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春天,《父母必读》杂志创刊,
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为她题写刊名,时任全国妇联主席康克清欣然为她写下了开篇语。
这是新中国的第一本家庭教育刊物,
也是第一本面向家庭介紹母婴健康知识和家庭教育理念的科普杂志。
如今,这本杂志走过40载,出版超过500期,
我们请教过的专家学者近千人,发表过的文章达数万篇,
传播的科学养育知识和提出的养育主张更是不计其数。
这次,我们将以“致敬”为题,深切感谢那些曾经以及正在与《父母必读》杂志同行的40位专家;
从儿童观、儿童健康、教育、父母自身成长以及家庭关系五大方面梳理了40个我们曾经提出过的、认为比较重要的养育主张。
希望这些养育主张也能再次帮助父母们厘清养育思路,让我们一起陪伴孩子成长,
将一个身心健康、道德品行良好的孩子带入成人社会。
从1980年到2020年,我们要感谢的专家太多太多,何止这40人。
我们想和父母们分享的养育观念太多太多,何止有40个。
我们想陪伴家庭走得更远、更长,40年,只是开始。
第一部分
即使是整天琢磨孩子的人也会发现,我们对孩子的了解和发现跟孩子本身那广阔的世界相比,仍然显得浅表和机械、空洞和主观。
我们应该放下很多对儿童的固有概念,卸掉那些约定俗成的包袱,重新认识孩子。
我们的儿童观
儿童观决定着我们怎样看待孩子,怎样实施教育。我们的历任主编都是儿童的守护者,他们的儿童观深刻地决定着这本杂志的办刊宗旨、专家阵容和选题角度。可以说,《父母必读》的40年,是一直保持与孩子站在同一高度,用同一视角去看世界的40年。这样的儿童观,可以帮助我们引领父母学会观察孩子,了解孩子,耐心等待孩子,然后在他的成长中给予适度的爱与帮助。
儿童是独立的个体
我们的主张:尊重孩子
孩子既不是私有财产,也不是“别人的孩子”;孩子既不是缩小版的成人,也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小东西”,他是独立的个体。
尊重孩子,不是蹲下来和孩子说话的姿态,而是在心中真正摆正孩子的位置。我们和孩子是一架天平的两端,但是这架天平很难平衡,不是我们有意无意地翘到了天上,就是孩子糊里糊涂地成了“小太阳”。因此,不断地摆正、调整孩子和我们的位置,关乎我们如何看待儿童,也关乎我们如何对他进行教育。
尊重孩子,意味着我们愿意保持耐心,不将孩子的童年看作是果实成熟的季节,而仅仅视为播种的季节;意味着我们愿意放下固有的模式与期待,去接纳孩子,乐意配合他的天性让他发展,而非我们自己的需要;意味着我们愿意相信生命自身会带来讯息,不盲目地向外部世界寻求答案,而有信心在陪伴与互动中找寻属于我们自己的养育智慧;意味着我们愿意相信孩子的多种潜能,乐意将他当作家庭主人,而不仅将他当作临时造访的小客人,以日常生活小事为元素,培养他面对未来的能力,和他一起承担责任。
儿童在不断成长
我们的主张:了解孩子
孩子在不断地成长和发展,我们要了解,孩子的成长是有规律可寻的。了解了这些规律,我们在面对孩子的时候,就会从容许多,知道什么时候该给孩子什么营养,什么时候该和孩子玩什么游戏,什么时候该给孩子密切的关注,什么时候开始给孩子建立规矩,什么时候该给孩子多大的成长空间……
了解孩子,还在于知道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速度,每个孩子会有自己独特的气质特征,每个孩子认知世界的方式也会不一样。这就要求我们愿意观察孩子,善于发现孩子,然后为孩子提供适宜他发展的空间和环境,在适宜的时间提供适宜的帮助。每个孩子都有很多种发展的可能性,如果所有的孩子将来都能在不同的领域根据自己的兴趣发挥出自己的能力,那么这个世界就会呈现出多样性,人的生命也因此变得丰富、璀璨。
了解孩子,还在于了解孩子的精神需要,比如当孩子任性的时候,我们能否看到积极的一面:孩子对未知世界的探求,对自己认知能力的自信,对困难克服的意志,等。
儿童是需要保护的
我们的主张:守护孩子的权利
儿童权利是指每一个儿童,不论出生在哪里,父母是谁,都应该获得水和食物、居住的地方、卫生服务、教育,以及生理、心理方面的保护。尊重儿童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既是教育者不可逾越的底线,也是儿童健康成长最重要的保障。联合国制定的《儿童权利公约》以及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是我们每一位成年人都应该学习、重视的内容,我们要守护好孩子的权利,但是也要时刻提醒自己:作为父母,别首先剥夺了孩子的权利。
这听起来似乎不太可能,但实际上,我们真的有可能在无意间侵犯或者剥夺了孩子的权利。比如我们普遍重视孩子受教育的权利,但是是否能捍卫孩子玩的权利?很多时候,玩对于孩子来说几乎成了一种奢侈,也成了父母对孩子的恩赐或者是讨价还价的筹码,随时都有可能收回。
但是,游戏不仅是孩子的权利,也是孩子生存的需要。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的大脑和身体都要做出相应的反应,其实是孩子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
儿童有着巨大的成长潜力
我们的主张:信任孩子
每个孩子都有成长的潜力,每个孩子都有“向善”“向上”的意愿,信任会使孩子的自尊、自重、自信不断得到强化,成为实现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
信任心理机制在形成孩子良好心理品质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许多父母都希望孩子能早点独立、有能力,然而,对孩子的力量却总是缺乏正确的理解和估计,对他们的生活、学习、游戏、交往等,常常是聒噪不休的指点,无微不至的照料,干预过多,操办过多。这种缺乏信任的心理投射,导致孩子消极的反省:“我不成熟。我什么也不懂,我什么也不会。”久而久之就形成怯懦、软弱、退缩和依赖的性格。不少父母试图寻找与孩子沟通感情的途径,往往不能如愿以偿。其实,这不是由于缺乏爱,往往是因为缺乏信任。
大量的例子表明,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信任时,往往会格外珍惜,做事小心,力求维护自己可以被信任的形象,亲子间也会出现愉快、亲密、和睦、宽容、合作的气氛。相反,当孩子感到自己不被信任,逆反心理也会膨胀,甚至铤而走险,产生极大的破坏力。
儿童是充满灵性的
我们的主张:向孩子学习
婴儿想哭就哭、想笑就笑,而且笑得灿烂,哭得尽兴,完全由自然机杼所触发。幼儿做什么事总是全力以赴,无恐无忌,也毫无功利心,不计得失。孩子身上似乎确实存在着这样一种力量,一种超脱,一种生命的自在与惬意。成为父母,使我们可以天然地得到一个榜样,可以重新认识生命的本质,重新获得生命原初的力量。
向孩子学习,如居家观“日出”,可以心生希望,充满活力。向孩子学习,我们便能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恢复童心,与童年的自己再度相遇,更加知道如何与孩子相处。向孩子学习,我们能不断地发现孩子的特点和优势,这对于教育者来说,已经成功了一半。向孩子学习,能让“与孩子一起成长”不再是一句空话,我们确实能在养育的不同阶段,从孩子身上学到不同的东西,反思自身的不足,与孩子一起分享知识、分享快乐、分享看法、分享一同成长的喜悦。
第二部分
健康孕育,自然养育,重视生命早期发展,更新健康观念,提升健康素养……
拥有良好健康理念与生活方式的家庭,才能养育出健康的孩子。
知识以外,我们更想传达的健康观
1980年,《父母必读》杂志成立以来,就得到了很多一线医务工作者的无私帮助。他们中有著名的医学专家吴阶平院士、郎景和院士、丁宗一教授、黄醒华医生等,先后更是有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湖南省儿童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首都儿科研究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等多家医学权威机构的医生、专家,成为《父母必读》杂志健康版块强大的专家阵营。真心地感谢为《父母必读》杂志撰写过科普文章以及接受过采访的所有医生专家们!
从创刊号起,北京妇产医院的4名医生就在杂志联合发表了文章《写给将做父母的人—孕期须知》,杂志上还给出了我国城区儿童的身高、体重、头围、胸围计量表,方便父母查看孩子的健康指标,从第2期开始,我们开始谈婴儿的疾病、饮食、用药和发育。40年来,关于父母们最关心的儿童健康话题,我们從未有过一丝一毫的懈怠,总会在第一时间请教专家,将可靠、严谨的科学知识通过杂志进行普及和传播。
40年来,我们普及过大量的儿童健康知识。这次,我们只是从孕产、生长、营养、预防、疾病、健康教育这些方面提取了我们认为较为重要的主张。再次强调,这些主张不仅是我们想传达的健康知识,更是我们想和你分享的健康家庭观。
养育健康宝宝,从孕期开始
对于胎宝宝来说,来自母亲的营养以及避免接触各种致畸源,对宝宝大脑的健康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从孕期开始,宝宝就对安全有着强烈的要求,母亲在怀孕时心情愉快,不紧张,不焦虑,就是对腹中宝宝最好的“胎教”。与其说悦耳的音乐,温馨的家居环境,包括准爸爸的关怀能对胎宝宝有哪些影响,还不如说这些能让母亲的心情更好、更平稳。
不仅是大脑、听觉、视觉、味觉和触觉从胎儿期就开始发展,孩子的免疫系统也在胎儿期就开始备战,这也就是为什么希望孕妈妈在饮食上要保证充足和均衡。胎儿出生时的体重,与他的心肺功能和未来患病率等息息相关,这也就是为什么希望孕妈妈要严格进行体重管理。
想养育一个健康、聪明的孩子,必须从孕期开始。孕妈妈的定期产检、营养保证、适度运动、规律生活以及愉悦的心情,哪个也不能少。
自然养育,尊重个性化成长
每个孩子出生的情况不一样,成长的速度不一样,包括获得的家庭健康遗传因素也不一样,因此,最好的养育方法是遵循他的个体情况自然养育。生长是一个个性化的过程,不是能用一个框架和标准就能解决的,如果总想根据标准强行改变个体自然成长的规律,付出的代价也许会很大。父母应该知道怎么评估自己的孩子,怎样把握好自己孩子的成长轨迹。
每个孩子都是天然的个体,只要感觉不舒服就会反抗,有时候多一口饭,甚至多一粒米也不吃,吃得不对就是一厘米也不长。因此,最好的养育永远不是机械化养育,也不是目标式的管理,而是尊重生命,遵循每一个孩子自然成长的轨迹和规律,通过各种引导让他长得更好、更健康。
早期营养,给“营养素银行”存“款”
把握好孩子每日的营养素摄取,不仅是为了孩子今天的饮食健康,还在帮孩子积累对他一生的健康至关重要的各种营养素,这就是“营养素银行”的概念。
营养素的贮存和流失是一种生理现象,从人的一生来看,在儿童期,营养素的贮存是主要趋势,而进入成人期后,随着新陈代谢的减慢,营养素的生理性丢失会不断增加。到了生命后期,那些在儿童期摄入营养素充足的人,这种生理性的丢失速率低,发生时间晚,丢失少,体内的营养素仍能保持在一定的生理水平,使他们的身体也能维持较好的健康状态。这就让我们意识到,儿童的早期营养投入对他的一生都是至关重要的。母乳喂养、正确的辅食添加程序、充足的奶制品摄入以及足够且均衡的营养摄入,都是儿童早期“营养素银行”的储蓄,需要父母们给予足够重视。
一分预防,胜于十二分治疗
年龄小的孩子由于自身的免疫功能还没有发育完全,如果只通过原始的自然感染方式获得抗体,会让孩子的健康面临高风险。因此,通过接种疫苗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是预防传染病最安全、最有效和最便捷的治未病途径。疫苗作为异体蛋白接种到人体后,会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抗体,避免患上疫苗所预防的传染性疾病。
按规定给孩子接种疫苗,虽然琐碎麻烦,但是这一分的预防就胜过孩子得病后十二分的治疗。目前,国家的免疫接种管理已经非常成熟,只要按照孩子的预防接种证上的内容,就会对疫苗接种有一个明确、清晰的认识。这个小本本上详细地记录着孩子从出生到上大学的疫苗接种情况,包括国家相应的规定和疫苗知识,是孩子一份重要的成长档案,建议父母像收好身份证一样收好这本预防接种证。
孩子生病,别焦虑,适度治疗
生病是孩子成长中必经的过程,没有哪一个孩子能躲得过去。孩子从来不生病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生病是孩子获得免疫力的一个重要方式,正是在与病原微生物相遇的过程中,孩子的免疫系统才会不断壮大,直至成熟。通过生病获得的免疫力是一种主动免疫,主动免疫是人体内最强、最持久的免疫力,这部分免疫力可以持续很长时间,甚至保持终生。
孩子不生病不等于免疫力强,生病也并不代表他的免疫功能低下。但是,孩子生病后,能够很快痊愈,这就说明他的免疫力是强的;如果反复生病,而且病程很长,或者用药也很难控制病情,这才是免疫功能低下。
孩子常见的感冒发烧等病症,快速用药、快速抑制住症状并不利于孩子长远的健康。怎么吃药,吃多长时间,都要听从医生的安排,不要随意给孩子加药或停药。
营养均衡,从采购开始
给孩子好的营养,不是让他吃得越多越好,而是要注意营养均衡。“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中国居民平衡膳食餐盘”、“中国儿童平衡膳食算盘”以及《中国7~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是我们为孩子、为家庭进行均衡营养配制的重要参考。
讲究均衡的营养,其实在选择和购买食物时就应该考虑到不同的食物所含的营养特点,进行搭配购买,否则回到家中就不可能烹调出营养均衡的食物,就好比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项调查显示,和营养状况良好的儿童相比,营养不良(包括营养过剩)的儿童家里价值低的食物较多,食品品种也少。可见,家庭中的营养均衡从食物采购时就开始了,父母购买食物的行为直接影响到孩子营养的摄入。
意识到了这一点,我们不仅能从采购环节就开始进行营养搭配,还能把对孩子的营养教育融入日常的采购中,让孩子了解食物的营养知识、对人体的作用以及一些搭配技巧,也是很重要的生活教育。
健康素养,儿童成长必修课
孩子对自己身体的好奇是与生倶来的,尤其是随着他的成长,他一方面惊讶于自己掌握了越来越多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惊讶于身体出现了很多不可思议的变化,最喜欢东问西问。孩子提出问题,正是父母进行健康教育的好时机。当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是医生,正好借机和孩子一起学习健康知识,提升健康素养,比如了解身体是如何工作的,生病是怎么回事,怎样保护自己的身体,生命从哪里来,等等。提升健康素養,不仅使孩子掌握了更多的健康知识,对于规律生活的养成、自控力的提升,包括对生命的珍惜和尊重,都有诸多潜在的益处。比如孩子的安全问题,如果早些让孩子了解自己的身体,知道什么情况会使身体受伤,提升什么样的能力更有助于自我防护,就能让孩子离开我们的视线的时候依然有自我保护的能力,也不会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过度限制。
健康的人生,不仅包括身体的健康,还应有良好的健康习惯,有积极、乐观的心理素质。提升心理健康素养,不仅要爱孩子,父母更要懂点儿童心理发展的知识,也可以和孩子一起了解情绪是怎么回事,讨论社会交往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共同积极地探索自我、乐观向上,铺就未来幸福人生的成长底色。
第三部分
好习惯培养、道德发展、分享、挫折教育、亲子共读、脑发育、创造力、媒介素养、性教育……
这些听起来时髦的词,都是我们40年来反复倡导的经典教育主张,同时也赋予了这些观念更科学、更客观、更根本的解读。
家庭教育,40年来我们的经典主张
1980年,正值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社会出现巨大变革,这让很多家庭突然感觉束手无措,不知道该如何教育孩子,也不知道孩子的未来会是什么样。此时,《父母必读》杂志应运而生。
时光一下子过去了40年,中国再次面临巨大的发展变化,由科技主导的全球变化也让人应接不暇,父母们依然焦虑不安,不知道该如何去养育一个将面对未知世界的孩子。还好,依然有《父母必读》杂志的陪伴。
对于“将健康、快乐、幸福,有良好道德品行和价值观的孩子带入成人社”这个办刊宗旨,我们初心不改。对于“在了解儿童身心发展基础上进行家庭教育”这个方法论上,我们更是从无违背。
这些家庭教育主张并不是我们刚刚提出的,它们有的是创刊号上专家观点的摘编,有的是20世纪90年代的杂志文章整合,但是它们在今天仍未过时,仍被我们用各种新鲜视角和现代方式反复传播。只能说这本杂志自创刊之日起,就有着前瞻的教育眼光,有着“时刻想着未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培养身心健康的孩子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和重要环境,家庭教育理念决定着我们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重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晨起刷牙,饭前洗手,这类卫生习惯使人们一辈子受用;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使许多人夺得了更多的时间;遇事当前总是先想到别人、想到集体,而不是先替自己打算,这样的人道德品质自然高尚。这些都是良好的行为习惯。
习惯养成后看上去“如自然”,但是养成的过程却并不是自然发生的。“树大自然直”并不符合自然规律,更不符合人的成长规律。为了让孩子少付一些不必要的代价,少走一些弯路,我们要重视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但是,养成是一门教育艺术,需要父母去琢磨、去把握、去实践。
道德培养,环境比方法更重要
有道德的孩子不是指那些善做好人好事、表现出乐于分享或者爱帮助别人的孩子,因为孩子的这些行为很有可能是我们教给孩子的方法,却不是孩子对道德的需要感。当然,好的行为有助于发展孩子的道德,让孩子逐渐对自己的行为有所认识。
我们所说的有道德的孩子,是指他在社会中能不断地努力理解人际交往的问题,不断地思考道德准则,思考与别人的关系,有着自己的推理和判断的孩子。因此,真正的道德品质的培养,需要的是给孩子充满美德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发展出自己的道德观。
传递真善美,让人格之鼎稳稳站立
父母对孩子实施人格教育,就是要引导孩子追求真、善、美,并为孩子创设真、善、美的家庭环境。陶行知先生曾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有真,才会有善和美。孩子的心灵是纯真的,呵护好这份纯真,不让这份真丢失,就是我们对孩子的最好引导。诚信、友善、宽容,这不仅是在培养一个孩子的核心价值观,其实也是给他搭建进一步社会化的阶梯。孩子不仅是家庭的,更是社会的,这些来自于“善教”的品质是孩子立足于社会的基础。美的教育并不仅仅是绘画、乐器的技能学习,而应让孩子多在大自然中、在生活中、在艺术氛围中感受美,接受美的熏陶。美还是一种情感体验,父母积极的生活心态和愉悦的情感同样是在给孩子营造美的环境。
让孩子做家庭的小主人
现在有不少家庭,在无意中把孩子应该承担自己的责任的机会,用-各种方法给剥夺了,不让他有机会为家做各种事,承担各种责任,这样会让孩子认为——这只是你们的家,不是我的家,和我没关系。因为他没有参与这个家的家庭建设,也没有任何做主的权利,实际上,这也剥夺了孩子对家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要让孩子感觉这是他的家,他是这个家的小主人,其实也不难,只需要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饭前为家人分碗筷,出门前随手关灯是他的责任、他的事。让孩子对家有所贡献,他就会认为自己是家里真正的一员,而且是重要的一员,对家也会更有责任感。
让孩子学着爱父母
父母不仅要给予孩子充分的爱,还要让孩子学着付出爱。亲子间爱的双向交流才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助长剂。只知道向父母索取爱,而不懂得给予父母爱,这样的孩子是不会真正理解和接受包括父母在内的所有人的情感和行为的,他本人往往也难以被别人所接受。要相信,孩子对父母无论多大的付出都是应该的,都是不过分的。
让孩子爱父母,也是在教孩子爱的能力,培养孩子表达爱的方式和习惯。关心他人,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这不仅仅是对孩子的要求,更是在帮助孩子进行积极的内在能量的积累。一个人的心目当中如果没有任何别人,他其实也是感觉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的。
让孩子有分享的自信和快乐
未来世界,我们更需要分享。如果一个孩子的思想根子里没有“分享”,其实对他的个人成长是不利的。但是想要分享,就要有分享的自信和习惯。
教给孩子分享,并不是單纯地让孩子把自己的物品分给别人,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一个培养孩子自信心的过程。如果孩子能理解和体会到,分享后自己并没有失去什么,反而是得到了很多,那么他自然就会喜欢并习惯分享。让孩子体会到分享的乐趣和收获,是比教给孩子分享这个行为本身更重要的事。
让孩子感受一个“难”字
要培养赢得起也输得起、在不利和艰难中百折不挠的孩子,就要让孩子有输后再赢的机会,有克服了困难后取得成功的体验。孩子只有在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时,才能确信自己的力量,才能有更大的勇气去克服新的困难。这个过程本身就是意志力培养的过程。
家庭是孩子的加油站,父母首先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水平,创设适当的任务情景,并提出符合孩子实际情况的努力目标;要欣赏孩子的每一点成功,关注孩子的努力过程;对于孩子遇到的困难,父母要给予具体且有效的帮助,并不是说凡事都撒手不管;要不断给孩子提出新目标,任何一个目标都要有一定的挑战性,必须付出一定的努力、克服一定的困难才能达到。
别让孩子远离生活
生活是最好的教育。孩子最初的学习、发展都是在生活中完成的,最有效的学习其实也是在生活中发生的。生活中的点滴小事都蕴藏着智慧的种子,值得父母把这些种子挖掘出来用以养育。只要父母自己热爱生活,也没有把孩子从真实的生活中隔离出去,就能借助生活的各种时机帮助孩子进行学习,提升能力。
让孩子在生活中多动手,他就能学会自立;让孩子在生活中多体验,他就能成为一个情感丰富的人;让孩子真正地了解了生活,懂得如何承担生活责任,他的学习主动性和动力也会被激发出来。
这样做,孩子发展得会更好
儿童的身心发展有规律可循,建立在这些发展规律上的教育,是有效教育。父母越了解孩子,家庭教育就越有成效。
玩,是重要的学习
这个世界,已经不缺学习知识的渠道,缺的是学习知识的动力。因此,培养孩子主动学习的意愿和能力显得弥足珍贵。其实,玩就是主动学习的契机,孩子的学习,大部分是从玩中产生的。在玩耍中,孩子会主动调用感官、肢体、情感甚至身体的所有部分与外界进行互动,汲取大量的信息。我们也很容易能在孩子的玩耍中,发现孩子的特点和兴趣,为孩子创设更好的发展环境。
玩还能让孩子与需要学习的知识、技能之间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甚至在成人后,把玩的精神融入工作、生活中,一生受益。玩是孩子最重要的事,会玩的人是有福的。
想要发展好,并用左右脑
人的大脑两半球的功能既有分工,又紧密联系。儿童的学习和许多行为活动都是通过双脑协调才得以顺利完成的。以绘画为例,虽然想象力和色彩是右脑所擅长的,但是完成一幅画作并不是只凭想象和涂上颜色那么简单,确定主题,选取最合适的绘画材料,包括如何构图,都是一种缜密的综合分析,这又是左脑的擅长。因此,脑功能的开发必须注重两半球协调发展,单说某种活动是开发右脑的或开发左脑的这类说法不完全准确,因为脑内的活动极其复杂,并非是一个刺激就仅在一个区域、有一个反应那么简单而直接的过程。我们只需要给孩子安排好丰富多彩的活动,动静皆宜,让孩子自然地在各种活动中手脑并用,就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冲破性别框架去发展
性别像个框架,许多孩子很小就从成人的行为和态度中学会了使用性别这个“框架”,用以确认自己的活动、态度是否符合性别的规范。例如,女孩在玩娃娃,男孩看见了想一起玩,也会不好意思;男孩在草地上打滚儿,女孩想这么玩,妈妈会觉得太不“淑女”。
其实,应该在儿童的世界里少设置一些这样的性别“框架”,使孩子能共同参与丰富的游戏和运动,让女孩子去冒险、探索、尝试需要勇气和坚定的角色游戏,让男孩去体验“娃娃家”中需要的耐心、体贴和仔细。淡化性别界限,能使所有的孩子在尽可能地充分尝试和参与中进行选择,这样才能真正发展孩子的个性。
阅读点亮童年
阅读会让孩子终生受益,想让孩子爱上阅读,要从亲子共读开始。爸爸妈妈把孩子抱在怀里,一起翻书,用自己的声音讲故事,就是最好的阅读课。
优秀的图画书有着图文并茂的方式,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更加容易将儿童带入故事境界,是适合孩子的书籍。优秀的图画书中也蕴含着人生哲理和教育理念,也能对成人有所启迪和滋养,因此,不妨和孩子一起共读图画书。但是,也不要只想着买书,在家里创设适合阅读的环境也非常重要。
一方面,我们要淡化阅读的功利性,让孩子不觉得阅读是一种负担;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用好童书,把童书作为孩子学习的媒介,帮助孩子成长,提升孩子的能力,传递良好的价值观。
保护好创造力培养的动机
由好奇推动的探索,促使着一个孩子把自己的智力投入到他感兴趣的领域,而在探索中的发现,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快乐,促使他进一步探索,这便是创造力生发的良性循环。但是,探索的收获,要建立在孩子本身能力的基础上;探索的快乐,来自于孩子本身自己操作的力量。和理解力相脫节的知识,会把兴趣磨灭。父母的过度干预,也许会恰恰剥夺了孩子的探索,也剥夺了孩子能从探索中获得的快乐和自由,打断了创造力得以成长的动力循环。
给孩子真正的自由和规则
这个世界上也没有绝对的自由,没有规则的自由不能称之为自由。规则是在保护孩子,告诉孩子行为的边界,给孩子安全感。当孩子步入规则的世界时,也才能感到更加自如。
可能很多父母会以为,给孩子自由,是让孩子随心所欲,想干什么干什么,其实并不是这样。给孩子自由是为了让孩子最终能做自己,把自己的决定付诸实践。因此,凡是限制了孩子找寻自我的行为,对孩子来说,都是虚假的自由。我们需要给孩子一个能完成探寻自我的自由环境。自由的孩子其实也更自律。
把性教育和做人的教育相结合
性教育其实不应该是一种单独的、尴尬的教育,它应该和人格教育、素质教育融在一起进行。尊重孩子对自身感觉的判断力,培养孩子尊重他人的品格,培养孩子的爱心和宽容……这些都是性教育,也是做人的教育。
其中,对自身感觉的判断力,是构成孩子独立人格的一部分,也决定着孩子能否有效地进行自我保护。但是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经常削弱着孩子对自身的判断力,比如孩子说饱了仍要再让他吃,孩子说不冷非要让他多穿,孩子想维护身体的秘密父母却不以为意等,可见,让孩子能对自己的身体感觉做主,就是性教育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对孩子进行身体保护教育,才会顺理成章。
业余学琴不必太专业
学琴过于专业化是一个孩子才艺学习的误区。当父母和孩子都觉得学琴痛苦时,就到了该看看现在的学琴状态是否已远远偏离了当初学琴目的的时候了。会一门乐器演奏的技能,通常不是我们让孩子进行才艺学习的根本目的。
如果我们不想让孩子成为职业演奏者,那么是否应该付出很大的努力、花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来掌握技能,就是一个需要权衡的问题了。如果一个孩子根本没有能力达到正规化的要求,或需要付出超负荷的努力才能达到基本要求,那么是否还应该坚持“要么不学,要么学好”的原则呢?业余学琴的“学好”不应以专业化的演奏技术为标准,而应该以使孩子获得美的享受、获得音乐艺术的修养、获得丰富的人生为目标。
聪明的孩子爱运动
研究表明,大脑的结构与动作机能的发展之间存在的是双向交互作用。运动以及动作机能的不断练习、丰富和提高,可以促进大脑在结构上的完善。爬山、远足等在大自然中的运动更能调动孩子身体的各个部位,运动更有效。即使户外运动条件受限,父母把家里的环境进行安排,也可以给孩子创造出一个运动和游戏的场所,达到让孩子运动的目的。
运动的好习惯会让孩子一生受益,而父母的运动习惯则会影响着孩子,所以建议全家人一起运动,一起形成适合全家人的运动好习惯。
让媒介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
媒介对儿童的影响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是通过儿童自身的条件起作用的,与儿童的个人生活经验相联系。所以,想让媒介对孩子有积极的影响,还在于家庭的引导和示范。父母首先提升媒介素养,孩子对媒介的使用也会更多元、更积极。
良好的家庭关系使孩子不会依赖媒介来躲避现实生活中的难题,不会依赖媒介发泄自己的不满。让孩子感受到,媒介只是提供知识、信息和娱乐的工具。
父母本身有使用媒介的良好习惯,比如善于利用媒介学习、获取信息而不仅仅是娱乐。
对所选择的媒介内容有比较好的理解力和接受能力。
经常和孩子讨论媒介内容。
第四部分
在多重角色之间自由转换,善于学习,有悦纳自我的智慧,有不断进取的勇气,尽管我们都不是完美的父母,但我们可以做更好的父母、更好的自己。
关注父母自身成长我们这样看
1999年,《父母必读》杂志对当时的父母发出了一组调查问卷,问卷回收之后发表了一组文章,提出了一个值得父母反思也让父母深感震撼的问题:“有了孩子,没了自己?”
在之后的20年里,《父母必读》杂志不仅关心着父母的养育状态,也始终关心父母的自身价值体现和不断成长的路径,制作了大量和父母成长有关的选题策划。这次,想和你分享我们在这个话题中最基本的4个主张。
发现自我
母亲的无私和为家庭牺牲的精神常常被称颂。但实际上,母亲只是一位女性诸多身份中的一种。每个人都有在家庭、在社会中的多重身份,对家庭、对社会也负有他们自己的那一份责任。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女性特别不容易将自己与其他人分开,不容易与丈夫、孩子分开,因而不容易认清自己在其他方面的价值,所以在这方面要特别地努力,要不断地发现、探索、完善、提升自我,这会使生活更加幸福。
好好学习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养育孩子的任务对每个父母都是新的,要赶上时代的脚步,每个父母都有许多新功课要学,为了孩子“天天向上”,父母也要“好好学习”。
光是“了解孩子”这一项,就已经是很大的课题了,更别说还要根据每个孩子的独特性给予不同的教育方法,这就更是给每位父母出的完全没办法抄袭答案的考卷。还有这个时代的发展,给养育带来无数便利和幸福感,但也带来了困境和难题,这都需要父母不断“好好学习”,才能实现孩子的“天天向上”。
悦纳自我
我们和所有人的关系,包括和孩子的关系,首先对应的是我们与自己的关系。如何看待自己,对自己的接纳程度,也决定着我们对他人、对孩子的接纳程度。太多的育儿焦虑其实也都来自于我们无法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如果父母能够放弃完美的包袱,先做到悦纳自我,就能在与家人的相处中,在亲子关系中更加从容,也能不断地获取能量滋养孩子、滋养自己。
我们都不是完美的父母,但是方法总比问题多,积极地寻求办法就能解决问题,这是一种生活智慧,更是一种乐观而理性的生活态度。
毕生发展
有了孩子之后,父母常常将孩子的成功与否看作是自己是否成功的主要指标之一,因而对孩子的期望甚高,而放弃了自身的努力与进一步发展。但是,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毕生发展心理学认为,人的一生都在發展!有些发展的起点并不在个体出生时,而是在生命过程的较晚时期。这个理论也许可以让很多父母变得积极起来—每个人的发展,都没有“太晚”这个说法,只要努力,随时都可以开始。
无论是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还是在工作岗位上刻苦敬业,父母的努力肯定不会白费,即使可能依然在事业上并不突出,但是父母自身积极向上的状态会给孩子带来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第五部分
中国人重家,把家当成港湾,但是有时候我们又会感觉受到家的制约,对于与家人的关系不胜其烦。
所以,如何看待家庭,如何理解家庭,如何处理关系,对于一个人生活的影响至关重要。
家庭关系,难解之题也有答案
从20世纪90年代起,《父母必读》杂志就开始关心家庭关系和家庭治疗话题,为读者介绍“系统家庭治疗”理论,引进出版了家庭治疗大师李维榕的经典作品《家庭:无形之塔》《婚姻:多人之舞》。之后,著名心理学家李子勋在杂志开辟《家庭万花筒》和《约会家庭治疗师》专栏,著名家庭咨询专家刘丹、龙迪开设过《心理师妈妈手记》《友善家人》等专栏。40年来,我们采访、制作过的婚姻家庭话题多达几百个。我们在其中掇菁撷华,和你分享这些主张。
很多父母最大的困惑就是有了孩子之后,家变得和原来完全不一样了,熟悉的家人好像都变得不可理喻,自己的生活也变得乱七八糟。这种困惑有时候甚至会造成抑郁,让人无法摆脱困境。其实这是因为我们对家还是有误解,以为它是一个永久不变的房屋或壳子,而其实,家像一棵植物,或者说它也像人一样是有自己的生命周期的。
我们的主张:顺应家庭的生命周期
家是一个有生命力的自我组织,它从产生到结束要经历6个阶段:
● 解除约束的年轻人
● 婚姻关系与家庭的形成
● 养育幼儿
● 孩子进入青春期
● 成年的子女离家
● 晚年
儿童的生长有时会出现成长痛,同样,家庭的成长中也有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常常发生在家庭周期转型的过渡时期。儿童发展有关键期,家庭的这些转型期也可以称得上是“关键期”吧!相应的,针对这些转型期,也有一些关键原则:
● 源家庭(父母亲)接受亲子的分离
● 新婚夫妻培养对家庭的责任
● 接受和养育子女
● 家庭内外界限松动以帮助青少年独立
● 接受子女分离并欢迎新成员(子女婚姻对象)
● 接受代际角色的转换
就像“什么年龄的人干什么样的事”一样,家庭在不同的生命周期也会呈现出不同的变化、不同的生活重点。当我们能用生命、动态、成长的眼光看待家庭的时候,对于家庭的一切变化都不会再害怕和不解,而是能够顺其自然,甚至是提前做好准备,迎接种种变化的到来。
中国自古就有“清官难断家务事”之说,可见家庭关系问题是非常复杂且难解的。无论是夫妻关系还是亲子关系,总是有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近几年,原生家庭的说法还困扰着我们:家庭有了矛盾,到底是谁的错?是不是我们小家庭的关系不完美,都是原生家庭的罪?
我们的主张:不妨当一回家庭的旁观者
家庭是一个系统,每位家庭成员都在这个系统中发挥着作用,因此,家庭的问题也是经过无数次成员之间的互动、重复、叠加、强化才得以形成的。也就是说,当我们感觉家庭关系让人不舒服时,很可能并不是某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家庭的平衡出现了偏差。这个时候,我们不妨跳出关系的僵局,当一回家庭的旁观者,这会使我们看到平时生活中难以看到的其他家人的努力,然后共同发现一些对彼此可能都更适合的方法。
换个角度看家庭,看到家庭的更多层面,会扰动我们对关系的固守态度,使家庭的冲突与纠结自然松解。很难说一个家庭完全健康,每个家庭都既存在幸福、快乐,又存在愤怒、争吵,存在不平衡,存在结盟……这样的视角也会缓解我们的原生家庭情结,原生家庭中的某些缺陷有时候可能会成为一个人成长中的重要资源。而家庭中的所有问题也都不是固化的,系统中一点点的改变就会带动整个系统的改变,这有助于我们找到让家庭关系变得更好、让家庭系统运行得更顺畅的方式。
明知一天只有24小时,但是除了上班、带孩子、做家务,我们还想学英语、练瑜伽、学插花;我们想跟孩子谈话,又想去追剧……如果不讲究效率,时间就不够分配了。此外,现代人也会面临较多的选择,一不留神就会陷入选择困难症。现代家庭中的冲突也比较多,因为两个人的地位平等,但又来自于完全不同的生活环境。
我们的主张:家庭是需要经营和管理的
我们可以先看这样两组公式:
可见,料理好家庭的琐事、提高时间利用率对我们有许多好处。学习是当今时代的热词,那么在家庭管理上也是需要学习的。努力学习如何管理家庭,才能让自己和家人都无后顾之忧。
生活处处都是学问,需要我们用智慧去学习,生活中也时刻有艺术,需要我们用心灵去体会。比如如何用好自己周边的资源搭建养育团队,夫妻间出现矛盾什么时候是最佳沟通时机,隔代养育的问题用什么方式解决更巧妙……如果我们多探讨、多尝试,就能享受一个现代人的“管家的乐趣”,也会做得更好。
当与家人的关系紧张,经常处于相互指责的状态时,家庭很容易变成“战场”。这让我们在家内家外都将饱受恐惧、愤怒的折磨,难以享受生命的安详和美好。这样的生活,不是我们期待的幸福快乐!
我们的主张:关系的培育是需要时间的
所谓生活,就是孕育、培育和展现生命状态的一系列活动。但是疲于奔命的生活经常会让我们缺乏生命的智慧,不能悲悯地对待家人的需要和感受,很难培育友善的人际关系。其实,我们与家人在一起的时间,是培育内心友善的时间,是培育幸福快乐的时间,而绝对不是在“浪费时间”。当我们能够心甘情愿地把时间放在家庭中,就能在家庭生活中享受身心愉悦的感觉,休养生息,用丰富的生命體验滋养生命中的不同部分。然后,你会惊喜地发现,你拥有了更丰富的工作智慧,让另一个“战场”也同时平息战火,成为和平、积极、高效以及充满能量的地方。
还有一个更奇妙的地方,那就是当你能在初为父母的几年全身心地做好父母,充分地投入时间与孩子相处,亲子关系良好,那么未来无论是孩子上幼儿园、上学还是度过青春期都会更加顺利,你的时间反而是越来越充裕,生活也越来越从容。
“丧偶式育儿”这个词近几年特别流行,很多妈妈借此抱怨老公不管孩子,不懂亲子之道。而实际上,很多男性觉得委屈:当他们想小心翼翼地抱起婴儿时,当他们手忙脚乱地打翻奶粉时,得到的经常是抱怨和驱赶。离孩子越来越远的父亲,想和已经长大的孩子亲近起来,可能吗?
我们的主张:别把父亲挡在门外
女人当了妈妈后,就立刻变了一个人。这不是特异功能,而是每个女性基因里与生俱来的“妈妈基因”。孩子出生后,女性由于激素水平的变化,在生理上自然进入到母亲的角色,与孩子的日夜接触更强化了母性意识。但是男人却没有生来就携带“爸爸基因”,他们甚至在孩子1岁到2岁的时候,还没有进入到“父亲”角色。甚至和参与育儿实践的欲望比起来,他们更愿意选择退缩和旁观,因为那样至少不会因为把事情搞糟而遭到责备,引发家庭战火。
所以,好爸爸都是后天培养出来的。而且,父亲参与育儿的能力培养跟孩子的成长过程很相似——孩子刚开始独立做事的时候也做不好, 从做不好到做好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同理, 母亲不要把父亲挡在门外,什么都不让他做,更不要轻易否定他的努力,而是要给父亲更多的鼓励和机会,让爸爸逐渐找到养育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培养好爸爸的同时,妈妈其实也培养出了自己最忠实、最得力的养育伙伴。
中国文化本身有家庭融合的色彩,家庭分化不良,这是具有民族性的,没有什么对错。这种分界不清的家庭结构,使得中国大多数家庭目前形成了两代人一起养育孩子的现状,这是中国家庭的天伦之乐,但也同时造成了在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不知道谁说了算。
我们的主张:聪明的祖父母请后退一步
老一代人可以帮助年轻父母养孩子、照顾孩子,但是他们不应该负责教育,教育是父母自己的事情。如果祖父母插手教育,恐怕会形成家庭教育层面的不断冲突。因为代际之间的期待不一样。每一代人的价值观也不一样。聪明的老人应该退后一步,把教育的权利留给父母;而聪明的父母则要牢牢地抓住教育的主权,不要因为开始的偷懒给自己后面教育主权丢失带来隐患。
一个年轻的家庭就像一个人一样,首先要有经济独立和精神独立的能力,要有自己的边界,要有自己的生活理念和生活能力。一个年老的家庭同样要有自己的生活目标和打算,鼓励儿女建立自己的生活根基。
致敬,我们亲爱的专家们!
自然教育机构表面上看起来都差不多:由有自然专业知识的人将孩子带入自然,让孩子体验自然。
但其实,各种自然教育机构的理念内核并不一样。
感谢你们对《父母必读》杂志的帮助和无私的支持,
感谢你们提出过的以上这些闪光的养育主张。
它们朴实无华,总是娓娓道来,缺少华丽和嘶吼,
却掷地有声,直指养育本质,
总能在父母们最迷茫的时刻指引养育方向。
因为你们是心系父母之人,是希望每一个家庭和睦安康之人。
多少次在灯下,你们聚精凝神地为这本杂志撰稿,
多少次在繁忙中,你们抽取时间接受我们的访谈,
我们都看在眼里,铭刻心间。
真心感谢!真诚致意!
阿甲(红泥巴读书俱乐部创始人,著名阅读推广人)
鲍秀兰(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儿科教授)
卜卫(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
陈会昌(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崔玉涛(北京崔玉涛儿童健康管理中心首席健康官)
邓辉(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的主任医师、教授)
丁宗一(亚洲儿科营养联盟主席,中国医师协会儿童健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黄醒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主任医师、教授)
蒋竞雄(博士、研究员,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小儿营养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
金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郎景和(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晓清(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眼科中心副主任、小儿眼科主任、主任医师)
李子勋 (中日友好医院心理医生,著名心理治疗师)
林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儿童医院小儿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教授)
刘丹(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博士)
刘纪平(北京儿童医院儿童保健中心原主任医师、北京优生优育协会理事)
马冠生(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教授)
茅于燕(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教授)
盛晓阳(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发育行为儿童保健科主任医师)
施建农(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发展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
苏彦捷(北京大学心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孙美平(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
孙云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国务院妇儿工委儿童工作智库专家)
王慧珊(中国疾控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儿童保健部主任医师)
王坚(阿里巴巴首席技术官,中国工程院院士)
徐惟诚(北京日报社原社长,中共北京市委原副书记,中共中央宣传部原常务副部长)
薛烨(美国孟菲斯大学教育与发展副教授、芝麻街工作室顾问)
张梅玲(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熙穆(全科儿科医生)
赵忠心(北京師范大学教授、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
郑树国(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预防保健科科主任)
郑新蓉(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周海宏(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朱家雄(华东师范大学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
朱永新(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顾问)
致敬,我们历任的主编们!
许文 陶信诚 王占军 杜迺芳 徐凡
感谢你们将对家庭、对儿童的关切与真诚传承给我们,
感谢你们将一批批优秀的专家留在这本杂志里,
感谢你们用智慧和心血引领着这本杂志走过美好的40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