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介入术治疗患者术中应用心理护理的效果

2020-05-18 03:21:44苏惠霞唐翠能冯华瑞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6期
关键词:肝癌常规满意度

苏惠霞 唐翠能 冯华瑞

肝癌属于常见且多发的一种恶性肿瘤,主要包括两大类,即为原发性肝癌和继发性肝癌。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一般是在肝脏的间叶或者上皮组织发生的疾病[1],上皮组织病变即为原发性肝癌,间叶组织病变即为肉瘤,临床上相对少见;原发继发性肝癌实际上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的一种恶性肿瘤。肝癌具有比较复杂的发病原因,较为严重的病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及其正常生活。肝癌介入术是临床治疗晚期肝癌的主要方法,但由于疾病影响及其并发症,患者容易发生心理变化,进而对术后恢复造成影响。本文报道了心理护理干预和一般护理干预应用在2018年1月—2019年6月中山市中医院参与收治的60例肝癌介入术治疗患者中的临床使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文数据统计验证目标即为2018年1月—2019年6月中山市中医院参与诊治的60例肝癌介入术治疗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对样本展开分组研究,心理组入组30例,女性与男性之比是15:15,平均年龄(45.89±5.11)岁;常规组入组30例,女性与男性之比是14:16,平均年龄(46.55±3.54)岁。验证心理组与常规组一般资料,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及其家属表示知晓本次内容,且自愿签署同意书,移交医学伦理被认可。

1.2 方法

常规组予以一般护理干预,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做好饮食指导﹑药物指导等工作。心理组患者予以心理护理干预,(1)认知干预。及时告知患者基本基础知识,提升患者疾病认知度,对其并发症情况密切观察,提升患者与医务人员配合度,促使术后尽早恢复。(2)心理疏导;对于患者需要具有足够耐心,理解患者的现状,构建良好医患关系,认真聆听患者的主诉,予以患者更多鼓励。(3)情绪转移﹑身心松弛。依据患者工作性质﹑兴趣爱好﹑年龄,采取合理方法转移其注意力,改善患者不良情绪。让患者闭目静坐,维持身心平和,在双膝自然放置两手,集中注意力,维持呼吸的平缓,放松全身肌肉,逐渐扩展到患者全身,随后缓慢睁开双眼,疏导不良心理情绪。(4)家庭及社会支持。让患者家属及时参与治疗,采取家人间特殊话题将患者注意力转移,培养患者社会支持主观感受,提升社会支持。

1.3 指标分析

关注并计算常规组和心理组临床护理满意度﹑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其中满意评分由患者匿名填写(调查问卷为医院自制),总分10分,非常满意(8.1~10分)﹑一般满意(5.1~8分)﹑不满意(0~5分)。

采用SAS(焦虑评分量表)[2]进行焦虑情绪评价,采用SDS(抑郁评分量表)进行抑郁情绪评价,得分越低表示心理状态越良好。

1.4 数据统计方法

利用来源于计算机的SPSS 17.0 统计学软件包录入60例肝癌介入术治疗患者涉及的所有资料,以()形式表示阐述焦虑评分﹑抑郁评分,采取t 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以(%)的形式阐述临床护理满意度,采取χ2检验,P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计算研究心理组与常规临床护理满意度

心理组30例中,非常满意20例,一般满意10例,不满意0例。常规组30例中,非常满意13例,一般满意11例,不满意6例。心理组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χ2=5.250 0,P=0.021 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计算研究心理组与常规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

治疗前心理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对比常规组,t=0.324 3﹑0.184 7,P=0.746 9﹑0.854 0,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心理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低于常规组,t=21.645 4﹑29.474 5﹑14.573 2﹑21.481 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肝癌疾病一般具有高死亡率﹑起病隐匿等特点,同时具有较差预后效果﹑容易复发等特点,常见的临床治疗方法即为手术治疗[3-4],发病之后需要予以患者及时手术治疗,确保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延长其生存周期。但因肝癌患者具有相对严重的病情,且因疾病疼痛及其自身认知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发生不良心理情绪,降低患者配合度,促使影响临床治疗效果[5-6]。

心理护理干预属于常见的一种临床护理服务模式,已经在多种疾病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在肝癌介入术患者中需要开展认知干预[7-8],促使患者能够更好的了解自身疾病,并且对患者实施针对性心理干预,确保患者以最佳状态面对疾病的治疗,除此之外,也需要予以患者社会支持﹑家庭支持,采取身心松弛及情绪转移等措施,显著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9-11]。

此文数据结果计算显示,心理组肝癌介入术治疗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之后有利于提升患者对服务的满意度,促使患者更好的配合医务人员;治疗后心理组与常规组肝癌介入术治疗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对比治疗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证实,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之后可显著疏导患者不良情绪,是一种值得应用的护理方法。

周柳颖[12]研究显示,对照组(n=60)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n=60)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观察组肝癌术后患者PSQI量表各项评分﹑SAS评﹑SDS评分及对比对照组数据更具优势,QOL各项评分对比对照组更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将加强心理护理干预用于肝癌介入术后可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显著提升患者生存质量与睡眠质量,与本文研究结果比较一致。

综合以上结论,将心理护理干预应用在肝癌介入术治疗患者中相比较一般护理干预显示出更具优势的临床作用。

表1 心理组与常规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验证对比(分, )

表1 心理组与常规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验证对比(分, )

注:与治疗前对比*P <0.05,与常规组对比#P <0.05

组别 例数 焦虑评分 抑郁评分心理组治疗前 30 55.65±4.02 56.44±3.25心理组治疗后 30 35.54±3.12#* 34.21±2.55#*t 值 - 21.6454 29.4745 P 值 - 0.0000 0.0000常规组治疗前 30 55.99±4.11 56.58±3.17常规组治疗后 30 41.54±3.55* 40.55±2.58*t 值 - 14.5732 21.4816 P 值 - 0.0000 0.0000

猜你喜欢
肝癌常规满意度
多感谢,生活满意度高
工会博览(2023年3期)2023-04-06 15:52:34
常规之外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小康(2021年7期)2021-03-15 05:29:03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4:38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杂文月刊(2019年15期)2019-09-26 00:53:54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
别受限于常规
发明与创新(2016年5期)2016-08-21 13:42:54
常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西藏科技(2015年3期)2015-09-26 12:11:06
microRNA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诊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