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策 刘丹
家有俩娃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但是当俩娃争夺父母的宠爱的时候,事情就变得不妙了。其实,任何感情都不可能“一碗水端平”,该“偏心”的时候就得“偏心”。
两个孩子在同一时间都只要妈妈抱的情况特别多,我们最大的担心就是“顾此失彼”。小宝的“求抱”经常是因喂奶这样的“刚需”,而大宝则是在验证“妈妈是不是还爱我”。遇到这类“史上最难”选择题的时候,我这个爸爸能做点儿什么呢?
故事笔记
昨天我们一家人待在家里,玩得好好的,4个月的儿子突然大声哭闹起来,孩子的妈妈本来手里拿着玩具正在逗儿子,看到儿子哭只好停下来,放下玩具,把他抱在怀里,一边查看他出了什么状况,一边不停地安抚。本来在一边安静玩耍的女儿(2岁6个月)看见了,立即站起来跑到妈妈身边,大聲地叫喊着要妈妈抱。妈妈和她解释说:“你稍等一下,妈妈只能先抱一个。弟弟可能是饿了,妈妈要喂喂弟弟再抱你。”可是,女儿完全不听妈妈的解释,继续大声叫喊和哭泣。我赶紧走过来对大宝说:“爸爸可以抱你呀!”结果女儿看都不看我,还挥手不让我碰她,一个劲儿地只要妈妈抱。
我和老婆都有些焦虑:弟弟和姐姐同时都有很强烈的需求,都需要妈妈的拥抱和安慰,虽然我们很想让他们两个的要求同时得到满足,但是客观情况下确实只能满足一个,该怎么办呢?我们很担心顾及其中一个孩子而忽视了另外一个孩子的感受。二宝的需求更急迫和需要及时回应,但是大宝的需求明显更是来自于心理上的需要,似乎没有孰轻孰重。
实践笔记
我可知道我女儿的脾气,一旦哭闹起来不得了!如果没能成功安抚的话,她甚至可以连续哭1个小时。而且当时女儿哭闹的原因是只要妈妈抱,其他人都无法安抚,所以我焦躁地在一旁不知怎么办好。最后,我突然想起来刘丹老师告诉过我一个二孩家庭中的“秘密”,决定尝试一下。
于是,我对女儿说:“大宝,爸爸带你去吃糕糕(指女儿爱吃的雪糕)吧!爸爸只带你去,不带弟弟去,也不带妈妈去。”
女儿听我这么一说,居然停止了哭泣,用大眼睛瞪着我,嘴里喃喃地重复道:“弟弟不去,妈妈不去,大宝去,爸爸去。”嘀咕嘀咕着,她笑了。然后得意地看了一下妈妈和弟弟,离开他们身边,利索地穿好鞋,准备和我出门去买雪糕。
老婆一开始和我一样都很焦虑,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只能抱着弟弟,然后一个劲儿地对女儿讲道理。但女儿不管不顾,只站在她身边哭,拉扯着让她抱,而弟弟受到这种不安的气氛影响,哭得也更带劲儿了,简直一团糟!结果,她看见我对女儿说完这句话之后,女儿居然停止了哭闹,甚至马上将被我带离现场,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思考笔记
女儿一不高兴就哭,一会儿是这样的原因,一会儿是那样的原因。这次哭闹的原因让我们很清楚,同时也更为难。这种时候,如果我们总是不由自主地用向女儿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去对待女儿,她就会哭得更凶。我想,这种方法,大概是我们太希望女儿能反过来照顾父母的感受导致的,希望她理解此时妈妈更需要照顾弟弟,理解家有两个孩子的父母的种种为难。这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不是要求太高了?!在这个时候,我想我需要看到孩子看似“无理取闹”或“无厘头”哭闹的心理需求,再有针对性地去安抚会更有效果。尽管此时,作为爸爸,我无法代替妈妈去拥抱她,但是我可以用“我独自和你在一起”的方式,做到让女儿从另一个角度感觉到她是独一无二的,只有她能和我一起去做一些对她有诱惑力的事情。
我想,其实对于孩子所有发脾气的行为,也许最好的方法都不是讲道理,而是“看到”孩子当下最需要的是什么,然后用这种需要去转移她的注意力。
专家点评
父母与“大宝”的永恒联结
二孩永远不知道家里的一个秘密,就是爸爸妈妈当初和大宝体验过怎样的亲密。无论爸爸妈妈为了照顾二孩而忽略了大宝多久,都有一个桥梁,可以快速地把大宝和父母重新联结在一起,那就是大宝作为家里第一个,也是唯一宝贝的那段时光,和那段时光中无数美好的记忆。
为人父母,这样一次人生最重大的角色转变,是借由第一个孩子的降临带给每一个人的。初为人父、初为人母的焦虑、辛苦、喜悦、担忧、期盼、疲惫、混乱等诸多感受,像风暴一样,席卷生活的方方面面,让人终生无法忘怀。而年轻力壮、憧憬未来的新晋父母投注在第一个孩子,曾经是唯一的孩子,也可能永远是唯一的孩子身上的热烈期盼、细心爱护、浓烈关爱和殷切厚望都是无法复制的。
因此,无须担忧,不必焦虑,毋庸求证,只要在大宝嫉妒二孩的时候,用简洁的语言、迅速的行动,唤起亲子间独有的、曾经的、深藏于身体和心灵中的、永远不会忘记的亲密,就会让父母和大宝重新体验到强大的联结,从而平静身心,平息焦灼。
二孩的父母可以像本文作者一样,写一份清单,回忆起大宝生命最初两年中的重要物品和事件,比如,喜欢的玩具、经常一起玩的游戏、大宝喜欢做的事等。一旦大宝情绪波动,立即按照清单行动—拿出大宝喜欢的物品,或者立刻带大宝去做喜欢的事。
请记住,永远不要在大宝悲伤甚至愤怒的时候讲道理!要把他紧紧地抱起来,走到一个安静的地方,悄悄地告诉他:你永远是我独一无二的大宝!
刘丹
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博士毕业。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注册系统督导师(D-06-42),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婚姻与家庭心理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委员及家庭治疗学组常务副组长。德国海德堡大学医学心理研究所访问学者,德国德中心理治疗研究院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