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实务风险管理在基层医院骨伤科中的应用

2020-05-15 03:52张青梅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20年5期
关键词:护理工作风险管理

张青梅

【摘要】俗话说得好“伤筋动骨一百天”,骨伤恢复起来比较难,骨伤科患者的护理工作直接关系着患者的康复速度。骨伤科患者大都存在行动不便、疼痛感较重、恢复期长、病情复杂等特点,这给骨伤科护理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骨伤科护士在护理工作中要树立风险意识,细心关注骨伤患者的心理变化,本着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做好骨伤患者的换药、饮食建议、日常清理与护理工作;为患者家属讲解一些护理常识,合理为患者受伤部位进行简单按摩,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关键词】医院骨伤科;骨伤患者;风险管理;护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

R765.04【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2095-6851(2020)05-172-02

骨伤科患者大都是遭受意外、车祸等造成了肢体上的伤害,意外受伤和剧烈的疼痛、行动的不便让很多患者还产生了一定的心理创伤。笔者身为一名基层医院的骨伤科护士,结合自己的护理经验,分享一些自己在骨伤患者护理中的经验,以供参考。

一、当前骨伤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问题

骨伤科护理工作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很多患者存在行动上的不便,日常活动受到限制,护理工作需要患者进行翻身、按摩等工作。但是很多护士在护理工作中一些动作不是很标准,例如在颈椎受损患者中翻身护理中,动作幅度过大容易造成患者的二次受伤;脊柱损伤患者搬动中,没有及时固定患者的颈部、躯干部,加剧了患者的疼痛感。此外由于骨伤科患者众多,护理工作比较繁琐,工作节奏非常紧张,一些护士忽略了护理记录的填写,这不仅影响了护士的交接班还会影响医生的治疗。骨伤创伤愈合比较慢,护士在护理工作中要严格遵守无菌制度、换药制度等,个别护士在护理实务操作中存在“偷工减料”的情况,例如简化消毒步骤、忽略石膏的处理;减少了患者每日的翻身、清洁护理等,延缓了患者的康复节奏。此外,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的工作态度、与患者家属的交流也存在奉献,护士在护理中要做好宣教工作,为患者家属讲解基本的护理常识和骨伤康复期饮食安排,还要关注对患者心理疏导,这也是在护理工作中最容易忽略的风险。

二、风险管理机制在骨伤科护理工作中的具体运用策略

1.定期组织骨伤护理培训,细化每一个护理步骤。

笔者认为基层医院的骨伤科应该定期组织本科室护士进行培训,为护士讲解最先进骨科治疗仪器、检测仪器、护理经验等知识,让本科室优秀护士进行一一师范,强化骨伤护理工作的流程。骨伤患者伤口愈合比较缓慢,创口的消毒换药工作是一大重点,老护士应该详细讲解如何对创口进行彻底消毒,例如创口周围的消毒、创口结痂处理、药物的更换等,这一切工作都要进行无菌操作,坚持勤换碘酒棉球,在包扎伤口时注意纱布的松紧度,包扎过紧容易造成血液流通不畅,影响伤口的愈合。此外,骨伤科护士在护理工作中严格对待每一天的护理记录,根据分级护理要求,为患者进行翻身护理,帮助家属进行日常清理工作,详细查看医嘱,叮嘱患者家属检查安排、忌口适宜,采集相关标本,配合医生的治疗工作。骨伤科护理工作要坚持耐心和恒心,耐心回答患者和家属的提问,细心标注好服药以及相关忌口,为患者提供贴心、周到的服务,协助医生做好治疗工作,提升护理工作的实效性和满意度。

2.积极建立骨伤护理机制,提升骨伤科护士的风险意识。

骨伤科患者很多都经历了手术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需要静养,根据伤口愈合和恢复情况再安排康复治疗,属于一个闭合的护理链条,但是很多医院还没有把护理工作制度化。笔者认为基层医院应该结合实际,积极建立骨伤科互利机制,例如建立护士定期考核制度,例如基本的骨伤患者护理实务考核、患者满意度调查;不同护理级别患者的护理工作内容和流程,强化护士的责任意识、规范护理实务的流程和操作;建立临床护理应急机制,应对患者突发的过敏、昏厥、抽搐等突发事件,提升护士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例如骨伤科可以组织应急事件处理,模拟某患者术后产生呼吸困难、休克等症状,考验骨伤科护士急救、医生沟通、急救仪器和药物的使用,医生和护士之间的配合,提升骨伤科全体人员应急处理能力。此外,骨伤科还要组织骨干医生和护士对全体护士进行定期考核,包括了临床护理理论考核、不同护理级别患者的护理实务操作,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疏漏,纠正护士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升骨伤科护士护理水平。

3.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关注骨伤患者的饮食和康复工作。

很多骨伤患者在治疗中需要卧床休息,长时期躺卧很容易生褥疮、肌肉酸软甚至是萎缩,所以骨伤患者的复建指导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护士在护理工作中要做好和患者家属的沟通工作,例如叮嘱家属康复期一些饮食要求、基本的按摩手法,帮助患者进行科学的复建,争取早日恢复健康。笔者认为骨伤科护士可以积极搜集一些事宜骨伤患者的食谱,叮嘱家属为患者准备低盐低糖低油的饮食,为家属讲解一些基础的按摩肌肉的方式,帮助患者在卧床静养期间进行复建,创建和谐友好的医患关系,提升护理工作的服务质量,为促进骨伤患者的康复提供必要条件。

4.关注骨伤患者的心理疏导,提升护理工作质量。

骨伤患者治疗周期长,忍受着巨大的疼痛,護理在护理过程中要及时关注患者在心理上的变化,疏导患者的紧张和焦虑情绪。护士可以协助家属做好每一天患者翻身、清理等工作,注意动作的轻柔,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康复。骨科护士在护理工作中要保持热情、温和的工作态度,带给患者一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及时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及时疏导患者的焦虑、畏惧等心理,帮助家属做好复建工作,及时鼓励病患振作,提升骨伤科的护理工作水准。

三、结语

总之,基层医院骨伤科护理工作要从护理制度、护理人员培训、服务质量、医患关系等角度来着手,骨伤科护士要积极参与专业培训,提升自身护理实务操作水准,积极学习健康饮食和复建技术,关注患者心理疏导,全面提升自身的护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邓洁梅,黄彩红,钱咏文,等.护理风险管理在骨外科的应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18):184-185.

[2] 商丹英,贾勤,李璐,等.风险管理模式在骨科术后患者压疮护理中的应用有效性探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4):664-666.

猜你喜欢
护理工作风险管理
住房公积金风险管理信息化审计探讨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护理美学对护理工作者的作用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胸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护理工作在口腔正畸中发挥的实用价值
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