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
17年前,山西长治和平医院放射科医生王卫国,在母亲的注视下奔赴抗击非典前线;17年后,在他的影响下,女儿带着他当年抗击非典时用过的旅行箱,奔赴抗击新冠肺炎的前线——
“你是有着15年党龄的党员,
一定要争取到前线去!”
2020年2月1日晚上,山西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呼吸内科主治医师王婷的手机响了。科室主任张冀军通知她入选长治市第二批援鄂医疗队,第二天早上7点到医院集合,然后和市内其他医院的医疗队员一起奔赴武汉抗疫前线。
接完电话,王婷对在客厅看电视的父亲王卫国说了句:“爸,单位来电话了,让我明天一早到单位集合去武汉!”听了女儿的话,王卫国关掉电视,镇定地说:“好,明天我去送你!”
王婷是一个8岁男孩的母亲,自从武汉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她第一时间向科里递交了请战书。她在请战书里写道:“我来自医生世家,父亲有抗击非典的经验,我是有着15年党龄的党员,特请求参战!”
短短一周,王婷向科里递交了3次请战书。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名单公布,没有王婷的名字,她颇为失望。送走了援鄂的同事后,她再次向科里請战,请求参加第二批援鄂医疗队。
在等待第二批援鄂医疗队组建的日子里,王婷的同事到前线后,发热门诊缺了一个人,发热门诊的患者当中有不少疑似病例,情况紧急。王婷向科里请求自己顶上去。科主任张冀军知道王婷的儿子还小,家庭也需要她照顾,却不忍心再次拒绝她的请战。就这样,王婷在呼吸内科上完最后一个班,经过两天的休整,于1月29日进入发热门诊值班。
1月30日上午9时许,王婷顺利交班,换下防护服、做好个人卫生清洁后,再次向医院递交了援鄂请战书。2月1日,长治医学院附属医院受命抽调骨干驰援湖北,王婷和12名同事入选,成为山西省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队员。
第二天7点就要到医院集合,王卫国催王婷赶紧去休息。王婷打点了一下行装,回屋睡了,王卫国却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无法入睡。
王卫国今年66岁,出身军人家庭,父亲是名军医,从部队转业后进入地方医院工作。受家庭影响,国家有难,王卫国从不袖手旁观。2003年非典疫情暴发时,王卫国是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放射科副主任。当时,北京、太原、广州三地疫情最严重,太原病人多,收治不过来,山西省卫生厅命令王卫国所在医院24小时内组建一支医疗队。情况紧急,王卫国又是放射科投照技师长,就主动请缨,带着科室另一名技师进入了医疗队。
非典疫情初期,由于对病毒认识不足,防护不够,太原一家医院牺牲了一名急诊科主任,两名放射科的医生也被感染了。王卫国深知这项任务的艰巨与危险,报名时,他没和家人商量,当晚回家后才告诉爱人第二天就要走。他的母亲退休前也是一名医生,当时时间仓促,老人身体不好,他没告诉母亲自己去太原的事情。没想到,医疗队出发前,母亲坐着轮椅被邻居推着赶了过来,紧紧攥着他的手说:“你走吧,注意安全!”就这样,在母亲的注视下,王卫国奔赴抗疫前线。
结束在太原的医疗支援工作后,王卫国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退休后,他仍关心着国家大事,武汉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他对女儿说:“你是有着15年党龄的党员,一定要争取到前线去!”如今,女儿成为第二批援鄂医疗队员,他觉得女儿能替自己报效国家,十分宽慰。
“回来的时候其他东西可以不要,
这个箱子哪怕再烂再破都必须带回来!”
2020年2月2日凌晨4点,王卫国醒来突然想起一件事,便起床到库房找来2003年非典疫情暴发时他用的那个行李箱。虽然家里不缺箱子,但他还是决定让女儿带上它。
当年,王卫国援助太原时,单位给每人发了一个行李箱。因为是匆忙赶制的,箱子质量并不好,上面啥标志也没有,仅贴了一张医疗队专用的红纸条。从太原回来后,他再也没用过那个箱子,把它当成纪念品放在了库房里,一放就是17年。
凌晨5点30分,王婷被闹钟吵醒,她和丈夫赶紧起床。看到客厅灯亮着,父亲坐在沙发上,正仔细擦拭一个帆布箱子,王婷不禁有些诧异。王卫国告诉女儿,这个箱子别看样式有些旧,当年他就是带着它抗击过非典,如今他想让女儿带着它奔赴前线。王卫国还特意嘱咐女儿:“回来的时候其他东西可以不要,这个箱子哪怕再烂再破都必须带回来!”王婷清楚这个箱子在父亲心中的分量,郑重地点了点头。帮着女儿整理好行李,王卫国的老伴把早餐端上桌,一家人简单用餐后就出了门。
到了医院集合点,院领导给入选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队员举行了一个简短的欢送仪式。仪式结束后,王卫国和女婿继续把王婷送到总集合地点。
到了总集合地点,人很多,家属们都在和即将出发的亲人依依话别,召集人拿着扩音器催促大家上车。马上就要和女儿分别了,王卫国嘱咐女儿:“虽然现在的防护装备比17年前先进得多,但一定不能大意。到武汉后,别挂念家里,我和你妈会替你照顾好孩子,你就安心工作吧!”听着父亲的话,王婷用力点点头:“你和我妈多保重,没事别乱跑!”王卫国笑道:“我和你妈都能做到,不用担心!”要上车了,王婷突然抱住父亲哭了起来。王卫国理解女儿的心情,低声安慰她坚强点。
送走女儿回到家,王卫国的心飞向了武汉。下午4点40分,女儿终于发来了微信:“平安抵达武汉天河机场,一切都好!”报过平安后,女儿往下就没了动静。王卫国做啥都心不在焉,一直到半夜,仍没有睡意。听到床头的手机忽然震动了一下,他急忙打开手机,果然是女儿发的微信。王婷说他们还在培训,至于几点结束不太清楚。
女儿舟车劳顿,这么晚还在培训,王卫国很理解,他觉得疫情严重,每个医护人员肯定都要连轴转了。心疼女儿,王卫国回了句:“工作重要,也请爱惜身体!”王卫国用“请”字来提醒女儿,既有含蓄的请求,也有父亲的威严。
“等你胜利归来,我们都去机场接你。
你是咱家的英雄,是爸爸的好闺女!”
来到武汉的第二天下午,王婷就和同批来的山西省119名医疗队员进入感染病房,开展危重病人救治。
投入工作后,一个班值下来要穿七八个小时的防护服,不吃不喝,有时里面衣服全都湿透了,皮肤瘙痒也不敢挠。王婷皮肤不太好,每次穿上防护服,只要出汗,她的肩膀和脖子就奇痒无比,但只能忍着。
身体上的不适忍一忍就过去了,心理上的冲击则要花更多时间去平复。2月4日,病房转来一位60多岁的新冠肺炎确诊患者。询问病史时,老人说,他老伴两天前去世,得的也是这个病。说这句话时,老人眼神空洞,神情迷茫。老人手里拿着很多片子,他把一堆片子递给王婷时,又抽出几张,说那是老伴的,他要保管好,到時候去殡仪馆领取骨灰时要用。说这些话时,老人语气平静,像是说一件无关生死的普通事。老人的神态,揪疼了王婷的心,当时她特别想拥抱这位老人。
此后,王婷经常鼓励安慰老人,建议他让家属带些牛奶来,以增加营养。老人沉默不语,旁边有人低声说,老人的儿子也已确诊住院了,其他家人都在隔离。那一刻,王婷不知如何接话。
让王婷情感遭受冲击的事情很多。她参与抢救一位50岁的男性患者,上了呼吸机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肝肾功能也没问题。王婷觉得他能化险为夷,可第二天她来接班的时候,那位患者的床位已经换了人。那一刻,王婷有些恍惚,内心生出一股挫败感。
遇到这种情形的时候,王婷尤其思念家人。出发前,她给家人约定:不能主动给她打电话或者视频,只能她有空了跟家人联系。
女儿夜以继日在前线奋战的时候,王卫国一刻也没闲着,除了帮老伴买菜、照看外孙,其他时间就是关注武汉及国内其他地方的疫情信息。看到医护人员感染人数上升,他的心揪得紧紧的。有时想起来有用的东西,他就在女儿微信上留言,提醒她个人防护方面的事情。王婷下班后看到信息,会给父亲发来“OK”的手势,再加上一个“笑脸”。王卫国会意,会发过去一个拳头紧握的动图,以示鼓励。
有着非典医疗援助经历的王卫国清楚,战斗在最前线的医护人员更需要心理方面的疏导,亲情则是他们最好的情绪舒缓剂。为了给女儿鼓劲,王卫国每天让外孙在妈妈微信上发段语音:“妈妈,新的一天开始了,我们和武汉一起加油!”“妈妈,护目镜别戴歪了,做好防护!”“今天我又写了一篇关于妈妈的作文,回来让你看哟!”每当听到儿子的声音,王婷嘴角就会漾起笑意,心情也会愉悦很多。
2月8日元宵节晚上,王卫国一大早让外孙给妈妈发语音:“妈妈,我爱你,元宵节快乐!”当晚王婷在家庭微信群里发了个吃元宵的照片。原来,医院给每位参战的医护人员都定了碗元宵。身在千里之外的武汉,这碗元宵显得意义非凡。
平时,王婷几乎不跟家人视频,她怕看到亲人会控制不住想哭。2月14日晚上,王婷休息,老公接连发来要求视频的请求。王婷调整好情绪,接通了视频。儿子首先凑过来,隔屏亲吻她。接着,老公张开双臂,给她来了个隔空拥抱,还用英文表达爱意:“I love you!”王婷这才想起当天是情人节,她极力控制情绪,但眼泪还是忍不住流了出来……
当视频连线快要结束的时候,王婷没想到,一向感情含蓄的父亲也凑了过来,动情地说:“婷婷,等你胜利归来,我们都去机场接你。你是咱家的英雄,是爸爸的好闺女!”说到这里,王卫国眼圈红了,王婷的眼泪流得更凶了。不过,此时她想得最多的还是早日战胜疫情,让全国人民回归正常生活。因为只有国家好,才能有千家万户的幸福。
〔编辑: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