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昌隆 谢福岑
摘要:现阶段,随着我国电力系统向智能化方向发展,社会各界对电网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关注度逐步提升。变电站二次系统属于智能电网控制和监视的核心系统,其稳定性和安全性直接决定了电网运行质量的高低。智能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的运行模式和架构设计均有所不同,这就决定了它们的检修方式和实现技术也存在差异。本文通过多年来运用大数据技术对变电站二次系统检修数据的分析与研究,总结出了一套基于变电站二次系统检修大数据管理平台的预防性精准检修技术与方法。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二次安装;继电保护;关键措施
1操作票简介
1.1操作票
操作票是指在电力系统中运行电气操作的书面依据,包括调度指令票和变电操作票。需要填入操作票的电气操作项目如下:(1)拉、合断路器;(2)拉、合断路器后的检查;(3)拉、合隔离开关;(4)拉、合隔离开关后的检查;(5)挂接地线前对线路进行验电;(6)挂、拆接地线;(7)装(投)取熔断器;(8)检查电源电压、电流值;(9)合隔离开关前检查开关已拉开;(10)拉隔离开关后检查开关应拉开;(11)并、解列前后检查变压器负荷分配;(12)改变配电变压器分接开关的位置等。操作票执行步骤首先是发布和接收操作任务,填写操作票,经审核批准与模拟操作后,发布执行命令;然后现场依据操作票内容进行操作后,进行操作复查与操作汇报;最后盖章记录完工。
1.2操作票与检修工作关系
操作票最初接受的操作任务来源于检修票。电力系统中,设备无论是计划检修还是临时检修,都需要提交检修票。其涉及有电力系统设备的检测、检查、维修、保养等内容,整体来讲,检修票不但是检修部门对检修任务的详细表述,同时还是调度部门进行操作票制作的核心根据。当检修部门有检修计划需求时需要经过如下步骤:第一步,提交检修票供调度运行部门进行审核批准;第二步,根据检修票的工作内容,运行部门有关人员(以下简称运行人员)需填写操作票,为检修申请创造检修条件;第三步;现场进行操作票执行以后,方能正式进行检修作业;第四步;检修作业完成,告知调度部门,工作人员需要制定另一张操作票,恢复电网设备之前状态,工作全部完成。
2变电站二次系统检修的主要内容
变电站二次系统的檢修主要针对过程层和间隔层的设备,涉及工作站层的检修内容较少。二次系统设备检修一般来说比一次系统更为抽象,检修的主要内容为网络、通信问题和直流与交流电机的控制问题。具体来说,工作站层的检修主要针对工作站的操作系统,包括CPU、内存和网络带宽的占用率等,在定期检修时主要升级工作站的系统补丁和防病毒软件,杜绝信息安全事故的发生。另外,还需要对变电站二次系统实时数据库的响应性和监控管理软件的响应性进行检查,同时对数据库的操作日志等进行备份,将预防性检修理念深入到工作人员内心,尽力避免非停事故的发生。间隔层的设备检修相对来说比较烦琐,主要体现在GOOSE联闭锁信号能力测试、GOOSE控制保护能力测试、控制功能的正确性和响应性测试、设备模型读取验证测试、内存性能保护测试、对时钟同步服务进行校正等。变电站二次系统过程层的检修包含合并单元采样同步和正确性的维护,主要包括校对时钟系统的时差,以及对各网络接口、线路的测试。智能开关的检修主要是开关对于指令的完成情况和开关监测状态进行测试,也包括对网络通信设备和接口的检测。
3智能变电站二次安装继电保护关键措施
3.1“投检修态”压板
对于智能变电站二次安装继电保护过程来说,核心在于“投检修态”压板设备。在检测的过程中会出现“test”字样,这种情况下可以在别的设备中检测到更多二次安装继电保护的信息,能让工作人员的判断更具科学性。“投检修态”压板会被称为最为关键的核心设备,另一个原因是按照压板的性能分析,其可以保障二次检修工作的顺利展开,在当今社会发展大背景下,市面上出现的投检修态压板类型繁多且质量无法得到充分保障,厂家在生产过程中经常忽视信号提示功能,导致只能简单地呈现压板状态而没有更多地体现出二次安装的信息,从而影响了工作人员的检修进度,甚至会影响下一次的二次安装工作。但这些问题的处理并不是简单的安装问题,也可能是由一些其他的外界因素导致,所以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及时做出判断,充分保证“投检修态”压板的高效使用,最终达到检修的精确性、稳定性。
3.2软压板投退
在智能变电站二次安装继电保护过程中,最复杂的一个环节是软压板投退,软压板投退操作之所以复杂,一方面是因为其涉及GOOSE的失灵启动、间隔软压板投退等内容;另一方面是因为该环节在后期系统正常运行和维护检测中占衔接作用,该环节的正常运行会保障后期智能变电站的顺利开展。
3.3光纤拔除
智能变电站如果处于停电检修时期一般会采取跳闸脉冲这一方式,充分覆盖每一个电回路,如果有些光纤未处理好,那么其他零部件也可能会出现问题,会加剧设备正常运行的风险,更甚者会引发其他难以估摸的严重后果。所以在实际的智能变电站运行过程中,如果出现任何插曲都应尽量避免采取光纤拔除这种操作形式。对于刚开始运行的智能变电站,相关监管人员应该定期及时对系统参数进行调整,做好跳闸逻辑的检修工作,保障智能变电站的顺利运行。
3.4合并单元的二次安全方法
智能变电站在二次安装的时候需要电流和电压的双重保障,不能随意使用。一般情况下会使用三相电子式电流和电压互感器这两种装置,有时工作人员也会合并这两种装置来应对双重化配置。如果发生意外,那么第一套的单元出现各种问题会导致电流电压紊乱,这也会引发连带效应如母线无法及时处理、引发第二套单元出现问题等。应对这种技术问题通常采用预先检测的方式处理。首先,根据之前的投检修态的方法将压板放入;其次,把发送碾压板拿出并及时发出通知信号;最后,处理好已经拿出的线路中出现问题的碾压板,尽快处理断路器失灵的状态。
结语
综上所述,在变电站二次系统检修技术中加入大数据技术,一方面能有效提升变电站二次系统的检修效率,使检修的计划性更强,检修行为更加可控;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大数据分析,节约检修成本,为变电站二次系统的管控措施升级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国柱.智能化变电站二次系统调试及检修方法研究[J].价值工程,2016,35(30):66-68.
青岛电气工程安装有限公司,山东青岛 26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