般是固定的,但也不排除个别特例存在,如李清照、辛弃疾等,都不乏其固有风格之外的创作。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1.请简要赏析本诗的首联“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为什么遥望“海西头”而要把热泪、愁思寄给扬州旧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陇西行
◎陈 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注】《陇西行》共四首,此其二;陇西,即今甘肃宁夏陇山以西的地方。
1.这首诗末句如果不写“犹是深闺梦里人”,而写妻子痛哭于道、遥祭亡魂,你觉得好不好?为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明代王世贞赞赏此诗后两句“用意工妙”,但指责前两句“筋骨毕露”,后两句为其所累。你认同王世贞的看法吗?为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调歌头·盟鸥①
◎辛弃疾
带湖吾甚爱,千丈翠奁开。先生杖屦无事,一日走千回。凡我同盟鸥鹭,今日既盟之后,来往莫相猜。白鹤在何处?尝试与偕来。
破青萍,排翠藻,立苍苔。窥鱼笑汝痴计,不解举吾杯。废沼荒丘畴昔,明月清风此夜,人世几欢哀?东岸绿阴少,杨柳更须栽。
【注】①此词写于宋孝宗淳熙九年,作者被主和派弹劾,落职闲居带湖之初。
1.“千丈翠奁开”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带湖哪些特点?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借鸥鹭表达自己的孤独之情,请从内容上作简要说明。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全词,说说“东岸绿阴少,杨柳更须栽”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双调]折桂令·荆溪即事
◎乔 吉
问荆溪溪上人家:为甚人家,不种梅花?老树支门,荒蒲绕岸,苦竹圈笆。寺无僧狐狸样瓦①,官无事乌鼠当衙。白水黄沙,倚遍阑干,数尽乌鸦。
【注】①样瓦:戏耍于瓦块。
1.作品描绘了怎样一幅象征性的人间图画?请概括其特点。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曲子为什么劈头就问“为甚人家,不種梅花”?它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城子
◎谢 逸
杏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飏残红。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
夕阳楼外晚烟笼。粉香融,淡眉峰。记得年时,相见画屏中。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
1.“杨柳绿阴浓”一句有什么妙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片分写了哪两个层次?抒写了作者怎样的情绪?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