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庆县茶小绿叶蝉的消长规律

2020-05-15 07:26李大庆杨再学秦治勇丁明珍郑德江
农技服务 2020年1期
关键词:余庆县若虫高峰

李大庆, 杨再学, 秦治勇, 王 智, 丁明珍, 郑德江

(1.贵州省余庆县植保植检站, 贵州 余庆 564499; 2.贵州省余庆县茶叶发展中心, 贵州 余庆 564499)

茶小绿叶蝉(EmpoascapirisugaMatumura),半翅目,叶蝉科(Cicadellidae),俗称浮尘子、叶跳虫等,国内各产茶区均有发生,是茶区主要害虫[1]。茶小绿叶蝉分为茶小绿叶蝉和假眼小绿叶蝉2种,以茶小绿叶蝉发生危害为主。每年发生8~12代,且世代重叠,严重危害夏秋茶,受害茶树芽叶蜷缩、硬化、叶尖和叶缘红褐枯焦,芽梢生长缓慢,对茶叶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

余庆县属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6.4℃,为摸清余庆县茶小绿叶蝉消长规律,制定防治措施并及时指导茶农开展防治提供依据,于2017—2018年在贵州省余庆县松烟镇开展了茶小绿叶蝉消长规律调查研究,以期为余庆县害虫防治提供参考。

1 调查地概况与调查方法

1.1 调查地概况

调查地点设在贵州省余庆县松烟镇二龙茶场,海拔920 m,土壤为黄壤,肥力中等,茶园为坡地,肥水管理较好,年均温度约15℃,福鼎大白茶茶树为1994年种植。

1.2 调查方法

1.2.1 系统调查 1) 调查时期。2017年4月至2018年12月。1—3月每10 d调查1次,3月后每3 d调查1次。2) 调查方法。采用黄色粘虫板调查,在固定位置悬挂5张黄色粘虫板,每3 d调查1次,统计每张粘虫板上茶小绿叶蝉的成虫数量;粘虫板上无虫时7 d粘虫板更换1次,有虫出现后3 d更换1次,同时记录调查天气情况。3) 记录茶园农事操作情况,如采茶、施药时期、施用农药品种及用量、施药时天气,除草情况。

1.2.2 大田期普查 1) 调查时期。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每月调查1次。2) 调查方法。固定茶园调查区域,晴天晨露未干时、阴天全天均可调查,采取随机调查100张嫩叶(芽下第2张嫩叶)或调查30个芽梢(1芽3、4叶)上的若虫数。同时调查记种植地的土质、肥力、施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情况。3) 计算公式。百叶虫量(头/百叶)=(调查总虫数/调查总叶数)×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成虫调查量

由表1可见,在余庆县松烟镇种茶区茶小绿叶蝉周年发生,12月中旬至翌年2月上旬是茶小绿叶蝉越冬期,诱虫量极少。3月随温度的回升诱虫量增加。4—5月虫量逐渐增加、平均诱虫量为5.26~26.55头/张,6月出现第1个月虫量高峰,平均诱虫量为156.40头/张,7月份虫量下降,8月出现第2个月虫量高峰,平均诱虫量为53.5头/张,9—12月虫量逐月下降,平均诱虫量为5.88~15.07头/张。

2.2 田间调查量

由表2可见,从3月份开始茶小绿叶蝉田间虫量逐渐上升,若虫始见期4月中旬,随繁殖代数的增加,田间虫量逐渐上升,6月份出现第1个虫量高峰,平均188.0头/百叶,7月下旬后开始下降,9月份田间第2个虫量高峰,10月随气温下降,田间虫量逐渐减少;12月份田间若虫消失。

表1 余庆县2017-2018年茶小绿叶蝉的诱虫量 头/张

表2 余庆县2017—2018年茶小绿叶蝉田间发生量 头/百叶

2.3 防治措施

茶小绿叶蝉防治措施:1) 冬季进行清园处理;2) 春季结合采茶带走卵和若虫;3) 3—9月悬挂黄板30张/667m2诱杀茶小绿叶蝉成虫;4) 在茶园安装太阳能杀虫灯诱杀成虫;5) 在6月上中旬和8月上中旬低龄若虫发生期,及时用药防治。

2.4 发生代数

余庆县松烟镇2017年日平均气温≥10.82℃有效积温1 800.4℃,有效积温计算结果发生5.96~6.93代,即理论发生6~7代,2018年日平均气温≥10.82℃有效积温2 144.12℃,有效积温计算结果发生7.09~8.25代,即理论发生7~8代,由于茶小绿叶蝉越冬代产卵期达30 d[3],导致世代重叠严重,2017年实际发生7~8代,2018年实际发生8~9代。说明,余庆县松烟镇茶区茶小绿叶蝉每年发生约8代。3—7月日平均温度由于2018年比2017年高0.6~3.41℃,导致成虫第2高峰期日2018年比2017年提早约10 d。

3 结论与讨论

在贵州省余庆县松烟镇茶区茶小绿叶蝉一年发生8代左右,世代重叠严重,全年有2个发生高峰;以成虫越冬,气温10℃以上时越冬成虫开始活动[4],随温度的回升3月份气温达10℃以上时成虫取食孕卵繁殖;4月上中旬田间出现第1代若虫,通过繁殖,田间虫量逐渐上升,6月下旬成虫出现第1个虫量高峰和田间虫量高峰,主要危害夏茶,随雨季结束,7月进入“伏旱”,由于温度较高、降雨量较少、相对湿度低,不利于卵的孵化和成虫的成长发育,田间虫量下降,8月份随温度的下降,田间虫量逐渐增加,8月下旬出现第2个成虫高峰期和田间虫量高峰,主要危害秋茶;发生虫量和危害程度第2个高峰比第1个高峰轻;9月随气温的下降,虫量逐渐下降,12月茶小绿叶蝉成虫进入越冬。

温度和湿度影响茶小绿叶蝉发生和危害。据张武杨等[2]研究表明:茶小绿叶蝉整个世代发育起点温度C=10.82±1.16(℃),完成1个世代有效积温K=291.07±21.26(日度)。在余庆县松烟镇3月中下旬气温上升到10℃以上,3月下旬成虫诱虫量增加,与唐志勇等[4]的研究,即当气温达10℃时,成虫开始取食,补充营养吻合;如气候干旱,相对温度低于75%时,一般阴雨连绵的气候有利于该虫的发生,危害重。据唐志勇等[4]报导,日平均温度15~21℃,茶小绿叶蝉完成1个世代历时34.2~28.6 d,在余庆县松烟镇4—6月日平均气温2017年为16.3~20.8℃、2018年为16.9~22.3℃,4—6月可发生3代。相对湿度在80%~90%时有利于卵的孵化,卵的孵化和成虫的成长发育速度较慢[3];5月份该县进入雨季,雨日多、湿度大,5-6月利于茶小绿叶蝉发生和危害,7月份进入伏旱气候,是全年温度最高月,晴多雨少,相对湿度小,田间虫量下降。

根据茶小绿叶蝉发生规律,初步提出其防治措施:以冬季清园,春季采茶,悬挂黄板和茶园安装太阳能杀虫灯为基础,在6月上中旬和8月上中旬低龄若虫发生高峰期及时用药防治。通过综合使用各项措施,可有效地控制田间种群虫量,确保夏茶和秋茶的产量和品质。

猜你喜欢
余庆县若虫高峰
基于轻量级SSD模型的夜间金蝉若虫检测
11种杀虫剂对透明疏广蜡蝉3龄若虫的毒力测定
病毒病将迎“小高峰”全方位布控巧应对
环斑猛猎蝽对烟蚜若虫的捕食作用
石庆云
My weekend plan
余庆县认真开展 “尽责优教”大讲堂
黔北山乡水稻飘香
薇甘菊颈盲蝽基础生物学特性
努力攀登文艺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