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瑞卿:折不断的风帆

2020-05-15 10:50吴东峰
领导文萃 2020年8期
关键词:罗瑞卿大比武将军

吴东峰

政治型将军

严格说起来,罗瑞卿并不是一个纯军事的将才。

自从中国军队建立政治工作制度后,中国军队的将军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政治型的将领,另一类是军事型将领。由于中国军队从事的战争是一场“流血的政治”,由于政治斗争比军事斗争更复杂、更微妙,由于领导这支军队的共产党内部纷争不断,由此统帅这支军队的领袖们往往更注重于从政治角度观察和选拔将领。现在的年轻人翻开《将帅名录》,也许感到难以理解:为什么有的人毫无战功却衔级显赫?为什么有的人战绩辉煌却屈居下位?为什么有的人屡战屡败仍不断升迁晋衔?道理很简单,在那个时代,政治大于军事。

罗瑞卿将军就是在政治大于军事的特殊时代里深受毛泽东青睐的一位政治型将军。我说罗瑞卿将军是一位政治型的将军无意抹杀他在军事上的功绩和才能。应该说,他在红军时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百团大战,在华北前线的一系列战役中,都表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指挥和组织才能,但他的主要贡献则侧重于政治方面。只要你翻翻罗瑞卿将军的履历,便可看得更为清楚。他在军队里历任的职务有纵队政治部宣传科长、纵队政治部主任、红四军红11师政委、红一军团保卫局局长、陕北支队2纵队政治部主任、中国抗日红军大学教育长、八路军野战政治部主任、晋察冀军区副政委、华北军区政治部主任、19兵团政委、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部长……

毛泽东曾对罗瑞卿将军寄予厚望。对于罗瑞卿将军来说,那是在延安的一段十分美好的日子。

有一次,周恩来向毛泽东提议把我军政治工作的经验写一本书,说这本书不但我们自己可以用,也可以向国民党军队散发。毛泽东说:“此建议甚好!”

但这么重要的书由谁来写呢?

毛泽东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罗瑞卿。当时,罗瑞卿正担任抗日军政大学副校长职务。有人反映罗瑞卿的工作很忙,恐怕脱不了身。毛泽东说:“把他抓起来,就关在我隔壁写。”

在那些日子,罗瑞卿和毛泽东挨门而居,天天见面。罗瑞卿写出了《抗日军队中的政治工作》的小册子后,毛泽东还亲笔题写了书名,由此可见主席对将军的信赖和培养。

“他的个子太高了!”

为什么要打倒罗瑞卿?

因为他个子太高了!

“文革”之初,在中央和军队上层中流传的这段对话并不是没有根据的幽默玩笑。

对于身材矮小而又单薄的林彪来说,高大魁梧的罗瑞卿无疑是一种心理上的威胁。他比罗瑞卿矮一个脑袋,而其他九个元帅差不多都比罗瑞卿矮半个脑袋。

罗瑞卿的个子的确太高了!

尤其是那几年,个子高大的罗瑞卿在任何场合下都显得特别突出,从陪同毛泽东主席回韶山省亲、保卫毛主席横渡长江,到轰轰烈烈的大比武活动。更何况他是一位责任心极强的人,什么事都要亲自到场,负责到底。

责任心使人高尚,也使人孤立。罗瑞卿的成长是由于意识到自己对毛泽东的重要,这是他终身使命,同时也认为是对共和国的责任。罗瑞卿这种极强的责任心是他性格的优点,也是他的弱点。正是这种责任心的驱使,罗瑞卿和他的顶头上司林彪在大比武问题上展开激烈的论争。

1965年2月底,林彪对罗瑞卿说:“去年(指1964年的大比武活动)的军事训练有四好:即用心好、内容好、方法好、效果好。但今年要突出政治,不突出政治,一切坏的东西,庸俗的东西都会出来。”1965年12月8日至15日,中央在上海召开了一个秘密会议。在这个会议上,叶群做了长达11个小时的发言,主要公布了刘亚楼临终前的揭发材料,指责罗瑞卿反对林彪,反对突出政治和向党伸手。会后,中央决定调离罗瑞卿在军队的一切岗位。据说,在这次会议上只有邓小平说了一句“死无对证”的公道话,而其他领袖和元帅却缄口不语。

1966年3月,中央军委召开党委会专门解决罗瑞卿问题,他的问题升格为反党反毛主席。其中“擅自组织大比武”“反对突出政治”是一条主要罪行。

阎王点了名不去报到的人 

1906年5月31日,罗瑞卿将军出生于四川省南充县的一户破落地主家庭。这位腿特别长的小瑞卿刚会咿呀学语,就遭受了一场险些夭折的灭顶之灾。那一年,小瑞卿脸上长满了奇痒难忍的天花疮,流血鼓脓,一抓就破,高烧持续不退,撕心揪肺的哭声日夜不停。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这样重的天花谁都认为难有生的希望,而小瑞卿却在母亲的细心照料下,从死亡的边缘被拉了回来。

1926年,青年罗瑞卿因逃婚离家出走,考入了黄埔军校武汉分校。

“四一二”政变后,该分校被编为教导团。“八一”南昌起义时,教导团在九江被张发奎遣散,罗瑞卿因此流落武昌,并差一点被病魔夺去年轻的生命。

这段经歷罗瑞卿在自传中写得十分详细。他写道:“到了武昌后,我们住在四川会馆背后的一个小旅馆里。很快我的病大发作,躺倒了……当时,我的眼也害模糊了,耳朵也听不清了。热不退,神志不清醒……”

有一天,四川会馆一位管房子的人路过他住的房子时发现了他,这位好心的人便每天吃饭时端一碗稀饭给罗瑞卿,没有想到罗瑞卿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每当将军提起这段经历,总是惊叹不已。

1929年,罗瑞卿将军受中央军委派遣,赴闽西根据地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在第二次反“围剿”的一次战斗中,担任红军第四军11师政委的罗瑞卿不幸头部中弹受伤,这是他第三次濒临死亡的边缘。子弹从头部左侧靠太阳穴的地方穿了出去,颅骨破了,血把眼睛糊住了。医生不敢动手术,说那部位太危险了,一切只能听天由命,后勤部门也发了做棺材的通知。当时的罗瑞卿看不见,也说不得话,只迷迷糊糊听到隔壁木匠做棺材的声音。

靠着神奇的抵抗力,罗瑞卿居然没有躺进棺材里,而是躺在一副担架上随着红军部队晃晃悠悠地转移了。有一次,罗瑞卿向毛主席谈起这段经历,他说,当时木匠说:“棺材做得长一点,没见那个人个子长得好高咧。”毛主席听到这里,指着将军说:“罗长子受了重伤,未死,是阎王点了名不去报到的人。”

在联邦德国去世

1977年,邓小平点将,71岁的罗瑞卿将军复出,就任军委秘书长,全军为之振奋。大家几乎都认为,只要罗大将主持军队工作,中国军队的黄金时代——大比武时期一定会重现。

当罗瑞卿将军在公开场合露面时,军人们都被深深地感动了:此时出现在全军指战员面前的罗瑞卿再也不是当年那生龙活虎的高个子罗大将,人们看到的是一位坐在轮椅上的残疾军人。将军的左脚截肢1/3,股骨头摘除,剩下的残肢失去了活动功能。安装假肢的将军坐在轮椅上,两鬓斑白,却神采奕奕,两眼炯炯有神。

1978年初,罗瑞卿将军向党中央写了出国治腿的报告。

7月15日,罗瑞卿将军在夫人郝治平的陪同下乘飞机前往联邦德国。联邦德国医院的教授专家全力以赴,为将军检查身体,准备手术。医生说:“手术条件具备,术后站起来没问题!”

同年8月2日,为罗瑞卿将军安装人造股骨手术顺利完成,但由于心肌梗死的突然袭击,将军却永远地倒下了。

8月10日,中央派专机将罗瑞卿将军遗体运回北京。那天,北京乌云密布,大雨如注。郝治平等家人护棺下机时,没有想到邓小平早已伫立机场迎候。

郝治平告诉笔者,小平那天神色凝重,风吹雨打不动。将瑞卿棺材抬下飞机时,小平同志上前抚摸着棺木,悲痛地说:“在最最需要你的时候,你却走了!”郝治平和子女闻此均泣不成声。

此时离罗瑞卿将军出任中央军委秘书长职务正好一年。

(摘自《开国战将》)

猜你喜欢
罗瑞卿大比武将军
罗瑞卿:“阎王不要的人”
我家的“将军”
军营隐身大比武
“大比武”有助乡村大发展
郑州:绣花功夫大比武 城市管理更精细
罗瑞卿在抗大(上)
罗瑞卿猝死联邦德国前后
将军
将军驾到
罗瑞卿大将的最后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