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

2020-05-19 15:03秦宣
前线 2020年5期
关键词:中国智慧中国道路中国方案

[摘要] 我们党带领人民探索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从本国国情出发确立的道路,是一条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的道路,是一条改革创新的道路,是一条在开放中谋求共同发展的道路。中国道路的成功实践,使世界约占五分之一的人口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迈向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为世界社会主义注入了强大生机活力,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关键词] 中国道路;  世界意义;  中国智慧;  中国方案

[中图分类号] D6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20)05-0004-05

进入21世纪,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西方国家之所以产生这样或那样的“中国威胁”论,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担心中国的制度、价值观对西方现有的制度、价值观形成全面替代的局面。因为中国对西方的超越意味着社会主义制度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超越,意味着社会主义文明对资本主义文明的超越,意味着一种完全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道路在发展中国家取得了成功。这种情况是西方最不愿意看到的,但也恰恰表明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社会发生的伟大变革已经对世界产生了较大影响,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得到了进一步彰显。深入理解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对于我们进一步增强“四个自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中国道路是一条从本国国情出发确立的道路。它昭示世人: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来说,找到一条切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至关重要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成败。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就是因为我们“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1

中国道路的成功实践表明,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如果万物世界都清一色了,事物的发展、世界的进步也就停止了。当今世界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历史条件和现实国情的多样性,决定了各自选择的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中国历来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和发展模式多样化,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强调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反对干涉别国内政。中国道路的成功打破了现代化只能走西方现代化道路的神话,它向世界证明,一切民族国家都可以走向现代化,但现代化的道路是多样的,绝不只有西方现代化道路一条,各国的发展道路应由各国人民选择。

中国道路的成功实践表明,不同国家实现现代化,必须选择一条从本国国情出发确立的现代化道路。别的国家的现代化经验可以借鉴,但不能搞“全面移植”,不能照搬照抄。邓小平同志曾明确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1冷战结束后,不少发展中国家被迫采纳了西方模式,结果陷入经济衰退、社会动荡、治理瘫痪,甚至发生无休止的内战,至今都难以稳定下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没有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和振兴。那样做的结果,不是必然遭遇失败,就是必然成为他人的附庸”。2

中国道路的成功实践表明,不同国家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是十分艰难的。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国情决定的。中国之所以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因为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国情,注定了中国必然走这条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1840年以來特别是甲午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对其他救国途径的尝试全部碰壁之后作出的历史性选择,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 。3中国道路的成功实践表明,一个国家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必须充分考虑本国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国情,需要经过艰苦努力,甚至付出巨大代价。

中国道路的成功实践表明,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必须找到一条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20世纪以来,发展中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告诉我们,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要想实现现代化,摆脱贫穷落后,必须制定切合实际的战略,找到符合国情的道路。中国的成功实践为占世界总人口四分之三的发展中国家探索出了一条新路,证明了只要找到正确的道路,发展中国家实现跨越式发展就是可能的。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未来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道路是一条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的道路。它昭示世人:一切为了人民是实现国家强盛的崇高价值追求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为人民谋幸福是共产党人的初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的奋斗目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中国道路的成功实践表明,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根本在于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根据国家统计局2019年发布的数据,新中国成立70年来,城乡居民收入保持了快速增长。1949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49.7元,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228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59.2倍,年均实际增长6.1%,我国成功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中国道路的成功实践表明,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消灭贫困是首要任务。按照现行国家农村贫困标准计算,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7.7亿人,下降到2019年的551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从97.5%下降到0.6%,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世界银行前行长金墉认为,中国扶贫事业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称赞:“精准减贫方略是帮助最贫困人口、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宏伟目标的唯一途径……中国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1

中国道路的成功实践表明,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必须不断提高人民的精神生活。70多年来,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发生深刻变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弘扬,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广泛传播,中国人民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活跃。

总之,中国道路的成功实践表明,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现代化才能获得不竭的动力,才能不断实现新的跨越。

中国道路是一条改革创新的道路。它昭示世人:改革创新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强大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如果说创新是中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必不可少的点火器” 。2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实践之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加强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等各方面创新,从而创造了世所罕见的发展奇迹,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中国道路的成功实践表明,经济体制改革是改革创新的重头,对其他领域改革创新具有牵引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创新,基本经济制度日益成熟。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从搞好国营大中小企业、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到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从单一公有制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使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具有了“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显著优势”。3

中国道路的成功实践表明,政治体制的变革更具战略性。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创新,政治制度的优势充分显现。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政治体制改革也全面展开。中国改革开放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我们确立了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制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国家层面民主制度同基层民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符合我国国情,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仅为改革开放提供了政治保障,而且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中国道路的成功实践表明,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人类文明百花园中独放异彩,为繁荣人类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中国道路的成功实践表明,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具有重大先导作用。中国共产党是高度重视理论指导并在实践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我们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为社会主义国家摆脱困境、向着健康方向发展提供了成功范例,为一些国家的探索和对历史经验的反思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总之,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動力,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改革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谁排斥改革,谁拒绝创新,谁就会落后于时代,谁就会被历史淘汰。

中国道路是一条在开放中谋求共同发展的道路。它昭示世人:当今世界,开放是必由之路,共同发展是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道路“是一条在开放中谋求共同发展的道路。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提升发展的内外联动性,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更多惠及其他国家和人民” 。1

中国道路的成功实践表明,封闭没有出路,开放才能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主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大胆实行对外开放。从兴办深圳等经济特区、沿海沿边沿江沿线和内陆中心城市对外开放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共建“一带一路”、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到谋划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成功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为世界各国在对外开放中谋求发展提供了经验。

中国道路的成功实践表明,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为各国分享“中国红利”创造了更多机会。中国既是“世界工厂”,也是“全球市场”。中国有14亿人口,市场规模全球最大。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多个领域带来广泛需求,为经济发展提供重要引擎。“引进来”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走出去”使中国的发展成果惠及更多国家。实践证明,中国的发展是世界的机遇,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贡献者。

中国道路的成功实践表明,零和博弈、冲突对抗早已不合时宜,同舟共济、合作共赢成为时代要求。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靠的不是对外军事扩张和殖民掠夺,而是人民勤劳、维护和平”。2 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为应对全球危机、解决全球性问题、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为全球经济稳定和增长提供了持续强大的推动。中国同一大批国家的联动发展,使全球经济发展更加平衡。中国减贫事业的巨大成就,使全球经济增长更加包容。中国改革开放持续推进,为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1

中国道路的成功实践表明,一个国家只有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更多惠及其他国家和人民,才能为人类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实现自身的发展本身就是对人类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实现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中国实现了现代化,意味着比现在所有发达国家人口总和还要多的中国人民将进入现代化行列”。 2这表明,中国自身的发展对整个中华民族乃至对整个世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与此同时,中国也是全球共同发展的促进者,中国在致力于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在帮助其他国家发展。2019年9月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白皮书中指出,中国开展对外援助60多年來,共向16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近4000亿元人民币援助,派遣60多万名援助人员,700多人为他国发展献出了宝贵生命。先后7次宣布无条件免除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对华到期政府无息贷款债务。中国积极向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大洋洲的69个国家提供医疗援助,先后为120多个发展中国家落实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提供帮助。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在30%。

总之,中国道路的成功实践,使约占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摆脱了贫穷,为世界社会主义注入新的活力,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创新经验研究”〈项目编号:16JJD710012〉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5]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6]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7.

[7]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

[8]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04.

(作者简介:秦宣,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

责任编辑 / 易   艳

猜你喜欢
中国智慧中国道路中国方案
中国道路视域下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研究
当代全球视野中的国学继承与创新
浅议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路径选择
为世界奉献“中国智慧”
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视角解读《红楼梦》中贾瑞的人物形象
中国道路与湖南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中国道路自信的内在逻辑
G20杭州峰会的“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