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2020-05-18 11:15:58
黑龙江医药 2020年3期
关键词:源性脊髓膀胱

陈 琳

广东省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康复科,广东 惠州 516000

脊髓损伤发生率随着我国建筑业以及交通业的迅速发展而不断提高,脊髓结构受损会导致患者运动、感觉、反射和植物神经功能出现障碍,其中神经源性膀胱为脊髓损伤后的常见并发症,该病以尿不畅或尿潴留为主要症状,若未及时进行治疗,会导致泌尿系并发症发生,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因此针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应及时予以积极的治疗和护理干预,促进患者早期康复,降低死亡率[1]。集束化护理是指集合一系列有循证基础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来处理某种难治临床疾患的方法,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本文旨在分析早期集束化康复护理应用于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广东省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治疗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男22例,女8例;年龄22~52岁,平均年龄(37.84±7.43)岁。损伤情况:不完全性损伤23例,完全性损伤7 例。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9 例,交通事故伤14 例,砸伤5 例,其他2 例。观察组,男24 例,女6 例;年龄23~53 岁,平均年龄(37.92±7.49)岁。损伤情况:不完全性损伤21例,完全性损伤9例。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8 例,交通事故伤13 例,砸伤6 例,其他3 例。两组基本资料相比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均符合临床关于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的诊断标准,且已经影像学检查确诊;(2)所有患者的病程在4 d 以内;(3)所有患者在知情本次研究内容的前提下均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排除标准:(1)存在尿漏、尿道损伤、尿道畸形的患者;(2)存在前列腺疾病、恶性肿瘤的患者;(3)存在重要脏器严重病变的患者;(4)存在严重意识障碍、精神异常的患者;(5)中途退出本次研究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病房内每日进行清洁消毒,定期开窗通风;加强生命体征监测;予以药物、饮食等方面的健康宣教。出院时再次强调注意事项和复诊时间。

观察组从患者入院第一天开始予以早期集束化康复护理:(1)基础干预:在进行冲击治疗、氧疗前,将治疗的目的、作用告知患者,减轻患者对治疗措施的担忧,并耐心地向患者介绍药物相关知识,告知患者遵医用药的益处;同时加强对症支持、营养支持。(2)心理干预:护理人员保持亲切、温和的态度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掌握患者的心理特点,并开展针对性的开导,通过认知干预、音乐疗法、放松疗法等方式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帮助患者增强治疗信心。(3)早期康复护理:护理人员定时帮助患者翻身、拍背,注意维持脊柱的稳定性及关节活动度,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咳痰训练;并进行饮食干预。(4)物理疗法:早期予以小剂量超声波、电刺激、推拿、针灸等物理干预。(5)饮水计划:饮水时间集中在早晨6:00-20:00,每隔3~4 h 饮水一次;在排尿后1 h 增加饮水1 次,饮水和排尿间隔时间为1~2 h;三餐平均进水量控制在500 ml 左右;20:00 后禁水,并严格控制和记录含水物质的摄入情况。(6)导尿护理:操作前将间歇导尿的目的、作用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详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在患者同意且愿意配合的情况下开始进行间歇导尿操作。由护理人员按照无菌操作原则、导尿规程使用气囊无菌导尿管协助患者间歇导尿,注意动作轻柔、熟练,当患者完全不能自主排尿时,根据患者的膀胱充盈程度决定导尿间歇时间;当患者开始自主排尿时,则根据患者的残余尿量明确导尿间歇时间和次数,直至膀胱彻底排空后再将导尿管拔出。(7)排尿日记:叮嘱患者通过排尿日记记录24 h排尿次数、24 h尿失禁次数、每次排尿量以及残余尿量,以此来评估患者的膀胱功能。(8)膀胱功能训练:①排尿意识训练:指导患者在导尿或放尿前5 min,躺在床上幻想自身处于流水潺潺的环境中,保持全身放松,进行排尿意识训练,之后由陪护人员或家属缓慢放尿、导尿,此方法适合应用在小便不能自排的患者中。②反射性排尿训练:在导尿前30 min,指导患者卧于床上,对患者耻骨上区或大腿上1/3 内侧轻轻叩击,并通过牵拉阴毛、挤压阴蒂或刺激肛门等方法促使膀胱反射性收缩,导致患者出现排尿感。③代偿性排尿训练:通过Crede法和Valsalva法使膀胱压力增加、膀胱排空,适合应用在逼尿肌活动功能下降、尿道关闭不全的患者中。④盆底肌训练:指导患者进行提肛训练,呼气时保持放松,吸气时保持收缩动作5~10 s,一组20次,一日3次。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指导其进行桥式运动。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通过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的膀胱容量、残余尿量评价膀胱功能。(2)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两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干预前、干预后的心理状态,HAMA量表共14 个项目,采用5 级评分法,HAMA 总分<7 分表示无焦虑症状,≥7 分提示存在焦虑症状,且分值越高越严重;HAMD量表共17个项目,总分<7分表示无抑郁症状,反之抑郁程度越严重,分值越高。(3)应用生活质量量表(QLS)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共5 个维度,每一个维度总分均为100分,以分值高为优势。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内对比采取配对t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实验结果

2.1 膀胱功能

两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干预前的膀胱功能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膀胱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膀胱功能比较() ()

表1 两组膀胱功能比较() ()

组别对照组(n=30)观察组(n=30)t P膀胱容量(ml)干预前200.15±17.20 200.24±17.12 0.020 0.984干预后297.62±18.47 430.56±19.24 27.301 0.001残余尿量(ml)干预前183.32±12.90 183.45±12.81 0.039 0.969干预后110.56±12.02 71.60±10.05 13.62 0.001

2.2 心理状态

干预前,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心理状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心理状态比较() 分

表2 两组心理状态比较() 分

组别对照组(n=30)观察组(n=30)t P HAMA评分干预前14.65±2.18 14.70±2.24 0.088 0.931干预后8.10±1.37 6.11±0.79 6.892 0.001 HAMD评分干预前13.76±2.43 13.82±2.47 0.095 0.925干预后8.01±1.50 6.00±0.81 6.458 0.001

2.3 生活质量评分

两组患者干预前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较对照组更高(P<0.05),见表3。

表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 分

组别对照组(n=30)观察组(n=30)t P身体功能干预前60.34±4.48 60.41±4.43 0.061 0.952干预后70.25±6.74 83.56±9.58 6.224 0.001角色功能干预前56.52±7.16 56.59±7.20 0.038 0.97干预后66.94±9.08 81.84±9.54 6.197 0.001心理功能干预前59.22±8.17 59.28±8.24 0.028 0.978干预后67.35±10.26 80.96±11.58 4.818 0.001认知功能干预前61.34±7.52 61.40±7.62 0.031 0.976干预后67.85±8.49 79.74±10.23 4.899 0.001社会功能干预前53.55±8.52 53.60±8.49 0.023 0.982干预后69.81±10.63 80.11±7.37 4.361 0.001

3 讨论

脊髓损伤是常见的脊柱外科疾病,由于脊髓结构被破坏,会导致四肢运动功能、排尿排便功能等出现障碍[2]。神经源性膀胱是临床常见的脊髓损伤后遗症,以尿潴留、排尿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日常生活产生不利影响。为促进患者早期康复,积极的护理干预十分重要[3]。

在本次研究中为该病患者实施早期集束化康复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膀胱容量增加,残余尿量减少,充分说明了早期集束化康复护理可改善患者的膀胱功能,原因在于,通过基础干预有助于药物疗效的充分发挥;早期康复护理、物理疗法、膀胱功能训练可对膀胱收缩功能进行刺激[4],诱发膀胱反射性收缩,有助于患者排尿功能的改善及膀胱功能的恢复[5]。饮水计划通过定时定量饮水可使膀胱压力增加,促使周围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强,进而出现排尿感,恢复自主排尿;间歇导尿可间歇性扩张膀胱,避免膀胱过度充盈,可使残余尿量规律排出,有避免出现泌尿系统感染;排尿日记能够显示患者排尿情况和尿失禁情况,有助于临床调整干预方法。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HAMA评分、HAMD 评分显著下降,提示早期集束化康复护理可促进患者负面情绪的改善,分析原因在于,该护理模式通过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能够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碍[6],促使患者身心放松,可减少患者负面情绪对康复依从性的影响[7];良好的心理状态以及膀胱功能的恢复有助于患者尽快出院[8],回归到家庭和社会,因此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

综上所述,早期集束化康复护理对于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心理状态、膀胱功能、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源性脊髓膀胱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军事文摘(2022年8期)2022-11-03 14:22:01
后溪穴治疗脊柱源性疼痛的研究进展
膀胱镜的功与过
优质护理在预防全膀胱切除术回肠代膀胱术后并发症中的效果观察
姜黄素对脊髓损伤修复的研究进展
改良式四孔法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加回肠膀胱术
雄激素源性秃发家系调查
健康教育对治疗空气源性接触性皮炎的干预作用
椒莲酊剂治疗男子雄性激素源性秃发50例
中医研究(2014年8期)2014-03-11 20:29:17
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