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写法和主旨探微

2020-05-14 16:23许细阳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0年4期
关键词:父子朱自清父爱

许细阳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作为写人记事散文的典范,被选入统编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从教几十年后再次面对这样一篇经典名篇,笔者很自然地想到几年前四川师范大学李华平教授撰写的长文《迷失在学科丛林里的语文课——兼评韩军老师<背影>教学课例》,以及由此引起的所谓的“李韩之争”,拉开了《背影》教学的大讨论。随着这次大讨论,李华平教授首倡的“正道语文”走进了语文人的视野,并且从此得到了语文人的赞同,因为它体现了语文教学的特点和规律。

“正道语文”倡导尊重语文教学基本规律,尤其是尊重学生、尊重文本。“正道语文”主要解决的是“语文课不像语文课”的核心问题,对于“文本解读方式错位”的问题,采取变“向外求答”为“向内求解”的措施,引导教师遵循百年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语文设科目的出发,由在文本外围“打游击”转到对文本本身形式和内容的深入解读,强调文本教学解读从“向外看”转为“向内看”。本着“向内看”的思想,笔者就《背影》一文的写法和主旨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关于写法

1.细致刻画写父爱

本文集中表现父爱主要在第6自然段“望父买橘”。为了表现父爱,作者从动作、外貌、语言等方面入手,对父亲进行细致生动的刻画。

从动作描写来看,文中先写父亲“蹒跚地走到铁路边”,父亲在平地上走路尚且“蹒跚”,更何况在月台上爬上爬下,这是何等的艰难;再写父亲“慢慢探身下去”,一个“探”字,说明站台离铁道很高,父亲先试探着放下一条腿,然后趴在站台边沿慢慢放下另一条腿,极为小心,否则整个人就摔下去了;接着写父亲“用手攀着上面”,一个“攀”字,说明对面的站台比父亲的身体高,需要向上伸出双臂,用双手扒住站台的边缘;然后是“两脚再向上缩”,一个“缩”字,说明父亲整个身体的重量靠两臂拉着,并向上悬起来,和引体向上差不多;最后是“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向左微倾”说明父亲在努力使自己的右腿先搭上站台,然后整个身体贴着地面爬上去。作者这样写,是在极力表现父亲买橘的艰难,从而更好地表现深沉的父爱。

从外貌描写来看,文中写父亲买橘子时“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肥胖的身子”,父亲这样的衣着、这样的体态,在月台上爬上爬下,当然极其不便,无疑增加了买橘子的难度。这也是为了表现深沉的父爱。

从语言描写来看,文中写父亲给儿子买完橘子后,先对“我”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很明显,父亲是在担心儿子一路上是否安全,儿子来信让他放下心来。特别是这句话的结尾用“!”号,说明父亲是用上扬的语气突出“来信”二字,告诫儿子务必给他写信,再次让我们看到父亲对儿子放心不下。即将离开时,父亲“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这句话写出了父亲不希望“我”送他,让“我”赶紧回到车厢照看好自己的行李,以免行李丢失。这更是深沉父爱的细腻流露。

2.多面烘托为父爱

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作者在极力从月台的高陡、衣着的臃肿、体态的肥胖等方面突出父亲买橘的艰难,从侧面烘托深沉的父爱。从全文来看,作者通过写父亲买橘的艰难从侧面烘托父爱远不止这些。如,父亲买完橘子后,还要原路返回,而返回比来时更难,因为来时已经“探身”“攀”“上缩”“微倾”一遍了,可以说让父亲筋疲力尽了,返回时还要重复来时的动作,更何况手里还要提着一袋橘子,难度可想而知;父亲这次到南京是来谋事找工作,穿着在当时应该是正装,相当于现在西装革履,为了儿子在众人面前、在月台上爬上爬下,一身的泥土,完全不顾个人体面,即使是现在的父亲恐怕也难以做到;还有祖母刚刚去世,父亲心境悲凉;刚刚借钱还了亏空,生活困窘,父亲急于找工作内心焦虑;更有和儿子两年来在情感上冷战的隔膜(1915年,朱自清父亲包办朱自清婚姻,朱自清有怨言,父子生隙。1916年,朱自清上北大后自作主张改“朱自华”为“朱自清”,父亲很生气。1917年,父亲失业,祖母去世,家庭經济陷入困顿。朱自清二弟几乎失学。《背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年)。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父亲买橘的艰难,除了可以看见的行为动作方面外,更有看不见的生活、内心、体面、情感等方面的艰难。正是这些诸多方面的艰难,烘托出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才使得这份爱真挚感人。

3.层层铺垫凸父爱

文章除了写父亲爬月台为儿子买橘子表现父爱以外,上文还从不同的方面写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怀。有祖母去世时对儿子“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的安慰鼓励;有父亲先是“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并“再三嘱咐茶房”“但他终于不放心”“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的艰难决定;有“我买票”时,父亲“忙着照看行李”;有“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有“给我做紫毛大衣”(而他“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有“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等等。正是有了上文这些琐屑的小事的层层铺垫,下文写父亲在各种艰难的处境下仍然为儿子买橘子才显得真实可信,才使得这份父爱显得深沉、感人。

4.对比衬托显父爱

文章在写“我”时,着重写了“我”对父亲的情感态度的变化。“我”对父亲的情感态度,在文中一共有8处。它们分别是:(1)父亲送站时向脚夫讲价钱,我“总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2)父亲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觉得他“迂”。(3)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了下来。(4)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也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5)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6)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7)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8)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这8处语句,先表现了“我”当时面对父亲无微不至的关怀却表现出的不满和不耐烦,这是运用对比,从反面来衬托父爱;接着写了“我”对父亲的感动,最后表达了现在的“我”对父亲的愧疚、自责以及理解和深深的牵挂,这是运用正面衬托,突出父亲对“我”一如既往的深沉的父爱。

二、关于主旨

关于本文的主旨,教材在本课的“预习”部分已经说明,即“感受文中的父子深情”。这句话可以看作是解读本文的一把钥匙,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呢?应该说,从上文对本文的写法分析可以看出父子之间的这种深情,但如果止步于此是远远不够的。“正道语文”强调要“由在文本外围‘打游击转到对文本本身形式和内容的深入解读”。从“知人论世”的角度来看,作者写作本文时正处于和父亲的“冷战”时期,父子之间有着深深的情感隔阂。具体表现:除了上文提到1915年、1916年、1917年三年发生的事情以外,还有1921年,朱自清北大毕业参加工作,父亲为了缓解家庭经济紧张私自扣留了朱自清的工资,父子发生剧烈矛盾,朱自清离家出走;1922年,朱自清带儿子回家,父亲不准他进门,只能怅然离开;1923年,朱自清再次回家,父亲不搭理他。父亲俩开始多年的冷战;1925年,朱自清的父亲写信给儿子: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朱自清在泪水中完成了《背影》。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父子之间如此深的隔阂呢?从父亲包办儿子的婚姻、对儿子改名感到生气、私自扣留儿子的工资、不准儿子进家门等这些行为可以看出,父亲有这样的行为是因为受到封建家长制思想的影响。而作者作为“五四”时期的青年,接受的是“五四”民主思想,所以对父亲的专制行为产生了极大的不满和反抗。思想决定行为,与其说《背影》的背后是父子之间的深深隔阂,还不如说是新旧两种思想的激烈交锋。

然而,文章结尾一段写道:“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了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以及父亲主动给儿子写信,在信中说:“我身体平安,唯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对于父亲在信中的这句话的解读,李华平教授认为,“朱父给儿子写信,当时是什么样的年纪,什么样的写信状态,什么样的心情,这都是需要我们用想象去还原的”。资料可查,朱自清的父亲1869年出生,1925年给儿子写信时56岁,20年后,朱自清的父亲才离开人世。所以信中说“我身体平安”和“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与父亲实际上“大去之期不远”没有必然的联系。经过10年的父子间的冷战(从1915年到1925年),父亲“终于忘却了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大去之期不远”只不过是思念牵挂儿子的托词罢了,因为如山的父爱终于还是逐渐冲破了封建家长思想的束缚。

文章结尾一段作者写道:“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撑,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这几句话写出了儿子对父亲的敬重、同情和理解。特别是后文写道:“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哎!我不知何时在能与他相见!”正如作者在《关于散文写作答<文藝知识>编者问》中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那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述的那一回,想起来跟从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散文只是写实,似乎说不到意境上去。”可以看出,作者写作本文,是因为父亲的来信让他感受到如山的父爱改变了父亲原有的思想观念,并为此而感动,同时借此文表达对父亲的感激、愧疚和牵挂。从这些我们也可以看出,经过10年与父亲的冷战,朱自清也像父亲一样,感受到了亲情的可贵,让我们看到了父子情深,它超越了两代人心灵的隔膜。

所以,笔者认为,本文的主旨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父子深情,而是在特定情境下的超越两种思想观念碰撞的父子深情,是冲破两代人心灵隔膜的父子深情。用两句话来概括,就是:父爱如山,冲破两种文化思想的樊篱;父子情深,穿越两个时代心灵的隔膜。

综上所述,作者在《背影》一文中运用细致刻画、多面烘托、层层铺垫、对比衬托等多种手法,表现了父亲对儿子诚挚而深沉的父爱,同时也让我们看到超越两种思想观念碰撞的父子深情。因而,《背影》一文也就具有了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成为打动一代又一代读者的经典。而作为语文人,对文本的解读应该如“正道语文”所强调的那样,务必从“老老实实教学生正确理解和熟练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出发,务必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尊重文本的原来意图,任何“丢开文本,过度拓展泛滥成灾,在文本外围‘打游击,以及过度阐释,将个人感受强加给文本,让学生脑袋成为教师思想的‘跑马场”的做法,都是不足取的。

[作者通联:沈阳市第六十九中学]

猜你喜欢
父子朱自清父爱
[鸢]とんび父爱如山
父爱如山
朱自清的较真
父爱在哪里?
父子Pk秀
父子Pk秀
沉默的父爱
父子Pk秀
父子PK秀
朱自清的蝉声