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精密机械手”魏红权磨出工匠路

2020-05-15 12:57张翀谢文哲
科学导报 2020年29期
关键词:力道研磨钳工

张翀 谢文哲

50多岁的魏红权是中国兵器集团武汉重型机床集團公司的研磨钳工,他有着一双神奇的“超精密机械手”。

铣刨磨钻、锉刮锯斩,都是他的拿手绝活,特别是他的手工研磨功夫,更令人叹为观止。

没有标尺,不用仪器,单凭手上的力道,他就能感知零部件尺寸的细微变化。一根主轴的设计精度要求达到头发丝的十分之一,而魏红权手工研磨的精度,却达到0.001毫米,只有头发丝直径的七十分之一,这是数控机床都难以企及的精度。

魏红权说,现在,机械设备加工仍无法达到精度要求,只有通过手工研磨来保证零件精度。精湛的手艺,得益于他17岁刚入行时的魔鬼训练:直径50毫米、厚度30毫米的金属锭,用锉刀锉成边长25毫米的等边六边形,每天锉8小时,3天才能完成1块。整整1个月,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工作,最终10块金属锭,让他完全掌握了钳工工作的力道与手感。

由于长时间与金属部件、工具、机油打交道,魏红权的双手变得伤痕累累。“手粗糙点是小事。”魏红权说,“我师傅选徒弟的时候说我,个子虽然不高,但是四肢发达有力。看看我的手,一般人没有我的手大。”

然而,正是凭借这双“超精密机械手”的精细劳动,近年来,魏红权独创的研磨技术突破了机械加工瓶颈,创新性地解决了产品零件在精度控制中的难题,解决和攻克多项高、精、尖的生产难题,推动着产品的技术升级和质量提升。每年为企业节约制造成本上百万元,创造经济效益上千万元。魏红权由此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魏大师”。

猜你喜欢
力道研磨钳工
一种便携式研磨机
钳工机械操作的质量控制策略
机械装配中钳工的操作技能分析
在力道与柔和之间寻找空间
研磨垫使用寿命监测方法综述
头发长了,是要剪的
新时期钳工教学的几点分析
读写结合,英语表达更有“力道”
一种陶瓷制品用原料研磨搅拌装置
水轮发电机组镜板研磨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