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梅
(嵩明县农业技术推广站,云南昆明 651700)
嵩明县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农村经济社会稳步发展,农村面貌显著改善。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存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家里现代化,屋外脏乱差”的现象却遍及农村,导致农村环境问题令人担忧。加强农村综合环境整治,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遏制农村“脏、乱、差”现象,已经刻不容缓。
在大部分自然村内,塑料袋、废纸屑等生活垃圾随处可见,文化活动广场、路边凉亭等人群聚集的地方常被垃圾和灰尘铺满,池塘和河道边的垃圾随处可见。村内建设的垃圾池和垃圾房里空空如也,而垃圾池旁边的垃圾却堆积成山,蚊蝇滋生,导致村民们都不愿意靠近垃圾池,习惯性地将垃圾丢到垃圾池外,致使环境不断恶化。
县城所在地的垃圾清扫收集、中转运输等设施相对完善,收集的垃圾大多能运送到垃圾处理厂处理,而离城区较远的集镇和乡村由于资金困难和地域限制,垃圾清扫收集和中转运输相对落后,四个集镇垃圾中转站尚未建成,缺乏专门的垃圾清运车,导致垃圾运输成本较高。大部分行政村没有设置垃圾桶,也没有专门的保洁人员和垃圾车,离垃圾房和垃圾池较远的住户大都把垃圾袋丢弃在村庄空地上。目前,仍有一些偏远的自然村没有建设垃圾池,也没有固定、统一的垃圾堆放点,垃圾只能随意丢弃。
近几年来,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所居住的庭院卫生越来越好,所产生的厨余垃圾和废弃电池、塑料制品、金属材料、建筑垃圾等都一律丢弃,而不再对一些有价值的垃圾进行挑选分类回收,因此农村垃圾量日益增多,衍生出垃圾回收困难、垃圾处理成本加大等一系列问题。另外,由于原先规划的四个集镇垃圾中转站至今尚未投入使用,若将未经压缩中转的垃圾直接运送到县垃圾处理厂将会产生更多费用,因此只有部分经济基础较好的行政村和离县城较近的小街镇部分行政村,直接将收集的垃圾运送到县垃圾处理厂进行处理,其他行政村和集镇收集的垃圾大都自主选点堆放,大量堆积后通常采用简易的焚烧和填埋方式进行处理,不仅不能彻底清除垃圾,还会导致大气和水土污染。
嵩明县于2007年开始实施“村村通”公路硬化工程,经过多年的建设,全县74个行政村均通硬化公路,并一同实施了道路的亮化、绿化建设,安装路灯,栽种树木。不仅解决了农民群众“行夜路难”的问题,也提升了村庄的整体形象,打造出了宜人的环境。由于村组对这些基础设施疏于管理,路灯损坏无人问津,道路两边的树木很少修剪,绿化带里的植物也任由其生长,杂草和尘土使原本宽阔的道路变得狭窄,不仅让绿化、亮化的效果大打折扣,也给交通带来极大不便。
自启动新农村建设以来,通过垃圾池、垃圾房、垃圾斗、道路村村通、绿化亮化等惠民工程的建设,全县农村面貌已经有所改善,文化活动广场、公厕、绿化、亮化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普及率大幅提高,与县城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在通过多方筹资建成项目后,由于农村经济结构单一,村组经济基础薄弱,无力再承担后续的管理和监督等费用,导致农村文化活动广场、公厕等人员密集的地方“脏、乱、差”现象依然严重,垃圾遍地却无力管理。由于各级政府对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缺乏后续投入,使得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严重滞后,农村环保技术和人员匮乏,严重制约了农村综合环境提升的进程。
农村在发展进程中具有明显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在规划中很少重视农民传统生活方式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发生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问题也很难得到足够关注与有效处理,与城市相比农村明显落后。目前,全县大多数行政村已经建设了垃圾池,但垃圾池的选点却不尽合理,有的建设在村子中心人员活动较为密集的地方,而垃圾池发出阵阵恶臭;有的村庄为了减少垃圾池对附近居民的影响,便把垃圾池建在了村子外围,这虽然能从一定程度上减少村庄内的环境污染,但很多离垃圾池较远的住户不愿意把垃圾送到村外去,大多自行丢弃在家附近的路边,导致垃圾池的使用率大大降低。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是近几年才出现的难题,垃圾剧增与环保意识缺乏问题并存。大部分村民刚刚摆脱贫困,但因综合素质和整体受教育程度偏低,对生存环境的保护意识仍十分淡薄,缺乏“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奉献精神和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理念,对影响和破坏环境的行为缺乏清醒认识和有效自我约束,有意无意地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垃圾填埋虽然具有处理量大、技术要求低、操作简单等特点,但多年来的垃圾填埋实践暴露出诸多问题,如占用了大量土地,造成土地污染;裸露的垃圾场蚊蝇滋生,容易传染疾病;垃圾渗沥液属高浓度有机废水,严重污染地下水;电池等废弃物中含有重金属,会产生生物毒性,使植物生长受阻等。简单的垃圾填埋只是垃圾的转移,而建立更为标准、健全、环保的垃圾处理厂才是当务之急。
以嵩明县杨林镇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方式为例。杨林镇自2014年以来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农村垃圾整治调研和征求意见后,确定将全镇坝区的13个村委会的农村生活垃圾进行统一清运。自今年10月份第一批7个村委会生活垃圾统一清运以来,效果明显,原先垃圾堆积成山无人清理,现在垃圾统一丢到垃圾桶,及时清运,垃圾桶边干净整洁。
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要求,以户为主对日常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可降解垃圾就地沤肥,可回收物品变卖处理,剩余垃圾统一装袋。在交通方便、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布点摆放垃圾桶,第一批7个村委会共设36个点,摆放290只垃圾桶,农户将垃圾装袋后直接送到就近的垃圾桶。
由于各村委会比较分散,清运路程较远,每年镇政府对各村委会补助2万~3万元的清运经费,实现农村生活垃圾统一清运,打包给保洁公司进行垃圾转运,做到桶内垃圾不漫边,桶外垃圾无堆积。由于杨林镇距离县城较远,垃圾运送成本较高,因此镇党委、镇政府积极筹措,在距集镇8千米的山坳空地修建了垃圾填埋场,初步估计可服务20年左右,运行后全镇80%以上的垃圾都运转到这里进行填埋、碾压、覆土处理。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正逐步与城市趋于一致,而农村社会环境的改变,就是城乡一体化的基础,加强农村社会环境治理工作迫在眉睫,为了全面加强嵩明县农村卫生环境整治,彻底改变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的落后面貌,实现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幸福的根本目标,针对当前农村环境卫生现状,提出以下措施。
农村卫生环境整治,事关农民群众幸福指数的提高,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务必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为此,建议成立县级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将县住建局、环保局、财政局以及宣传部、妇联等县直属部门吸纳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乡镇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办公室,具体负责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的协调指导、检查督促、考核考评工作。建立包片领导、包村同志和村主要干部三位一体包抓责任制,积极开展工作,真正做到统筹有力、推动有方、协调有序、整治有效;各村(居)委会由书记负总责,村小组干部和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具体负责制定实施环卫保洁的村规民约,管理环卫设施,组织实施本村环境卫生治理工作。
资金问题是制约农村卫生环境整治的瓶颈,要彻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就必须加大财政对农村的投入,按照“政府拿一点、群众集一点、集体补一点”的办法,积极争取国家财政投入、省级财政补贴、地方财政配套和农民自筹及社会融资等方式筹措资金,多渠道增加对农村环保事业的投入。按照每10~15户配备1个垃圾桶,每100~150户配备1名保洁员和1辆三轮垃圾运输车,每个行政村配备2辆垃圾收集车,每个中转站配备2辆垃圾转运车辆的标准和规范,加快推进乡镇垃圾压缩中转站的建设,配齐垃圾收运车辆、垃圾桶(斗)及保洁人员,确保全县农村垃圾处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嵩明县地处云贵高原西缘,既有坝区也有山区,发展状况参差不齐,且只有1座县级垃圾处理厂,容量有限。所以在全县推广“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运转、县处理”的模式,同时结合各地实际,因地制宜地选择垃圾收集运转处理的具体模式。
1.离县城较近的嵩阳街道、小街镇的坝区村组可以采取“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运转、县处理”的模式。村民将生产生活垃圾收集并初步分类,然后投入就近的垃圾桶里。村民小组保洁员负责公共区域的清扫保洁。行政村负责用小型垃圾收运车将分散于各垃圾桶的垃圾收集运送到镇垃圾压缩中转站。镇负责将各村送至垃圾中转站的垃圾压缩打包送到县垃圾处理厂处理。
2.离县城较远的杨林镇、牛栏江镇的坝区村组可以采取“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运转处理”的模式。该模式主要考虑减少乡镇运输成本和降低县垃圾处理厂的压力,乡镇将压缩后的垃圾运送到自己的垃圾填埋场处理。
3.偏远山区的村组可选择“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运转处理”的模式。偏远山区的村组通常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将垃圾运转到镇中转站或县垃圾处理厂则成本较高,因此可以以村为单位选择固定的地点对分类回收后的垃圾进行集中焚烧或填埋处理,逐步遏制垃圾乱丢乱放现象。
人民群众是农村垃圾的产生者,也是垃圾污染环境的受害者,更是环境治理的受益者。全县农村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3/4以上,进行农村卫生环境整治,遏制农村“脏、乱、差”的现象,仅靠政府或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让群众做环境保护的“主人公和见证者”,才能齐心协力打造村美民富的乡村生活环境。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同时需要加大监督引导。农村是生活垃圾治理的源头,建议加大督查力度,在新闻媒体开辟专栏,每季度进行宣传曝光,对在垃圾处理和环境整治方面做得较好的村组和个人进行通报表扬,对垃圾成堆、无人问津的村组和“门前三包”不到位的个人进行通报批评,问题严重的,启动问责程序。只有这样,农村的人居环境才能得到全面有效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