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盐的宝库到“天空之镜”

2020-05-19 07:52
柴达木开发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茶卡盐湖盐湖天空

2015年以来,“天空之镜”几乎成了一个网络热词,它指的是地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的茶卡盐湖。

对我来说,茶卡盐湖不是一个陌生的地方。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因为工作关系,我常去茶卡盐湖。第一次去盐湖,我看到的劳动场景是:工人们穿着长筒胶靴站在卤水中。他们在规划好的区域,用钢钻凿开尺把厚的盐盖,再捣松盐层,拿铁耙来回划拉几次,洗掉盐粒上的杂质,这才握起长柄铁勺,一勺一勺地把结晶盐捞上来,装进矿车,推到湖岸。头上烈日暴晒,脚下卤水蒸腾,盐工们挥汗如雨的那种艰辛,给我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采盐机与采盐船的先后投入使用,在茶卡盐业生产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在这两种机器的研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盐厂技术员蒋建华和王明建,我都做过采访。因为采访,我还和他们成了朋友。他们告诉我:大学毕业分配到盐厂工作以后(蒋建华1968年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王明建1969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他们的心中一直有一个愿望,要尽其所能地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研制团队一回回研讨,一遍遍试验,一天天呕心,一夜夜无眠后,他们的梦想实现了。尽管,这一批在茶卡盐厂工作的大学生,后来相继走出了茶卡,有的还离开了青海,但他们的劳作,他们的建树,茶卡是不会忘记的。

我的印象中,茶卡盐湖是一座盐的宝库。在105平方公里湖区中,蕴藏着4.5亿多吨氯化钠,据说可供全国人民食用85年。作为柴达木盆地开发最早的盐湖,茶卡盐湖以盛产“大青盐”而闻名遐迩。茶卡盐厂则是一个在盐业生产上创建过辉煌,立下过汗马功劳的企业。我在海西工作的时候,州上的财政收入主要依赖盐税,茶卡盐厂每年都以七八十万吨乃至一百多万吨的食盐产销量,雄踞全州财政支柱企业之首。毫不夸张地说,那时茶卡和柯柯两个盐厂的生产状况,与柴达木人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但我实在想不到,多少年以后,茶卡盐湖会在旅游发展上暴得大名,旅游收入超过了盐业生产收入。

2014年秋天,我和老友王文泸(原青海日报社副总编辑)、程起骏(青海地方文史研究专家)来到阔别多年的茶卡盐湖,感觉既亲切,又不乏震撼。盐湖,依然是那样碧波粼粼、平明如镜,如同冰雪一般澄澈洁白。远处,大型采盐船在游弋作业;湖畔,盐坨雪山一般巍然屹立。与以往不同的是,从岸边通往湖中心的长堤上,多了一些拍照的游客。由于小火车那段时间停运,游客只能沿着长堤徒步进湖。湖的进口处,矗立着一座座雕刻精美、各具情态的盐雕。这里真是盐的世界,车上、地上到处是盐,空气里也飘散着盐的味道,就连雕塑都是就地取材用盐做成的。那会儿的盐湖旅游,好像还达不到热浪滚滚的程度。

茶卡盐湖从年接待十几万人的小景区,迅速跃升为接待超过百万人次的核心景区,是最近一两年的事。

一向寂寞、冷清的茶卡盐湖,何以变成了与塔尔寺、青海湖、孟达天池齐名,游人蜂拥而至的热门景点,甚至被《中国旅游地理》杂志评为“人一生必去的55个地方”之一呢?是它所处环境的粗犷、苍凉和冷寂,激发了身居闹市的人们躲避喧嚣、寻求宁静的愿望?是它形成的历史以及迥然有别于海盐、井盐的生产方式引起了人们一探究竟的兴趣?是盐根的奇妙诡异,湖底世界的神秘,采盐船喷水吞珠的壮观,盐湖上日出日落的绚烂多彩,盐湖周围绿草如茵,牛羊似珍珠洒落的旖旎风光,撩动了人们的心弦?这些因素可能都有,但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茶卡盐湖是国内独一无二的“天空之镜”。

日本漫画里有个叫作“天空之镜”的地方,那儿天地相连,水天一色,水中出现的倒影缥缥缈缈,美丽无比。这个真实的场景,就是南美玻利维亚的乌尤尼盐沼。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盐湖,也是当地独有的天光、地气、水力等自然因素,经过4万年合力作用演化而成的奇幻之地。每年一到雨季,雨水落在盐湖上,乌尤尼盐沼就会出现“天空之镜”的奇观,光滑的镜面反射着令人迷醉的天空景色。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国人惊喜地发现,“天空之镜”不只南美洲有,中国也有,它就是茶卡盐湖。这样说,并非牵强附会,生拉硬扯。去过茶卡盐湖的人都知道,这里特别适合照相,拍出来的照片总是亦真亦幻,如诗如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拍摄效果?那是因为,盐湖中大量盐类析出进而形成厚厚的盐板(俗称“盐盖”),盐板上又覆盖着一层浅浅的卤水。远远望去,站在盐板上的人就像漂在水面上一样,袅袅婷婷、飘飘欲仙的美女或靓男,衬以湖里的蓝天云影,不远处黛青色的山峰,真是要多美有多美!抬头,一片蓝天,低头,仍是一片蓝天,让人分不清是天空倒映在湖水中,还是湖水融化在蓝天里……于是,茶卡盐湖的摄影作品便在近年来,迅速刷爆朋友圈。面对朋友圈里各种“天空之镜”的摄影,人们心中由宁静转为赞叹和向往。朋友圈的茶卡盐湖如此火爆,我为何不去现场一睹真容呢?当然,除了“天空之镜”独特的美景,“真爱如盐”的浪漫爱情故事,也是情侣们选择在盐湖拍摄婚纱摄影的一大理由。茶卡盐湖的旅游业发展如此迅猛,真正的原因就在这里。

对青海省盐业股份有限公司茶卡制盐业分公司来说,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升温,可以说是一种意外的收获。然而,这种人满为患、车满为患的热闹繁荣,却让盐湖陷入了生态不能承受之重。那些游人多的地方,已经失去了往日的明秀美好,出现了一片片的淤泥和黑水。人们穿着胶鞋在水中艰难移动,每次移动都带起一脚泥。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盐湖的生态环境脆弱,承受不了这么多人和他们的无限热情。它似乎已经习惯了往日的冷寂和萧瑟,习惯了伫立高原听星星低语听微风扑面的荒凉,习惯了只和少量的采盐工人、采盐船、小火车亲近。如果茶卡盐湖也能像青海湖鸟岛那样,游客都被限制在一个或几个固定的位置领略盐湖风光,那无疑会大大减少对盐湖的破坏。只可惜,到茶卡盐湖的游客几乎无一例外都要下水。下水,一方面是用盐湖高浓度的卤水洗脚,据说这样可以治疗脚气;另一方面,就是要站在湖水中拍照,拍出自己美丽的倒影,拍出潇洒和浪漫。为此,也就催生出盐湖景区出租水靴、出租各种裙子的生意,催生出网上大量流传的“茶卡盐湖天空之镜摄影指南”之类的微信、微博。

有人在互联网发帖说:旅游开发导致人满为患,已经让茶卡盐湖变成了“泥巴塘”。这样说显然有些夸大其词,但游人的大量涌入,给盐湖带来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影响,给旅游管理提出了不少严峻的课题,却是毋庸讳言的事实。

人们对盐湖命运的关切和忧虑,随后得到了回应。从茶卡盐湖旅游管理中心传来的消息:茶卡盐湖正在休养生息,茶卡盐湖正在封闭改造。改造升级后的盐湖旅游,从硬件设施到软件服务,都面目一新。湖区的人行通道、小火车轨道将得到拓展,航道也将开通,今后,游客可以坐船到湖区游览。新建的盐山观景平台、“天空之镜”广场和盐文化体验设施,将次第亮相,对游人敞开自己的怀抱。

2014年,在写给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的调研报告中,我们几个“老海西”曾经建议:茶卡依托现有的盐文化基础,进一步挖掘旅游潜力,建立“中华盐文化大观园”,以盐为内涵,开发多种相关产品,开展文化活动。根据三年来发展情况的变化,我还想做点补充:在保护中开发,应该是盐湖旅游须臾不可忘记、须臾不可动摇的原则。造物主将它的神来之笔“天空之镜”赐予茶卡,此乃柴达木之幸,青海之幸,中国之幸,我们如何能不对这宝镜百般呵护万分珍惜呢?如果“天空之镜”在我们手里蒙尘染垢,甚至被失手打碎,那该多么令人遗憾,多么令人悲伤啊!

猜你喜欢
茶卡盐湖盐湖天空
美丽的茶卡盐湖
山西运城:冬日盐湖色彩斑斓
盐湖又见火烈鸟
天空之镜
山西省运城市:春来盐湖美不胜收
“天空之镜”茶卡盐湖
相约茶卡,诗歌可以抵达的远方
茶卡盐湖:不仅仅是天空之镜
山西运城盐湖迎来火烈鸟栖息
一和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