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功蔚
茅盾在小说《创造》中说:“因为他是把贫富、贵贱、智愚、贤不肖、是非、大小,都一律等量齐观的。”所谓“等量齐观”,是指对所有人不分等级,一律同等看待。其实,这样的“等量齐观”是很难做到的。
一些人总会把人分成三六九等,不可能“等量齐观”。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只能“等量观之”,即选择性地将一些人放在与自己相等的地位。
有客人来,是出门远迎,还是不出门在屋中等待呢?人们一定会说,当然是远远地恭候,在排场隆重中显示出尊重。其实,去拜访一个人,对方越是对你随随便便,没有隆重的仪式,恰好说明你在他的心目中越有地位。
刘邦会在屋里一边洗脚,一边接待客人。比如郦食其去拜访刘邦时,他就洗着脚与郦食其说话。后来,郦食其成为他极为倚重的谋士,并赐给“广野君”称号。在给功臣分封时,郦食其虽说已经去世,刘邦却十分念着他。他的儿子郦疥虽说多次领兵打仗,军功未至于封侯,刘邦仍破例封郦疥为高梁侯。
选择性地“等量观之”,离不开对人分等级。不过,这种分等级不是看对方的权势、官位,而是依据其人品、境界。
有这样一位禅师,一天,某位君侯不声不响地来到寺院,禅师便坐在禅床上和他说话。说了几句,禅师抱歉道:“请君侯见谅,我没能下禅床,只因我从小吃素,如今年纪大了,精力有些不济。”君侯笑笑说:“这样不是很好吗?”
没过几天,这位君侯派了一位将军前来寺院。将军人未到,就派侍卫前来告知。禅师立即下禅床迎接将军。事后,有位小和尚不解:“昨天君侯来,师父不下禅床;今天将军来,为什么又下床迎接呢?”
禅师笑笑说:“这叫作选择地‘等量观之。一等人来访,我坐在禅床上和他说话;二等人来访,我就要下禅床迎接;三等人来访,我得走出山门远远地迎候。”小和尚虽然觉得师父的做法有悖常理,可是将君侯称作一等人,将军称作二等人,和世人的看法也并无二致。
隔日,一位大儒来到寺院,禅师也坐在禅床和他说话。一会儿,将军又来了,禅师又是下禅床迎迓。小和尚纳闷:“大儒怎么与君侯相提并论?”禅师说:“这个你不懂。”禅师的等级标准并非世俗的贫富权位,而是以境界高下为随喜。
凡是留意排场待遇,虚文缛节,计较颇多的,无论他的权势再大,多么富有,在精神上都是末等人。中等人还不能脱俗,有些小计较,对他仍需要礼数周全,让他觉得风光,有面子,不致心生怨恨之气。而第一等人,只需以真心换真心,虽说随意,却是随缘;虽说质朴,却是实诚。拘礼反失潇洒,恭敬却成虚蛇。让自己与他“比肩而立”,同道而行,不存在谁高谁低,谁贵谁贱,在坦然愉快中相互更为敬重!
講究排场是假意,隆重优遇却轻忽。无隔无间方真情,不拘小节是尊重。
(摘自《知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