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向学 罗章
摘 要 虚拟世界的独特性极大挑战着传统的治理经验和治理策略,给政府网络治理增加了难度,网络舆情治理成为公共治理的热点和难点。文章从群体极化理论中的新信息与话题、进一步证据、权威、舌战优势和群体认同四个要素出发对网络群体极化进行研究,发现四个要素在极化的生成和退出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此,文章为促进网络治理提出了对策建议,政府适度进入,规范网络环境;及时回应,挤压消极极化空间;把握极化逻辑,构建多元共治机制,以此提升政府网络舆情治理能力。
关键词 网络舆情;极化逻辑;生成机制;退出机制;治理策略
互联网时代网络新技术的发展从根本上对以往传统媒介传播信息的形式形成挑战,网络为社会公众提供了公平的发声平台,俨然已成为哈贝马斯所说的“公共领域”。特别是近几年兴起的网络反腐事件,网民通过新型的社交媒体如微博、微信等将事件曝光,引起网民热议和相关部门关注并做出回应,如“表哥”事件、上海法官集体嫖娼和严书记事件等这样不断成功复制的“定律”,使得大众网民群情激昂,纷纷效仿通过网络途径捍卫自己的权益。然而当网民有意识地选择参与集体行动,形成围观并在多种因素综合影响下使得围观走向极化时,对网络舆情产生重大影响有可能形成极端言论,甚至导致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给政府网络治理带来难题。由此可见,网络围观中的极化现象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1 网络群体极化现象
桑斯坦将群体极化定义为:“团体成员一开始即有某些偏向,在商议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觀点。”[1]焦武德认为把有一定规模的网络群体针对某一事件表达或执行了偏离事物应有形态的言行与行为,称之为网络群体极化现象[2]。网络群体极化是如何生成和退出的,政府如何有效治理网络群体极化是我们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公众言论通过网络场域得到汇集、碰撞和放大,形成观点进而形成巨大舆论压力,促使相关部门关注并做出回应加快对事件的处理和解决,当一种积极向上、有利社会发展的观点得到极化,网民声音在极化后能够传播反映到社会中,从而形成“多数人在多元社会中受益”的社会治理效果。同时这种正向极化也能够提供原生态的舆情基础,汇集民意,增加政府决策的科学性。然而网络舆情的极化未必一定是单纯生成于网络空间中的意见碰撞,而很可能是一种牵连着社会情境线索的网络动员。这种现象伴随着社会“从结构断裂到权利失衡”[3]的过程而不断衍生,这种线上动员与现实生活中的失衡状况相呼应可能激化事态的矛盾加剧冲突。
本文根据群体极化理论中新的信息、进一步证据、权威、舌战优势和群体认同等四个要素分析网络群体极化生成与退出机制。
1.1 网络群体极化生成机制
1)新的信息和话题: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麦克风”,每一位网民都可以作为信息的发起者,互联网中信息交流具有开放性和排斥性并存的特点,尤其在虚拟社区中,能够通过信息的交流产生吸引和排斥两类不同的群体,在网络讨论中聚焦于同类而排斥异类,最终形成选择机制。分门别类的微博话题、基于兴趣的精准信息推送导致“信息窄化”,网民更多的接收到自己感兴趣和符合自己心理预期和价值观的观点意见,这是形成极化的基础。如兰州自来水苯含量超标事件、广东茂名PX项目事件都会选择特定的群体。
2)权威意见领袖:作为信息传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意见领袖对事件的内容和意义具有建构和引导作用。事件爆料者、记者、微博大V等对事件的传播和评论将大大扩张网络热点事件的传播速度和范围。上海地铁追尾事件、杭州G20峰会在央视、新华网、人民日报等媒体相关报道后,一时成为热点新闻和网民讨论的热点话题。
3)舌战优势充当极化引爆点:并不是所有的网络热点事件都产生群体极化现象,只有当热点事件的某一方面触及到社会的“痛点”,才使得舌战话题优势成为“引爆点”,比如官员腐败、破坏道德等事件和话题时,才会引起网民的大量热议,这一话题成为网民“舌战”的优势话题,为群体极化埋下引线。如与生命和道德相关的佛山小悦悦事件与政府官员腐败的“表哥”事件这些敏感性的社会热点事件在短期围观内就产生极化。
4)群体身份认同,扩大极化范围:社会认同心理和选择性认同将具有共同价值追求、共同意见的志同道合者汇集在一起,通过强化观念、身份等的认同,进一步统一意见形成“一致化”甚至是“极端化”的观点。如李天一事件中对于仇富仇官心理的群体认同,扩大了网络群体极化群体规模。
1.2 网络群体极化退出机制
1)“信息茧房”,新的意见和观点难以进入:在群体极化进入生成过程中网民有选择性的接受信息,以及网络媒体为了抢占流量,报道网民明显偏向的信息,造成信息的窄化,使得新信息和意见难以进入,针对原有信息和观点进行讨论,导致产生比原有观点更为极端化的结论。在厦门PX项目事件网民选择性的接受PX作为一个化工原料具有剧毒的信息,在论坛、微博等进行讨论形成统一意见进而产生“信息茧房”,新的信息和观点难以进入讨论,使得讨论朝着消极方面产生极化,持有积极观点的网民被拒之门外,随之网络群体极化不断消解。
2)权威意见占据话语权,不同意见者选择性退出:在网络讨论中,权威意见发挥重要作用,政府、官媒和权威媒体尽管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收到巨大的挑战,但其在民众心中的真实性和权威性是自媒体无法比拟的,在网络讨论中政府的回应和权威媒体对事件的客观报道都会打消原有疑问,能够及时占据话语权,攻破谣言和一些极端观点,使其丧失话语权。如山东招远血案和天津“8·12”爆炸事件中政府及时回应,官方媒体客观报道后,谣言和之前的负面信息因此丧失话语权选择退出,网络群体极化逐渐消退。
3)身份认同挤压讨论空间,迫使退出:由于在现实表达中的限制,热点事件爆发后人们会在网络上进行讨论,形成新的团体,选择与自己的观点、价值取向相同或相近的人群,当“抱团”成功后,身份认同和群体心理认同会挤压话语空间,持有不同观点意见者退出的概率增加,原先偏向于负面的极端观点随着不断报道、发帖与讨论,不断被强化而更加极端。
2 网络群体极化治理策略
2.1 政府适度进入,规范网络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在互联网安全工作会议中强调:“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良好的网络环境的营造需要政府适度引导。一是要在现实中切实解决社会矛盾和人民需求,对于现阶段存在的社会问题要给予及时有效的解决,以打消网民疑问进而提升政府公信力。二是要加强微博、公众号等自媒体话题分类管理,网络监测系统要进一步完善,锁定对敏感话题和信息的重点监管区域,提升网络信监管能力,做好网络信息“把关人”。
2.2 及时回应,挤压消极极化空间
首先要打破“信息茧房”,及时准确回应。政府要尊重网络舆情的回应规律,及时对网络信息进行搜集和整理并加以研判,对于潜在的风险进行积极评估和回应。其次建立基于不同利益诉求的回应策略,对于理性的利益相关者,政府回应以事实为依据,以全面的信息发布和有效的议程设置加以吸引,使其用理性的方式和手段思考问题、引导舆论。对于非理性利益相关者,除了全面、准确、及时公布信息以及掌控舆论外,加强沟通和做好协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非理性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向事态恶化方向发展。加强网络舆论监督,引导舆论的正确发展方向,通过及时、准确和有效的回应,挤压消极意见和讨论空间,防止意见向负面和极端方向发展。
2.3 把握极化逻辑,构建多元共治机制
網络公共领域协商治理的核心在于通过平等对话、讨论、协商,形成理性共识,通过治理主体之间的协调合作和良性互动取得最有效的治理结果。首先,要及时透明回应相关信息,推进事件解决和舆论引导。其次,发挥意见领袖和权威意见的作用谨慎发声,谨防谣言和虚假信息的传播。最后,要强化积极社会认同,在极化进入机制,政府要严谨发声,及时准确回应,在倾听民意的基础上解答民众的疑问,强化积极认同。
参考文献
[1]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焦德武.试论网络传播中的群体极化现象[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105-108.
[3]孙立平.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