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伟? 席倩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手术;胆结石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019年3月于我院治疗的44例胆结石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抽签分为Ⅰ组和Ⅱ组各22例,Ⅰ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10例,12例,年龄27~72岁,平均年龄(48.37±7.64)岁;Ⅱ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8例,14例,年龄26~73岁,平均年龄(47.67±6.82)岁。经资料整合后发现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即P>0.05,可进行统计学处理。
1.2治疗方法
Ⅰ组应用开腹手术。先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等麻醉药效正式挥发后,患者行平卧位,于患者右上腹右肋缘处切5 cm左右的切口,划开皮肤并观察胆囊周围,于胆囊三角区进行结扎胆囊管、胆囊动脉的有效性操作,使用逆行或顺行切除法切除胆囊,当胆囊完全脱离胆囊床后,详细检查缝合切口并结合患者情况考虑引流管的留置。
Ⅱ组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先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等麻醉药效正式挥发后,患者行平臥位,将患者的身体倾向左侧,稍微垫高头部,呈头高脚低的状态。于患者脐上、剑突下1 cm 位置处分别设置观察孔与主操作孔,并于右锁骨中线与肋弓下 1 cm 处附近设置1个辅助操作孔,建立CO2气腹(合理压力),在操作孔中置入所需手术器械,使用腹腔镜观察患者腹腔内结石情况,切断胆囊动脉后立即结扎,将胆总管通过胆囊管引出,并使用钛夹夹闭胆总管的近端胆囊颈管,以防意外发生。在将胆囊完全切除后,将气腹关闭,并依次取出相关手术器械,结合患者情况考虑引流管的留置[1-2]。
1.3评价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和治疗总有效率。(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术后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肾功能损害、腹腔感染、肠粘连,治疗效果包括:显效:患者体内胆结石全部清除,无创伤;有效:患者体内剩余少量残余结石,有轻微创伤;无效:患者体内剩余大量残余结石,创伤较大。
1.4统计学方法
组间检验运算以统计学软件包(版本:SPSS20.0)进行辅助,对应以(x±s)、 (n)%表示计量、计数资料数据,当P<0.05即表明数值比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对比
Ⅱ组在手术用时、术后住院时间和从术中出血量方面要优于Ⅰ组,p<0.05,如表1。
2.2 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对比
Ⅱ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9.09%要低于Ⅰ组22.73%,p<0.05,如表2。
2.3 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Ⅱ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5.45%要优于Ⅰ组81.82%,p<0.05,如表3。
胆结石是外科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也被称为胆固醇结石症,主要是由于胆固醇与胆汁酸的浓度比例异常导致,胆汁瘀滞后形成胆结石。胆结石患者在患病初期并没有任何典型性特征,一旦发现就是疾病恶化或是疾病晚期,如未及时救治,可能会加重病情,给患者带来更大的伤害。胆结石患者在患病后,胆囊管会被阻塞,继而形成胆囊积液影响胆囊正常功能,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会对患者家庭造成较大的经济压力,影响较大。治疗胆结石时,目前仍以外科手术作为最有效的治疗方式,但因为手术均存在一定风险性,具体使用时,一定要结合患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方式。
本次研究中Ⅱ组使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Ⅰ组使用开腹手术,Ⅱ组在手术用时、术后住院时间和从术中出血量方面要优于Ⅰ组,Ⅱ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9.09%要低于Ⅰ组22.73%,Ⅱ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5.45%要优于Ⅰ组81.82%(P<0.05)。
综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胆结石患者,能够明显改善手术的相关数据指标,更有效的减缓患者疼痛情况,且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作几率,更加安全,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应钦.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效果的比较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21):30-31.
[2]王跃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率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5):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