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志英
(南充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四川 南充 637000)
帕金森是常见于中老年人群的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特征表现为震颤、肌肉僵直、运动能力减弱等,致残率很高,且无法治愈,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帕金森的病程较长,患者会逐渐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对患者心理状态的挑战极大,很多帕金森患者都会伴有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临床上有效的心理护理对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的治疗具有积极作用,为探究帕金森术前合并焦虑实施心理护理的方式[1],本文总结在我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的15例帕金森术前合并焦虑患者临床研究,作如下报告。
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我院神经外科接收的帕金森合并焦虑患者15例进行研究,其中男8例,女7例,年龄52~80岁,平均(66.51±2.81)岁;病程1~8个月,平均(4.20±1.16)个月。
纳入标准:符合帕金森病相关诊断标准者;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对焦虑的诊断标准者;患者或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身体虚弱,生命体征不稳定者;严重肝肾功能不足或存在其他器官器质性病变者;合并其他精神疾病者[2]。
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包括(1)焦虑护理:以积极热情的态度与患者交流,与患者建立信任感,耐心答复患者疑问,借助转移注意力的方式缓解紧张焦虑情绪,如指导患者进行放松训练,多做深呼吸、冥想以平稳心绪,鼓励患者听轻缓的音乐以安抚内心。(2)健康宣教: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让患者了解帕金森的相关知识,可使用纪录片、宣传册等形式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具体的健康教育,帮助患者克服对疾病的恐惧,消除患者不必要的担心。(3)自理能力护理:鼓励患者自行进行生活常规行动,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一定程度的协助,在患者做到一些动作后积极给予鼓励,增强患者的自信心。(4)家庭社会支持:与患者家属为患者构建良好的护理环境,和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使患者家属理解患者,教会患者家属护理技巧,鼓励患者家属和护理人员一起进行陪护,在患者进行自理能力训练及康复训练时全程陪护,避免患者受伤,同时在情感上给予患者支持。
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HAMD评分和满意度情况。采用HAMD评估患者的焦虑情况,治疗效果包括显效:HAMD评分降低50%以上;有效:HAMD评分降低30%~50%;无效:HAMD评分降低不足30%,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3]。
本研究中所有采集的数据采用SPSS22.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x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例)
观察组的焦虑、认知障碍、睡眠障碍、绝望感和迟滞等各项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HAMD评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患者HAMD评分对比[±s](分)
组别 例数 焦虑 认知障碍 睡眠障碍 绝望感 迟滞 HAMD总分观察组 15 2.51±0.35 1.15±0.22 2.08±0.54 2.57±0.28 1.79±0.62 17.03±2.64对照组 15 4.19±0.51 2.92±0.43 3.53±0.20 4.35±0.53 4.42±0.83 26.07±5.06 t 10.5192 14.1926 9.7523 11.5010 9.8320 6.1346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60.00%)。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对比[n(%)](例)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寿命得到了明显的延长,同时老龄化也愈发明显,帕金森等老年病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帕金森临床症状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肉僵直、运动能力减弱等等,目前临床暂无治疗帕金森的特效药,只能通过治疗延缓疾病进程,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帕金森病程长,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弱,需要他人进行陪护,使得帕金森患者很容易患上焦虑等心理问题,出现烦躁不安、情绪激动、消极绝望、睡眠障碍等症状,需要有效的心理护理[4]。我院神经外科非常重视心理护理,对护理人员进行了专业的心理护理培训,增强了护理人员的专业护理技能,为患者制定科学的心理护理方案,通过积极沟通鼓励和辅助训练,帮助患者改善自身的情绪状态,避免大幅度情绪波动,另外可以配合认知行为治疗等物理治疗方式,帮助帕金森术前合并焦虑患者改善焦虑状态,本文观察组通过心理护理有效的改善了帕金森合并焦虑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了护理满意度,避免患者出现自杀、自卑等倾向,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应用效果良好,适合临床推广应用[5]。综上所述,帕金森术前合并焦虑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