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杰,陈文涛,李 平,吕 慧
(1.上海海事大学 安全科学与工程系,上海 201306;2.上海海事大学 安全科技趋势研究中心,上海 201306;3.武汉理工大学 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4.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北京100013;5.应急管理部 宣传教育中心,北京 100013)
在重特大突发事件的促使下,我国安全领域应急发展逐渐被认识和重视起来。在2003年,我国发生了特别严重的公共卫生事件—SARS,当时全国较多省份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恐慌[1]。SARS之后,我国相关部门吸取了该次事件的经验和教训,并在学界、政界的共同努力下,建立健全了我国的应急管理工作。我国政府的应急管理在2004—2007年先后进行了应急预案、体制、机制、法制(一案三制)的建设工作,这为我国合理应对突发事件,降低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之后我国又相继发生了2008年南方雪灾、汶川地震及天津港爆炸等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影响的自然灾害或事故灾难,促使了我国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应急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应急管理一案三制的完善。近年来,学界和政界对应急问题的研究尤为重视。2018年3月国务院机构改革批准成立应急管理部,标志着我国应急工作进入新时期。应急研究也成为安全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热点话题。为了较全面地认识我国安全领域应急研究力量的分布及热点趋势,笔者采用科学计量学中知识图谱的方法对我国代表性期刊中关于应急的论文进行作者和关键词分析。
科学计量学知识图谱的方法在应急相关主题的研究中已经得到了一定规模的应用。这种方法是通过构建论文检索式从科技论文数据库中采集研究论文,并使用科学计量及知识图谱的方法对研究论文进行内容分析。如马巧焕等[3]以中国知网的数据为依据,分析了应急预案研究成果的年代分布、来源分布及下载次数,探索了应急预案研究的热点和趋势。白锐等[4]以中国知网为数据源,抽样选取了2003—2010年的应急管理研究的文献信息,对应急管理研究概况进行了分析,并对应急管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随后,相关学者对公共危机应急救援力量[5]、应急管理[6-9]、应急物流[10]、应急信息管理[11]、煤矿企业应急管理[12]、核事故应急[13]、应急预案[14]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挖掘和分析,展示了不同应急主题下的概况、趋势、热点等内容。笔者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使用国内典型的安全期刊为数据样本,并从安全领域应急研究为切入点进行分析。
在科学领域知识挖掘分析中,数据的质量是得到可靠结果的根本。笔者选取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作为安全领域应急研究的数据源,并以安全领域被CSCD收录的《中国安全科学学报》《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和《安全与环境学报》作为数据采集的对象期刊。最终得到了以“应急”为主题的955篇论文,样本数据分布如图1所示。由图1可看出国内安全领域样本期刊产出应急主题论文的年度分布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过去几年我国安全领域的3个重要期刊对应急主题的关注情况。产出趋势显示,安全领域应急研究整体呈增长趋势,并在不同时间段呈现一定的趋势变化。其中,1999—2010年,论文产出量呈现了显著的增长趋势。2011年和2012年相较之前有一定的下降,但在这两年保持不变。2014年论文产出量较2013年呈现极速增长态势。2015年以后论文产出量又呈现出衰减的趋势,但相对前面若干年,论文在年度产出上仍处在较高的年产出水平上。
笔者使用VOSviewer文本挖掘与可视化软件对数据作者产出、合作及研究主题进行挖掘和可视化展示。该数据挖掘与可视化工具是由莱顿大学科学技术元勘中心的NEES和LUDO两位研究人员共同设计和开发,在科学文本挖掘和可视化领域享有国际声誉,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5-16]。
图1 安全领域应急研究样本数据分布
作者的论文产量和合作关系是评价作者的重要指标。其中,作者的论文产出直接反映了作者在本领域的活跃程度,合作则反映了作者在学术共同体内部的社会关系。显然,前者是对作者个人的分析,而后者则反映了作者在整个学术共同体中的关系。
对国内安全领域应急研究的作者合作产出及合作网络进行分析,具体如图2所示,高产作者的分布如表1所示。图中节点的大小反映了作者发表论文的数量,节点越大表示作者发表的论文越多。作者通过应急主题的论文合作,形成了不同的社团。社团内部作者合作关系密切,社团之间作者合作相对比较稀疏。由图2可看出刘茂(18,南开大学)、陈国华(18,华南理工大学)、邓云峰(14,国家行政学院)、吴宗之(13,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魏利军(11,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王起全(10,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发文量在样本数据中大于10篇,是安全领域CSCD期刊上发文的高产作者。发文平均时间在2016年以后,且发文量不少于5篇的作者包括宋英华(8,武汉理工大学)、盖文妹(8,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夏登友(6,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李群(6,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陈一洲(6,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王永明(5,国家行政学院)、高平(5,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这些作者是近两年应急领域活跃且高产的学者。
图2 国内安全领域应急研究的作者合作网络
表1 国内安全领域应急研究的作者产出分布(论文量≥5)
在合作网络中,国内安全领域的学者合作形成了不同的社团。从分析结果来看,学者之间的合作以单位内部的合作为主,单位内核心成员成为与其他单位合作的桥梁。其中,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在应急研究的合作表现突出,形成了若干个合作团队,其他单位形成的团队数量相对较少。其中,魏利军(25,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吴宗之(21,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邓云峰(20,国家行政学院)、多英全(20,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王如君(20,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康荣学(17,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王喆(15,武汉理工大学)、陈一洲(15,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在网络中合作的作者数量都不少于15人,反映了这些作者在网络中具有广泛的合作关系,并在各自的团队内部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选取的关键词是用来表征论文核心内容的术语,使用这些关键词对领域研究热点及其趋势的分析在以往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论文数据中,抽取了关键词词频不小于4次的132个关键词来构建国内安全领域应急研究的主题网络。国内安全领域应急研究的高频关键词如表2所示。
表2 国内安全领域应急研究的高频关键词(词频≥10)
由表2可以看出,在国内安全领域应急研究中,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应急管理、应急预案、地理信息系统、应急疏散、应急决策、风险评价及数值模拟等高频关键词组成了安全领域应急研究的热点,是应急研究中关注的核心话题或采用的主要方法(如地理信息系统和数值模拟)。
通过网络聚类,将国内安全领域应急研究的主题划分为五大类,分别为聚类#1应急救援与应急预案、聚类#2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聚类#3 应急疏散、聚类#4应急能力与评价、聚类#5应急决策与运筹,如图3所示。从聚类#1到聚类#5,包含的关键词数量依次减少,这说明在聚类所涉及的主题上,聚类#1应急救援与应急预案涉及的研究主题更加广泛。聚类#1包含的主题整体平均时间接近2010年,所包含的主题中属于应急研究中相对比较早的研究,该类中近期涉及的主要为资源配置、公共安全和应急资源的研究。在聚类#2中,应急研究以突发事件和应急管理为核心,早期涉及的研究主题包含了安全评价和安全生产等方面,近期的研究主要包括大数据、情景构建、重大突发事件及知识图谱等方面。在聚类#3中,早期的研究主题涉及了安全疏散、扩散和灾害等,近期研究主题开始偏向于隧道应急、路径优化、元胞自动机及应急疏散等方面。在所有聚类中,聚类#4和聚类#5是近期最为活跃的聚类。在聚类#4中,更多的是涉及应急能力指标构建和评估的研究,如雄安新区的城市应急研究和评估是目前的热点。在该聚类中出现了大量的评估类研究方法,近期活跃的有解释结构模型、模糊综合评价、结构方程模型、脆弱性及系统动力学等。聚类#5中涉及的研究主题大多分布在近期的应急研究中,并围绕应急决策与规划形成了相对早期的危险品、应急设施及紧急避险研究,以及近期的前景理论、逼近理想解排序法、可靠性分析、云模型、三角模糊数和证据推理等热点应用方法。
图3 国内安全领域应急研究的关键词聚类与趋势
应急的相关研究主题已经成为国内安全领域的关注热点,因此全面认识应急研究在安全领域的关注情况,有助于相关学者了解应急研究的趋势,为研究决策提供依据。笔者通过国内安全领域的三大重要安全科学期刊,对应急研究的代表作者和关键词进行了分析,并得出如下结论:
(1)应急研究中论文产出表现突出的学者主要包括刘茂、陈国华、邓云峰、吴宗之、魏利军及王起全等。近期产出活跃的学者包括宋英华、盖文妹、夏登友、李群、陈一洲、王永明及高平等。在作者合作中,表现突出的作者主要包括魏利军、吴宗之、邓云峰、多英全、王如君等,他们与网络中的作者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
(2)应急研究中,学者关注的热点主要包含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应急管理、应急预案、应急疏散、应急决策等方面。其中,研究涉及的核心技术与方法包含地理信息系统、数值模拟等。这些研究主题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应急救援与应急预案、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应急疏散、应急能力与评价、应急决策与运筹五大类,近期活跃的主题群集中在应急能力与评价、应急决策与运筹。整个主题群近期研究活跃的主题涉及了重特大事件、隧道应急、雄安新区等,近期活跃方法或技术涉及了大数据、情景构建、扩散规律、解释结构模型、模糊综合评价、前景理论、逼近理想解排序法及云模型等。
鉴于应急一词包含的意义太广泛,因此笔者仅选择了代表性的期刊来进行分析。实际上,应急的分析还可以与不同的场景结合,使应急具体化。在今后的研究中,将进一步针对不同突发事件(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及社会公共安全事件)情况下应急的研究进行挖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