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三国的历史变迁

2020-05-15 14:59曲柄睿
月读 2020年1期
关键词:董卓宦官袁绍

曲柄睿

东汉末年天灾频发、疾疫流行,民众生活苦不堪言。豪强竞逐与土地兼并,加剧了普通百姓的负担。汉灵帝中平元年,不满于残酷社会现实的民众,汇聚在天师道的旗帜下,以张角为首领,着黄巾而起义,掀起了反抗东汉统治的大运动。黄巾起义虽然很快被镇压下去了,但是东汉的统治也一蹶不振。朝堂上宦官与外戚的平衡被打破,他们的斗争迎来了一次总爆发,并最终导致了东汉政权的名存实亡;地方上各种力量并兴,割据为王,群雄逐鹿的局面再一次出现,由此揭开了三国时代。

宦官与外戚斗争的总爆发

黄巾起义的爆发标志着东汉的社会矛盾已经非常尖锐了。但是在洛阳的宦官集团并没有意识到东汉社会的危机,依旧我行我素。

汉灵帝重用张让、赵忠等中常侍,他们“封侯贵宠,父兄子弟布列州郡,所在贪贱,为人蠹害”。郎中张钧指出,张角之所以能够号召起广大民众,关键在于中常侍们“多放父兄、子弟、婚亲、宾客典据州郡,辜榷财利,侵掠百姓”。正因为百姓之冤屈无所告诉,所以才谋议不轨。听到这样的话,汉灵帝反而斥责张钧“十常侍固当有—人善者不?”张让授意御史诬陷张钧学黄巾道,拷问致死。实际上,张让等人并非汉之纯臣,他们反而与张角有所联络,预作身后计。宦官们以黑為白,指鹿为马,善诬作恶,以佞为忠。东汉末年的政治,竞然如此荒诞。

这之后,宦官们更加肆无忌惮。他们趁着重修洛阳南宫的机会,征发郡县材木,借机聚敛。汉灵帝出身贫穷,登基后大肆卖官。他要求迁转官吏按照职务高低缴纳费用到宦官处,名日“助军修宫钱”。灵帝甚至说出“张常侍是我父,赵常侍是我母”的话来。凡此,均为执政的外戚和有正义感的士人所不满。

汉灵帝驾崩后,由外戚大将军何进辅政。何进是屠户子,出身卑微,有杀宦官以收天下人望之心。这时,代表着士人之心的中军校尉袁绍同样建议何进诛杀宦官,二人一拍即合,外戚与士人站到了同一战线上。

至于如何诛杀宦官,士人与外戚发生了争执。袁绍本来建议何进挟帝舅之威,率兵直接将宦官杀尽。何进之妹何太后却顾忌宦官势大,不能一时尽除。在此犹豫之际,袁绍又建议何进召集四方猛将带兵来洛阳,造成清君侧的声势,迫使太后同意诛除宦官。

袁绍的这个主意实在是昏庸透顶。主簿陈琳就认为何进此时诛杀宦官乃是顺天应人之举,倘若连接外兵,则会面临强者为雄、授人以柄的危险。归根结底,何进只有暂时的权势而没有真正的才能,凭借皇帝新死的过渡阶段,还能做几件随心所欲的事;倘若将各地豪杰召至京城,大家发现何进不过是个空架子,难保不会另起事端。

何进的弟弟何苗更是懦弱,他劝说何进,你我本来出身贫贱,依仗宦官之力方有今日之富贵;国家大事谈何容易,不如与宦官讲和。

何进的犹疑给了宦官喘息的机会。张让等人诈称皇太后有诏,诱何进入宫,将其挟持。何进死前,听到宦官的诘问“天下愦愦,亦非独我曹罪也”,“卿言省内秽浊,公卿以下忠清者为谁?”虽是强辩,却也不无道理。

张让等杀死何进,袁绍等人率兵入宫杀尽宦官,宦官与外戚的斗争终于以两败俱伤而收场。此时董卓已经来到洛阳,接收了胜利果实,并且控制了朝政。他面对的是一个既没有外戚也没有宦官的新格局。

董袁曹之争

董卓宰制朝政,引发了士人的不满。董卓自知要在朝中立足,必须团结士人。于是他先为陈蕃、窦武及党锢之祸波及的诸多士人恢复名誉和爵位,擢用他们的子孙。董卓还将士人安排在朝中和地方上做官,比如伍琼、郑公业等人做了侍中、尚书,韩馥、刘岱等人担任了刺史。

董卓如此安排,没有收到人望,反而起了反作用。他安排的地方官甫一到任,就组织兵力反对他。因为董卓毕竟不是士人出身,士人们此时瞩目的领袖,乃是袁绍。

袁绍是袁安的后裔。他深知在汉末外戚、宦官并逐的时代,遵守名教方能获得最大的道德力量。果然,袁绍为母亲服完三年丧期后,又为在自己幼年时代就去世的父亲追服了三年丧。六年的庐墓生活一定是孤单枯燥的,可此举与宦官和外戚声色犬马的生活形成鲜明的对照。更何况袁绍出生于一个四世三公的家庭,本就是贵公子,能够如此砥砺名节,实在是大有抱负的青年。当袁绍结束丧期移居洛阳时,拜访追随他的人充满街陌。加之袁绍容貌不凡,与士人相接时又能倾心折节,因而大为天下士人所激赏。

董卓控制朝政时,要行废立事,袁绍表示异议。董卓说道:“竖子敢然!天下之事,岂不在我?我欲为之,谁敢不从!”袁绍也勃然怒道:“天下健者,岂惟董公!”从此流亡冀州。董卓慑于袁氏为士人领袖,任命他为渤海太守。以渤海为基业,袁绍连接袁术、韩馥、孔仙等地方实力派起兵反董。袁绍被诸人推举为盟主,成为士大夫们公认的领袖。

袁绍代表了汉末士大夫阶层,他们多为地方豪强大族,恪守礼法,举止动作都要合于儒家道德。这一批人坐而论道很有一套,在朝廷上仗义执言也很了不起,可行军打仗非其所长。东汉末年长期的政治斗争中,士大夫阶层—直处于劣势,他们并非没有参与政治的机会,事实证明,他们无力改变东汉政治的混乱局面。袁绍的登场,同样不能带来多少起色。

袁绍的联军中有曹操。曹操也是贵公子,他的父亲曹嵩是大宦官曹腾的养子,所以曹操名义上是宦官之后。在重视名节的东汉末,宦官之后的出身带给他的只有社会上的鄙视。曹操偏偏不愿意顶着宦官之孙的名义苟活于世,他20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即负责首都北部区域的治安。汉灵帝宠爱的小黄门蹇硕的叔父因夜间出行而违法,被曹操抓获,当即棒杀。换言之,曹操虽然出身宦官家族,但他本人有明确的是非之心,不愿与宦官同流合污。

进一步讲,出身虽然不很光彩,但是曹操为人干练明敏,不像士人那样受很多条条框框的限制,在乱世中有很大的回旋余地,这样反而能干出一番大业绩。陈寅恪先生总结说“士大夫贵仁孝,而阉宦则重智术”,很可以概括袁曹的区别。

反董联军一事无成,内部反生许多嫌隙。董卓死后,群雄并起,曹操、袁绍这对过去的盟友隔黄河为限,双方的对立不仅仅是军事上的,更是政治上的。袁绍代表的儒学大族要求维护豪强利益,施政尚宽,实际上走的还是东汉的老路。曹操代表的一派要求加强中央集权,施政尚严,侵夺了大家族的利益。

经过官渡之战,曹操击败了袁绍,此后又统一了北方,代表着加强中央集权的主张一定程度上得以實现。不过,豪强势力已经发展到了不可遏制的地步,曹操在世时尚且能凭借个人威势对其加以限制;曹操死后,豪强的力量终于突破重重禁网,成为左右时代的决定性因素。

天下三分

汉末三国的历史经由各种曲艺形式得到传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根深蒂固的英雄史诗。人们基于忠奸善恶的价值判断,形成了对那个时代的主流认识。如果注目于当时的历史情况,可以发现魏蜀吴三国建立在近似的社会基础之上,虽然不同政权内的问题表现形式不同,其实质却是一致的。

曹丕、刘备和孙权建立的割据政权虽然有各自的区位优势,但面临的共同问题有两个,其一是豪强大族的分离倾向,其二是劳动力的匮乏。哪个政权能比较好地解决这两个问题,哪个政权就能在竞争中处于优势。

曹魏土地广大,但人口却称不上众多。曹操诗作称“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丕诗称“丧乱悠悠过纪,白骨纵横万里”;曹植诗言“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父子兄弟三人经行中原,目睹的竟是这番景象,令人心怀感伤。不得不说人口减少和社会生产的倒退是东汉末年动乱的恶果,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曹魏政权必须抓紧恢复生产。

曹操曾推行屯田。本来屯田是汉朝在边境地区实行的办法,士兵战时作战,闲时生产。面对中原荒芜的现实,曹操将屯田的办法移到了内地。他先在许昌周围开垦土地,后来又将此制度加以推广。屯田分为军屯和民屯,民屯中政府与民众的收成分配其实维持了汉代的租税比,可以说剥削并不是很酷烈。

曹操还实行了士家制度,所谓士家就是兵户。兵民异籍,一人当兵,父死子继,世世不易。这个制度无疑非常残酷。自耕农为了逃避战争,往往选择依附到豪强名下,成为依附民。豪强与政府抢夺劳动力,是当时很严重的社会问题。

割据江南的孙吴政权同样面临豪强林立及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所不同的是,孙吴政权在江南根基不深,也缺乏曹操那样的强大实力,加之江南地区发展水平较中原为低。于是孙吴采用的办法就是承认豪强的既得权益,与他们联合统治。至于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则通过征伐山越,迫使隐居山中的汉民和各少数民族迁居平地来加以解决。

蜀汉政权的基底是荆州豪强,刘备征服益州之后,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协调荆州来的豪强——“客”与益州当地豪强——“主”之间的矛盾。刘备临终时同时将诸葛亮和李严任命为顾命大臣,当然就是以二人分别作为“客”和“主”的代表加以平衡。

三国的建立根源于汉末的特殊历史情形,又由此衍生出了新的问题。曹魏政权最终被代表世家大族利益的司马氏政权所取代。西晋虽然重新统一全国,但是它的统治力却不能恢复到汉或者曹魏那样。

(选自《学习时报》2019年10月7日)

猜你喜欢
董卓宦官袁绍
三国鼎立之王允计除董卓
三国鼎立之袁绍杀宦官
眼力与气度
袁绍其实不无能
公平交易是外交准则
王允计除董卓
三国鼎立之袁绍杀宦官(下)
三十六计之釜底抽薪
曹操曾“献刀”刺杀董卓吗?
“宦官”与“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